慈禧一言定大统
2015-09-10柳宗书
柳宗书
“秘密建储制”的实行在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之后,终究还是走到了绝境。咸丰帝膝下只有一子载淳,也就是日后的同治帝。既然只有一子,皇位继承人选就成了公开的秘密,也就无所谓秘密立储的问题了。但不管怎样,大清帝国的皇位终究还是需要有人来继承。试想如果一国之君驾崩之后,却没有皇子能够继承皇位,国家机器又该如何运行?皇室内部是否会因此发生争夺皇位的血腥斗争?令人担忧的事情终究还是在同治朝发生了。
皇位继承面临的尴尬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1875年1月12日),不满20岁的同治帝带着满身的疮痍含恨而去,成为清朝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同治帝膝下无子,他的意外早逝给清朝的皇位继承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面对这一窘境,历史的车轮又该何去何从呢?
既然同治帝没有留下可供传承皇位的子嗣,那么皇位继承人的人选也就只能在近支宗室中选择了。同治帝死于晚间,两个小时之后,慈禧就召集亲王、大臣等在养心殿的西暖阁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养心殿内烛光摇曳、气氛凝重,在这里即将诞生清朝的第11位皇帝。
《翁同龢日记》为我们记录了会议的一些细节:“太后召诸臣入,谕云,此后垂帘如何?枢臣中有言宗社为重,请择贤而立,然后恳乞垂帘。”开会本来是为了选皇位继承人的,可是皇位继承人还没选定,慈禧就急着要垂帘听政,在会议开始的时候就试探大臣的口风,她很想知道大臣对她二次垂帘一事的态度,可见慈禧的权力欲望是极强的。新皇帝的选择标准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大权在握的慈禧的影响,择贤而立的传统选帝标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此时这个大臣的回应也很有水平,大臣的意思很明确,江山社稷为重,我们还是先选择一个皇位继承人,然后再探讨皇太后您日后垂帘听政的问题。慈禧听了大臣的话,可能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表现过于冒失。于是,慈禧继续说:“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同一心,汝等静听。”笔者认为,就这一番话而言,慈禧至少设置了3个陷阱:
其一,也是慈禧最狡猾的地方,“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文宗即咸丰帝,这就奇怪了,同治帝驾崩,为同治帝选皇位继承人,慈禧为什么要把咸丰帝搬出来呢?这里就有一个阴谋,如果为同治帝选择皇位继承人的话,就得为同治帝过继一个溥字辈(同治帝的下一辈)的近支宗室,为同治帝承嗣承祧。这样一来,慈禧就不是皇太后了,她就“升级”为太皇太后了。与此同时,皇太后就变成了阿鲁特氏(同治帝的皇后)。这样一来,垂帘听政就是皇太后阿鲁特氏的事了,跟慈禧关系不大,这是慈禧坚决不能忍受的。
光绪帝
也有人设想过从奕字辈(同治帝的上一辈)中选择皇位继承人,甚至有人觉得奕訢就很不错。可这也只是限于设想而已,因为如果奕訢一旦继承皇位,那慈禧就成皇嫂了。皇嫂只是一个被边缘化的身份而已。对于这一切,慈禧全都心知肚明。
其二,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一个问题就是“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者乃可教育”,这个问题就太容易弄清楚了,慈禧一心想垂帘听政,如果找个年龄大的皇位继承人,那就不存在垂帘听政的问题了,慈禧忙活一场,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老谋深算的慈禧才不会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蠢事,于是,慈禧就找出了这么一个“幼者乃可教育”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混淆视听。
其三,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点,慈禧身为西太后,可谓是大名鼎鼎、世人皆知,然而始终有一个身份地位高于慈禧、谨小慎微而不为我们所熟知的人,那就是东太后慈安。虽然慈安的地位高于慈禧,但是却不像慈禧那样极具权力欲望,而且说实话,慈安也斗不过心狠手辣的慈禧,所以她一直与世无争。载淳即位后,之所以改元同治,也是具有东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两宫同治的意味。这样看来,原则上当年应该是两位太后共同辅佐年幼的同治帝,事实上大权在握的慈禧早已架空了慈安。一向我行我素的慈禧在这个关头上居然说出了“我二人同一心,汝等静听”这样一句话,也真是值得琢磨。慈禧的意思大概就是不论最后的皇位继承人是谁,都是两宫太后共同做出的决定,不容你们任何人质疑。把慈安搬出来给自己坐镇,这样一来,慈禧的决定就更具有权威性了。
做了这样一番缜密的铺垫之后,慈禧就郑重其事地公布自己的决定了:“醇亲王奕譞之子,着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谜底终于揭开了,慈禧选择的皇位继承人是醇亲王奕譞4岁的儿子载湉。前文讲过,在慈禧看来,无论是同治帝的上一辈还是同治帝的下一辈均不适合做皇位继承人,那就只能在同治帝的同辈之中选择一个年幼的近支宗室来为咸丰帝承嗣承祧,这样一来,慈禧依旧可以做她的皇太后,依旧可以凭借新皇帝年幼这一点来满足自己垂帘听政的权力欲望。
另外,载湉的母亲叶赫那拉氏是慈禧的亲妹妹,从咸丰帝这个方面看,载湉是慈禧的亲侄子,从自己娘家的方面看,载湉又是慈禧的亲外甥。所以,与其他同辈的近支宗室相比,载湉不仅满足“幼者乃可教育”的条件,而且具有与慈禧血缘关系最近的优势。于情于理,载湉都是慈禧眼中的最佳人选。
慈禧下懿旨 载湉登皇位
4岁的载湉尚不谙世事,这万丈荣光就照在了他的身上,那么对于载湉来说,慈禧的这一决定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且看载湉的父亲醇亲王奕譞当时的反应。对于醇亲王奕譞的表现,《翁同龢日记》中有这样一段传神的记载:“维时,醇亲王惊遽敬唯,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
醇亲王奕譞听到自己的儿子载湉被慈禧选为皇位继承人的时候,激动到碰头痛哭,昏迷倒地,众人用手扶都扶不起来。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下奕譞此时的心情,自己的父亲道光帝、爷爷嘉庆帝以及往上祖祖辈辈都是皇帝,之后咸丰帝是自己的亲哥哥,同治帝是自己的亲侄子。本以为清朝的皇位会在咸丰帝这一支继续往下传承而与自己无关的奕譞得知自己的儿子摇身一变也成了大清皇帝,要说奕譞不开心,恐怕也不会有人相信,这是奕譞喜的地方。但是,奕譞也知道慈禧是一个性格刚毅、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人,他亲眼目睹了侄子同治帝被慈禧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全过程,一想到这里,奕譞便不寒而栗,这又是他忧的地方。所以,奕譞也就难免会有《翁同龢日记》中记述的夸张反应。
载湉继位,改元光绪。诚如醇亲王奕譞所担心的那样,4岁的载湉从此成了慈禧手中的政治木偶。他日后的皇帝生涯可以说是可悲的、凄凉的,虽贵为天子,却事事都要听从慈禧的摆布;甚至一度被慈禧囚禁在瀛台,就连光绪帝的死因后来都成了未解之谜。
有时想一想,笔者也很为载湉感到可惜。如果不是当年慈禧强行选择载湉继承皇位的话,他可能幸福地生活在醇亲王府,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日后也有可能继承父亲奕譞的爵位,成为新一代的醇亲王。然而,历史不能假设也不能倒退,慈禧的一道懿旨就这样将载湉推上了皇位。
“懿旨确立嗣君”背后的思索
对于慈禧太后一言定大统的行为,社科院的杨珍老师称之为“懿旨确立嗣君”,这种说法也真的很形象。慈禧太后一个命令,下达一道懿旨,皇位继承人选就敲定了,这是晚清时期最高权力传承过程中的一大特色。清朝的第12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溥仪,也同样是这样被慈禧如法炮制选出来的,对于这一次的皇位交接过程笔者就不再赘述了。
从“懿旨确立嗣君”这种皇位继承的模式之中,我们可以看到:
“懿旨确立嗣君”改变了皇位父死子继的祖制。这个自然不能怪慈禧,要怪也只能怪同治帝膝下无子而又匆匆离世。
“懿旨确立嗣君”的实质是只传皇位而不传皇权。“懿旨确立嗣君”与“汗位推选制”和“秘密建储制”均不同的一点就是,新皇帝在继位的时候只得到了皇位,而没有得到皇权,皇位与皇权二者之间发生了分离。
皇位与皇权的分离由“被迫”向“人为”转变。清朝历史上偶尔也存在过幼帝继承皇位的特殊情况,同治帝就是最近的例子,但是同治帝是在咸丰帝只此一子别无他选的情况下顺利登基的。而之后的情况则不同,放着诸多合适的人选不考虑,慈禧为了达到自己垂帘听政的目的,两次人为地造成了幼帝继位这一事实,这是“懿旨确立嗣君”的一个特点。
皇位与皇权的分离由“暂时”向“长期”转变。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当年嘉庆帝继位的时候也是名义上继位,乾隆帝依旧做了3年掌权的太上皇,但3年之后,嘉庆帝也就能够彻底掌握皇权了。可这个时候不一样,光绪帝4岁继位,多年之后方得“皇权”,但这个皇权也只是在慈禧太后监控之下的皇权。可以说,“懿旨确立嗣君”使得皇位与皇权分离的时间大大加长甚至是彻底分离了。
“懿旨确立嗣君”改变了大臣辅政幼帝的祖制。顺治帝6岁继位,由睿亲王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二人辅政;康熙帝8岁继位,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以及鳌拜四大臣共同辅政。而此时,慈禧不顾祖制,非要后宫干政,这是“懿旨确立嗣君”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不论是“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继承制”“秘密建储制”还是“懿旨确立嗣君”,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当时皇权与政权运行状况的影子。就拿“懿旨确立嗣君”来说,且不说同治帝无子,就算是多子嗣,权力长期被慈禧架空的同治帝估计也无权自己去选择中意的皇位继承人,大权在握的慈禧也绝不会给同治帝这个机会。
总而言之,清朝的皇位继承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双重特点。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度在中国皇位继承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可谓是独树一帜。最后,笔者想用一句话来总结概括“清帝继统”系列的4篇文章——“巍巍宫殿,尘封多少帝王梦”。
【责任编辑】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