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荒”本质是资产管理行业的“断奶”
2015-09-10李大卫
李大卫
目前金融圈所流传的“资产荒”并非真正的资产荒,而是固定收益债权类基础资产正在回归常态,这让之前只会做看抵押、谈固定利率的金融机构多年形成的所谓“专业性”派不上用场。
“一条命,值两块饼干”,看过电影《一九四二》的人都会为逃荒的困苦而潸然泪下。饥荒,是指食物供应的绝对断裂,在过去,农业科技不发达,肥料没有氮磷钾,天灾导致饥荒时有发生。而近现代,饥荒的发生大多是由于人祸。
目前在中国食物的饥荒不多了,但金融的“资产荒”成为了业内议论颇多的一个词,人要吃饭,资本要投资,这是自然属性,人吃不到饭就是饥荒,资本没有可投资的资产就是资产荒,这是表面的意思。
那么资产荒是不是真的荒?国内资本是不是根本找不到投资标的?当然不是,国内大量靠谱、不靠谱的创业创新公司都在融资,上市公司正在频繁进行并购重组,股市涨了又落,金融监管今天抓人、明天被抓,资本市场空前热闹,可以做成金融产品的基础资产众多,从企业家到老百姓,有点钱的人大多都没闲着,做买卖,做投资,买信托等各类金融产品,居民和企业都不满足于银行存款收益,都知道要跑赢CPI,都对资金的回报有要求,金融产品需求方的需求极为旺盛。
粮食多,要吃的人多,怎么荒了呢?
有人解释说,资产荒的本质是资金快速理财化和实体融资需求下降这两个趋势的失衡,翻译成白话就是交给银行想投资的钱越来越多,找银行借钱的人越来越少。我认为这个解释虽然不太透彻,但起码方向是对的,问题就在银行身上。
我很早写文章提过,中国居民的理财结构在转型,从存款、买国债、投资固定收益的理财和信托正在向股权股票等权益类投资转变,这个过程内在的逻辑不仅是我们参照美国居民理财结构的发展变化,更是因为随着民主、法制、公平等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国人的现代金融观正在形成,正在从农业社会谁也不信谁的保守金融意识,向工业社会,甚至网络社会基于公共安全感形成的基于契约精神的开放金融意识转化,这其实往深里说,是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分工细化之后,社会资源再分配的交易成本正在降低,配置效率在提高。
一直以来,中国最大的金融产品提供者是银行。人们的投资收益需求在变,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变,实体经济回报率下降,固定收益投资规模缩减,并非现在社会无风险利率变低了,而是之前太高,现在其实才是常态;不是现在闹饥荒,而是本来太奢华的盛宴终有散时。
目前金融圈所流传的“资产荒”并非真正的资产荒,而是固定收益债权类基础资产正在回归常态,这让之前只会做看抵押、谈固定利率的金融机构多年形成的所谓“专业性”派不上用场,对真正经济发展希望的权益类投资抱有风险厌恶的惯性。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为首的传统金融机构变得更难,过不了自己的政策、绩效、风控观,所以金融产品有望打破银行这类巨大的金融媒介,重回一个真正的自由市场状态,让很多私募、资产管理公司逐渐建立自己的业绩和信用,形成真正的资产管理行业市场。只有金融媒介从巨头化溶解为碎片化,堵塞资本从供给流向需求的血栓才能解开,资本对实体经济的支撑才有可能到位,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才有望进一步提高。
之前喂到嘴里营养丰富的食物没有了,想吃就要自己出门去找,就要自己分辨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资产荒”只是一群既得利益者的噩梦,也是中国真正资产管理行业的“断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