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5-09-10王俊莲
王俊莲
摘 要: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新课改的目标是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情境;兴趣;思维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领会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就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传达有效信息,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学习、积极探究,从而享受学习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4~16页“1~5的认识”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创设学生熟悉喜爱的生活情境:“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我们一起到动物园看一看吧!”紧接着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湛蓝的天空中有几朵洁白的云朵,1位教师带着3个学生来到野生动物园游玩,左边有1头大象,右边的大树旁有2头犀牛在休息,远处有3只长颈鹿在吃树叶,天空飞着4只小鸟,水中有5只白天鹅在嬉戏。让学生仔细观察,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这么美丽的动物园中有哪些人和物?你喜欢什么?数清你喜欢的人或物的个数,用相同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在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维,先是让学生说出喜欢的动物,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接着让学生数一数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用相同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这里化抽象为具体,有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改善思维品质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创造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就是提高思维能力,改善思维品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6页“6、7的解决问题”时,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左边有3只小松鼠,右边也有3只小松鼠,下面有个大括号把左边和右边联系起来,大括号下面有个“?”),这一情境的创设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接着激趣提问:“这些小动物要请我们用数学知识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紧接着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画面,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呢?”其中一个学生回答:“一边有3只,另一边有3只,一共有多少只?”另一个学生回答:“左边有3只松鼠,右边也有3只松鼠,一共有几只松鼠?”这两个学生回答完后,教师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分析两位同学回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哪个同学说得更好、更清晰明了,并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有的同学会发现,第二个同学的回答让人听得非常明白。这里很容易看出教师抓住两位同学回答的细节差别,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并说明理由,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为学生提供多种练习机会,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来设计例题和练习题,注意练习形式多样化,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与变通性。
例如,学习完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为巩固新学习知识,教师在充分考虑练什么、什么时候练、以什么方式练、如何检验练的效果等基础之上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题:
1.生活题
在这个练习里,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隐藏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关数学问题并予以解答。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维能力。
2.对比分析题
教师设计对比分析这个练习题的目的很简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同时理清思路,知道为什么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思维拓展题
在训练完前面两种习题之后,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思维特点,设计了思维拓展题,这类题型的设计与小学生乐于探究、敢于挑战的性格特点相符合,既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问题的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教师需要积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教学中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教师教学手段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重要标准,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张文颖.新课程下数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J].考试周刊,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