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热点

2015-09-10

中国经济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新闻局临港丹东

企业家的投资梦为何破灭?

北京三幸环球光学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丹,5年前衣锦还乡,回到丹东老家,以企业家的身份,投资建立了丹东新区视光产业园,因此成为政府的座上宾。

然而如今,李小丹在丹东的境遇已是天壤之别:项目停滞,债务缠身,无奈之下起诉政府。当地政府因主要领导更换,李小丹缴纳土地出让金3年后仍未获净地,“因为政府没钱拆迁”。

@醒了吗-嗯:政府画下很多的大饼,招商引资,圈进来以后白纸黑字都不履行义务,怎么让企业不感到寒心?

@glxia:其实丹东是个非常宜居的城市,水好,环境好,是传统的轻工业城市。政府要给企业提供好的投资环境,才能发展好。

@fsgdbhcd:这要看到多方面问题:一是政府任意干涉市场的后果,二是企业家没有法律法规作依据也敢盲目投资,三是政府把钱都用到哪里去了?

《李小丹缘何梦断丹东?》 采访手记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芳  邹坚贞

6月15日,周一,上午9点半,丹东。

因为土地违约的直接主体是丹东临港产业园区国土资源局,我们直接去了该局。在局长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局长刘玉军。向他出示了证件并表明来意,他脸色瞬间黑了下来说,没有宣传部门的安排,他有权拒绝记者的采访。很不幸,我们被下了逐客令。

从丹东临港产业园区国土资源局出来,我们去了丹东临港产业园区新闻局。上午10点,新闻局办公室现场仅一位工作人员。当得知来意,她很紧张,立即给领导电话请示,据她转述,该新闻局的负责人表示,按规定,没有市委外宣部门的指令,他们不能安排采访。她让我们先跑一趟丹东市委宣传部。

顶着烈日,我们从丹东临港产业园区跑到几公里外的丹东市委。结果,丹东市委整个外宣部门空无一人。我们打通了外宣负责人的电话,她说,我们应该直接找丹东临港产业园区新闻局安排,这个不归她管。我们转述了一遍新闻局的说法。这位外宣负责人听后说,没有哪个条文规定,采访须由外宣部门安排,她也没这个权力。

那么,问题来了,被踢皮球转了一圈之后,究竟谁有权力安排采访呢?顶着烈日,我们又回去了。这回,去碰运气的部门是丹东临港产业园区办公室。我们提出希望采访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郭志君,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没有预约,不能随便见郭主任。正当要徒劳而归之际,我们看到旁边的办公室主任的门虚掩着,便敲门走了进去。这一次,没有被拒绝。不过,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罗文新认为,“你们最好不要参与这个事情。”

但我们认为,无论是像企业和农民质疑和指责的那样,真的是政府失信于企业致使其亏损、政府失信于动迁农民致使其得不到补偿,还是政府另有说法,公众都应该有知情权。

最后,他同意下午安排合适的人来接受采访。此时,已经接近中午12点。

猜你喜欢

新闻局临港丹东
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广西北部湾临港产业整合
上海临港的海
上海比你想象的更需要杨超越
官宣:临港新片区管理49条
丹东味儿
丹东第一医院简介
辱台官员返台遭追打
朝鲜在丹东设领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