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香坊区:以童谣为载体创新德育形式
2015-09-10马玉忠
马玉忠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首次引入了“立德树人”这一概念。德育无疑是学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保证,面对德育尚为薄弱的现状,如何创新德育形式,成为教育系统面临的问题。哈尔滨市香坊区以童谣为载体,找到了破解这一难题的突破口。
“我扶奶奶过马路,我为同学补功课,我帮小树把水浇,我给大街洗好脸,我学雷锋做好事,从小就当志愿者。”在哈尔滨市香坊区香安小学的教室里,8岁的甄琢正跟同学们一道大声朗读童谣《从小就当志愿者》。
从2002年开始,香坊区创造性地推出了校园童谣创作、传唱活动,以原创优秀童谣为载体,创新德育方式。经过多年的坚持、探索与实践,创编童谣、传唱童谣、感受童谣的活动已在全区80余所中小学校展开。哈尔滨在全市推广学习香坊区经验,国家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也做出批示,通过编发未成年人工作简报等形式,在全国推广香坊区童谣育人的经验。
偶然机会让歌谣成为德育突破口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孩子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德育成败的关键。如何走出“学校倡导的孩子们不接受,孩子们喜欢的教师又不理解”的怪圈?哈尔滨市香坊区找到了一个有效媒介——童谣。
走进香安小学,朗朗的童谣吟唱声此起彼伏,哈尔滨市香坊区教育局副局长邱晗说:“香安小学一直大力推广优秀童谣,以此为契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使广大学生从小在传唱优秀童谣中陶冶情操,快乐成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邱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2009年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让困扰他的学生不接受说教式德育教育的难题得到破解,他随后提出以童谣为载体,把知识融入到歌谣中,使学生从被动地去听,转变为主动地去学。针对香坊区德育工作的实际,他提出了师本、生本、校本的“三本”理念,大力推进“童谣传唱”。
邱晗介绍,香安小学结合自身实际,把童谣传唱与校园文化、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利用大课间、班队会、德育课,组织学生自编自演优秀童谣节目,开展“唱童谣、学童谣、编童谣、画童谣、演童谣”活动。同时利用校园广播站、橱窗、板报、文化墙宣传展示优秀童谣,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其实,香坊区创作、传唱童谣始于香安小学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王东音。当初,王东音针对一些学生不刷牙的不良习惯,尝试创作了一首《刷牙歌》,并教给孩子们唱。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老师和家长们纷纷反映唱了《刷牙歌》的孩子们都主动刷牙了。王东音由此领悟到,孩子们天性活泼,喜欢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从那以后,他以《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为内容,融入时尚的音乐元素,进行校园童谣创作。《快乐成长歌》、《马大哈》等歌曲率先在学生中传唱,最终一传十、十传百,全校的学生都学会了这几首童谣。
老师们也发现,相对于严肃的说教,孩子们更愿意学习和传唱反映他们生活和想法的童谣。学生们在学习、传唱童谣的过程中变得文明有礼、干净整洁,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邱晗介绍:“区教育局及时发现和总结了这一做法,并在全区各中小学进行普及和推广,香坊区原创童谣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香坊区教育局德育办主任崔艳梅介绍说:“在具体的德育工作实践中,在寻找德育创新点的过程中,香坊区的德育工作者们把德育与音乐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摒弃以往单调的灌输式、说教式的道德教育,敏锐地抓住了音乐教育的特殊作用,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从而渗透和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
如今,在王东音的带领和区教育局的大力推广下,香坊区中小学校先后创作了几千首童谣,其中很多作品先后在中央电视台“音乐快递”、“中国原创儿童金曲排行榜”等节目播出。其中,王东音创作的歌曲《花开的声音》入选由中宣部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的推广专辑;歌曲《同歌声一起成长》被推荐到团中央,作为红色儿童歌曲在全国传唱;三首原创儿童歌曲被收录到《中国校园歌曲2011》专辑中;两首歌曲被收录到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发行的“中国礼赞”系列专辑中;两首歌曲被收录到中国音乐家协会主编的“中国小音乐家”专辑中。
香坊区副区长孙凤玲告诉记者,老师带了头,同学们自然尝试着唱童谣,学着自己创作童谣。老师因势利导教学生在吟唱中学习童谣的写法,鼓励他们创作充满儿童情趣、反映校园生活、富于时代气息、弘扬高尚情操的现代童谣。“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甘于奉献的教师,以无限的童心和爱心,为孩子们搭建一个阳光舞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同歌声一起成长,才会有一朵朵瑰丽的艺术小花绽放,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天元学校五年级一班的姚澜,每天放学路过公交站台,都能见到文明乘车引导员在引导乘客,她觉得引导员们很辛苦,于是创作了一首童谣——《交通安全记心间》:红绿灯在眼前,按灯走停保安全;乱闯红灯很危险,爸爸妈妈把心担;老弱病残需帮助,互助搀扶把心暖;警察叔叔来指挥,小小少年守交规;交通安全记心间,争做文明好少年。
就这样,一首首童谣接连从孩子们手中诞生,这些作品虽浅白但真诚,读起来,耳边仿佛就响起朗朗童声。
用童谣化解留守儿童教育难题
香坊区还是哈尔滨市“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先试区,外出务工人员众多,造成留守儿童数量大增,对于这些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难题摆在了香坊区教育系统面前。为此,香坊区成立了“小水滴留守儿童合唱团”,通过传唱原创童谣,赋予留守儿童以乐观和坚强的精神,让他们在爱与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健康成长。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们接触到童谣,香坊区对全区中小学进行资源整合,开展“手拉手、一帮一”活动。城市中师资力量较好的中小学校与农村地区基础薄弱的中小学校结成帮扶对子,不仅在音乐器材等硬件上给予支持,还让有才干的音乐教师到农村支教,负责教授农村孩子学唱童谣,很多有着深厚音乐功底的音乐老师,也充实到农村音乐教学第一线。
香坊区教育局还从千余篇原创童谣及上百首原创儿童歌曲中筛选出200余首精品,编印出版了德育教材——《花开的声音》。
“区教育局将教材免费下发到各校,在全区有计划地推进学唱工作。”邱晗告诉记者,这些歌曲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孩子们学得有乐趣、唱得有兴趣,真正实现了自主参与、自觉实践、自我教育。
邱晗说:“与传统‘说教式’形式相比,通过歌曲把学生应该掌握的规范唱出来、做出来,这是‘浸润式’教育,真正做到了润物无声、德育无痕,使道德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校园里,孩子们在课前唱、课间唱,在各种活动中唱,形成了班班有歌声、人人唱童谣、校校有活动、师生共参与的局面。孩子们跟老师共同学唱童谣,感受着童谣世界里的美与善,培养了乐观向上的情怀。
校园童谣让德育教育变得生动有趣,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老师们也在创编校园童谣的过程中,激发了工作热情,他们更加重视和热爱音乐创作,大家在创作中相互鼓励,相互帮助,获取了更大的乐趣。
邱晗表示:“通过小手拉大手,7万名学生还可直接影响到几十万个家庭,社会意义也很大。”
小小校园聚焦“中国梦”
为了将童谣更加广泛地传播开,香坊区积极邀请黑龙江省市领导、知名音乐人、社会学者、新闻媒体、学生家长等,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工作研讨和交流,为童谣创作和传唱创造了更加浓厚的氛围。
“结合中国梦,我们开展了以‘校园里的中国梦’为主题的音乐情境剧创作活动,组织每个学校在爱国、励志、勤俭节约等方面自选角度进行创作,并在全市汇演,首场演出在哈尔滨市电视台‘千人演播大厅’举行,引起极大轰动,社会反响很好,现已演出20多场。”邱晗说,如今,在哈尔滨文化艺术节上,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在社区文化广场上,在公民道德大讲堂上,时常能听到孩子们传唱童谣的声音,见到孩子们演出“校园里的中国梦”音乐情境剧的身影。
“校园童谣及‘校园里的中国梦’音乐情境剧已经成为传播公民道德的有效载体,孩子们成为了传播文明的使者,让更多的人关注孩子们的成长,自觉约束不文明行为,在全社会营造关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孙凤玲表示,一首童谣,一个生活故事;一首童谣,一个生命真谛。每一首优秀童谣都能带给孩子们一份收获。在传唱中,孩子们收获了快乐,学会了做人,学会了正直,学会了热爱生活。
孙凤玲表示:“香坊区将结合国家依法治国理念,号召师生编写传唱法治童谣,‘童谣传唱’作为香坊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大力推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