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势,大师

2015-09-10胡宇萌

投资与理财 2015年3期
关键词:林奇索罗斯芒格

胡宇萌

2015年注定会是资本市场波云诡谲的一年。怎样投资、如何配置、怎么应变?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思考,专家也会给出眼花缭乱的建议。但在这个巨幅波动、急剧变化的时代,做决定之前不妨听听大师怎么说。

这一期,本刊特选“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股神”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投资大鳄”索罗斯、“最传奇基金经理人”彼得·林奇、“耶鲁财神爷”大卫·史文森六位投资大师,总结他们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以期给我们的读者一些启发。

大师怎样炼成?

先来看看大师出生的年代。格雷厄姆1894年、查理·芒格1924年、巴菲特1930年、索罗斯1930年、彼得·林奇1944年、大卫·史文森1953年。很幸运,他们全部是美国籍。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近一百年的经济与证券市场。

19世界末,美国借助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大发展,涌现出一批金融巨头,我们熟知的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卡耐基家族就崛起于这个年代。这个时期,美国证券业也异常繁荣,纽交所的交易量从1986年起的5年间翻了500倍。

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利用战争中获利大规模扩大生产,经济发展迅速,1961年到1969年这段时间GNP平均年增长近5%,证券市场也进入有史以来最长牛市。20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海湾战争胜利再加上微电子技术的推动,美国进入二战后最长的持续120个月的增长期,美国股票市场重又走上10年大牛市之路。

显而易见,六位大师正是在过去的这一百年间,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在资本市场上修成正果。1960年索罗斯在华尔街因投资安联股票名声大振,1962年巴菲特和朋友成立公司,之后伴随着接下来的牛市,两人在资本市场赚得盆满钵满。此后他们也都在牛熊之间起起伏伏,也曾因投资失败而备受质疑,但仍然踩着美国经济发展的大势在资本市场一骑绝尘。

个人的潜质和修为固然重要,但大势却是炼成大师的必要条件。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经济的“势”已然开局,剩下的估计只是时间问题。如此大势之下,谁会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师”呢?

猜你喜欢

林奇索罗斯芒格
见证芒格先生的“真”用一生践行芒格智慧
肿瘤也有可能遗传——林奇综合征
一年浮亏约40%!芒格大幅减持阿里巴巴
滴水藏海
索罗斯的背痛和梅西的点球
走进芒格的世界
捡臭球的成功捷径
索罗斯梅开三度,珠宝豪宅能否换来爱情
“别有用心”的球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