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奇女英雄郑少仪

2015-09-10钱书琴

铁军 2015年3期
关键词:特委苏北新四军

钱书琴

在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焕发着青春激情的老照片,虽经几十年的风雨洗礼,但照片依然清晰。这是一位美丽娴静的青年女子,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羞涩而清澈,果敢而坚定……她就是1940年郭村保卫战中夜送情报的郑少仪。

毅然决然闹革命

郑少仪,曾用名李欣,原名李振芳,江苏扬州人,出身平民家庭,兄弟姐妹6人,全靠父亲李直明在杂货铺当小职员养家糊口。

在学生时代,李振芳思想活跃,关心时事,要求进步,积极参加正谊小学“晨鸣社”(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举办的时事讨论会、歌咏晚会等各项活动。

1937年12月,扬州沦陷,李振芳的父亲失业,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年轻的李振芳想去延安参加革命,但身无分文,去延安的梦想未能实现。

此后,她积极参加当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走上街头唱歌、演讲,表演《放下你的鞭子》等话剧,宣传抗日的同时,她还兼做家教,贴补家用。

1938年春,父亲李直明被日本鬼子抓去,在狱中,他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夏岚,并与之结为好友。李直明为人正直,又很爱国,他重托夏岚出狱后要带上自己的儿女参加抗日队伍,打鬼子救中国。

1939年5月,李振芳奔赴高邮参加由苏中著名爱国志士、抗日英雄陈文(后被韩德勤杀害)的部队,夏岚时任部队政训处主任。不久经苏北特委批准,陈文部队建立了中共地下党支部,其间,李振芳等10多名爱国青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李振芳走上了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革命道路。

肩负使命藏敌营

抗日战争时期,苏北地区多种力量并存,形势错综复杂。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在认真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击敌、联李、孤韩,而重点在联李”的开辟苏北根据地战略方针。“击敌”,即坚决、彻底打击日伪军;“联李”,即争取团结李明扬、李长江抗日,联合他们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孤韩”,即孤立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使之处于孤立无援境地。

1939年初,新四军挺进纵队执行陈毅的战略方针,渡江北上到达苏中腹地江都。新四军在江都不仅站稳了脚跟,创建了苏北抗日的桥头阵地,自身力量也得到了壮大,很快发展成一支数千人的正规部队。

1940年5月,驻扎在江都吴家桥地区的新四军挺进纵队遭到日伪军的突然袭击,挺纵部队奋勇激战一昼夜后,转移到通扬运河以北的郭村一带休整。此时,国民党顽固派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又挑唆鲁苏皖边区游击指挥部正副总指挥李明扬、李长江制造磨擦。5月27日,李长江接到韩德勤进攻郭村的命令,做出进攻新四军的军事部署。郭村一带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

李振芳17岁时参加了抗日武装,1939年,她被党组织派往泰州“二李”部队二纵队担任党支部书记,公开身份是政训处政训员,中尉军衔,另一个身份则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1940年6月下旬,驻郭村的中共苏北特委指示李振芳密切注意“二李”部队的活动情况。

夜送情报挽狂澜

6月27日下午,李振芳借口到营地办事打探消息,却意外发现部队提前发饷。那时候的国民党军队欠饷是经常的,发饷就意味着要打仗了。李振芳又赶到其他几个驻地,探听到了国民党军的兵力部署。

怎样尽快把消息传到郭村?李振芳心急如焚。那时候,中尉身边配备了勤务兵,为了甩掉这个尾巴,她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办法,借口去买鸡蛋,然后迅速赶到一个熟悉的裁缝家,脱下国民党军装,换上了一套素雅的旗袍,从后门悄然而出。避开了国民党部队驻扎的村庄,在田埂上东弯西转,一路向郭村狂奔。

夜幕降临了,李振芳绕过一个个村庄,涉过一条条小溪,却过不了宽阔的彭家庄河。军情万分紧急,只有涉水过河!她下水才走了几步,水已淹到胸口,人也漂浮起来,她水性不好,只会“扑腾”两下子,但她硬是沉住气,喝了好几口水,终于扑腾到了河对岸。

过了河,虽然全身湿漉漉的,毕竟是夏天,倒也觉得凉爽了。可是脚上的鞋子泡足了水,走到田里沾满了泥,又重又滑走不快。脱了鞋,赤脚走,虽然轻快得多,但一走上荒野地,枯枝、杂刺、荆棘割得脚痛……就这样,李振芳不顾个人安危、连夜泅渡七条河,最终到达与郭村一河之隔的岸边,幸运地找到了船夫载她过了河,并顺利地被新四军哨兵“押送”到了政治部。时已半夜12点了。

李振芳见到了值班科长彭德清、苏北特委书记韦一平,挺纵司令员管文蔚、副司令员叶飞和参谋长张藩,上气不接下气地向他们汇报了泰州的所见所闻。而此时的李振芳浑身湿透,满身泥泞,瑟瑟发抖,又冷又饿,体力透支得厉害,几乎瘫倒在地。

李振芳带来的消息对虽有御敌之心的郭村军民来说非常重要,新四军弄清楚了顽军的攻击时间和具体部署后,迅速下达了作战命令,凌晨4点前所有战斗力量全部进入防御阵地,准备迎击来犯之顽军。

28日拂晓,顽军进攻的枪炮声果然打响了。叶飞率众迎战时,李振芳正在苏北特委妇女部长施月琴的床上睡得正熟。她后来回忆说:“我像回到妈妈的怀抱,心里甜甜的,轻松愉快地躺下来就睡得很熟了,战斗打响了我还在酣睡中,枪弹打在屋顶上,噼噼啪啪,还是施大姐叫醒我和特委机关一起转移的……”大家都知道这位夜送“鸡毛信”的姑娘,她太累了。

直到郭村战斗胜利后若干年,叶飞也常回忆起李振芳说:“她很不容易,很了不起。她那时还是个小姑娘,只身深夜前来郭村送信,使我们赢得了好几个小时的宝贵时间,不然后果不堪设想。郭村保卫战,她是有功劳的!”

六月二十八炮火飞腾,

顽固派十路进攻包围郭村,

要断绝人民的生路,

要消灭抗战的孤军,

我们保卫了郭村,创造了抗战的光明,

我们保卫了郭村,我们更要大无畏地前进——

这是1940年7月,陈毅以绛夫笔名在郭村保卫战胜利的凯歌声中写下的《保卫郭村》歌词。它歌颂了1940年6月28日至7月4日,新四军挺进纵队在苏北江都县郭村地区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和苏皖边区13个团的进攻,浴血激战7个昼夜,牺牲了500多名革命战士,取得了政治、军事的双重胜利。这就是史称东进序曲的郭村保卫战,也为举世闻名的黄桥战役拉开了序幕。

郭村保卫战后,这位了不起的姑娘留在了新四军中,为了革命需要,她从此改名为郑少仪。

革命一生意志坚

郑少仪在新中国建立前,作为一个年轻的革命新女性,和叶飞等领导同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新中国建立后历任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省司法厅副厅长等职务。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争岁月里,她性格刚烈、意志坚强、文武双全,会骑马使双枪。两度潜伏敌营,凭着机智勇敢,多次化险为夷,死里逃生。

和平建设年代,她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倾听群众意见,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她生活简朴,清正廉洁,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她勇挑重担,不畏艰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每天有干不完的事,却总是乐此不疲,根本就没有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生活比起解放前来说,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在那样的环境下都能挺过来,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多干点事情呢?虽然她陪孩子们的时间不多,但要求却一点儿也不放松,对他们生活、学习、做人的要求近乎“苛刻”。

在文化大革命中,作为一个曾战斗在敌人内部的党员干部,郑少仪受到了非人的对待,被批斗、体罚,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她还是对共产党,对新中国充满信心。她对于这辈子受到那么长时间的不公正待遇,从来都没有埋怨过党!

郑少仪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她每天有读书看报的习惯,晚年依然笔耕不辍,撰写革命回忆录。她时常说,一天不看报的话,晚上睡下来都不踏实,从报纸上能够了解到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到当前形势,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她就是这么一位朴实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责任编辑 刘顺发)

猜你喜欢

特委苏北新四军
中共湘西特委创建初期的三次会议
“新四军与新中国”征文与研讨活动参考题
“西芹”老太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皖西北特委在巢县的隐蔽斗争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向百家图书馆赠送《新四军全书》弘扬正能量
中共北江特委总交通站遗址
滕代远领导湘鄂赣边特委
爱你有罪
永远不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