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洲投资新计划的战略指向

2015-09-10张敏

当代世界 2015年3期
关键词:欧元欧洲经济

张敏

“欧洲投资新计划”于2014年11月26日在欧盟新一届执委会主席、卢森堡前首相让-克洛德·容克上任伊始推出,旨在全面提振经济、提升竞争力和扩大就业。按照计划设想,争取在2015—2017年期间,调动公共和私人资本,采用创新融资方式,实现投资总规模高达3150亿欧元。计划重点在基础设施、新兴战略性产业(新能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逐渐改善欧洲投资环境,加快产业转型和提升欧洲整体竞争力。迄今为止,这是容克上任以来提出的最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于欧洲未来经济走向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欧洲投资新计划的战略内涵

容克打出的第一张“经济牌”与前一时期欧盟国家推出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不同,这是一项扩张性的投资计划,重点扶持实体经济,投资领域包括提升欧洲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行业和战略性产业。当前时期,欧盟新班子积极推行这一计划具有“一箭三雕”之功效。

首先,帮助欧洲国家尽快走上可持续的经济复苏之路。改变欧盟经济复苏步履蹒跚的办法是增加投资、扩大内需、刺激实体经济,重点在人力资源、生产能力、研发创新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增加投入,推动欧洲一体化深化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提高竞争力三重目标,抢占全球绿色产业竞争制高点;其次,探索创新融资新模式,按照资本市场化运作方式,逐渐建立可持续的投资依赖路径,不再增加欧盟成员国公共财政或公共债务负担。为实现未来三年(2015—2017年)吸引3150亿欧元的投资总额目标,欧盟将新设210亿欧元的欧洲战略投资基金作为启动资金,其余资金将借助贷款、担保、股本等多元化资本市场化运作,吸引更多的公共和私人资本入场,在欧盟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上进行投资,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第三,欧洲有意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展开新一轮竞争。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是加大中国与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领域开展互惠互利合作。“一带一路”战略中包括的新亚欧陆桥经济带,经过原来的亚欧大陆桥向西通过新疆连接哈萨克斯坦及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推行“一带一路”有助于将中国的经济影响力辐射到欧洲大陆腹地,进一步密切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关系。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欧洲在当下急于推行投资新计划,希望通过加快欧盟区内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遏制中国经济影响力和辐射范围长驱直入欧洲。显而易见,欧盟有着与中国在这些领域展开新一轮竞争的重大战略意图,未来中欧双方在基础设施领域、能源交通等产业上的竞争趋于加剧。

三轮驱动政策向实体经济回归

近年来为摆脱危机阴影和刺激经济复苏,欧盟采取了三轮驱动的政策路径:即加强和规范银行监管、继续劳动力市场等结构性改革、扩大生产性投资和刺激实体经济增长。2009—2014年期间,欧盟三轮驱动中重点关注加强银行监管和推进经济结构改革,通过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等领域推行的各项改革,旨在改变和调整规制、扩大灵活性、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制度和政策红利,刺激经济增长。进入后危机时代,欧洲经济发展面临投资不振、消费疲软等困难,亟须在产业和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推动实体经济的增长和实现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才能刺激经济快速复苏。因此,当前欧盟提出的投资新计划既体现了容克新班子的经济发展新思路,也是对过去几年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投资新计划将成为刺激经济复苏的重大拐点:从2015年起,欧洲经济复苏的路径将从加强银行业监管、推动经济结构改革全面转向扩大投资、刺激实体经济增长。

一、银行业联盟建立指日可待,遏制虚拟经济无序增长

受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欧洲一度对银行、资本等金融市场管制过于放松,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实体经济严重萎缩,财政纪律的松懈使得欧洲国家接二连三遭遇危机重创。在积极应对欧债危机的过程中,欧盟国家采取了“矫正和堵漏”措施,通过加强经济治理、实现银行监管为主、抑制虚拟经济无序增长。2013年以来,欧盟在加强金融监管、银行业联盟建设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欧盟财长于2013年10月15日通过了建立“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议案。2014年6月欧盟峰会批准成立银行业联盟,在欧元区内实施以欧洲央行为核心的统一金融监管。建立银行联盟是动用主权救助基金“欧洲稳定机制”(ESM)直接向成员国银行注资的前提条件。目前欧元区银行业监管方案中一些关键条款包括:欧洲央行将成为所有超过6000家欧元区银行的最终监管机构,各国的监管机构将承担对本国所有银行的日常监管,欧洲央行将直接监管25家最大的系统性重要银行(包括德意志银行、法巴银行、桑坦德银行及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等),还拥有直接干预任何一家欧元区银行的权力。银行业联盟的建立将有助于规制金融市场,抑制虚拟经济无序膨胀。

二、加快受高失业困扰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步伐

欧盟力促劳动力市场改革,改革的范围涉及就业保护法规体系、失业补贴制度、工作时间安排、工资谈判机制、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等多个方面。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家最近几年一直受高失业率困扰。因此,敦促这些国家加快劳动力市场改革,有助于欧盟尽快摆脱危机阴影。

希腊的改革是在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财政援助框架下进行的。在改革就业保护法规体系上,希腊缩短了对白领阶层裁员通知期限,特别是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者,降低其解雇费用。实习期从原来的2个月延长至12个月, 按照这一新的规定,无期限合同可在12个月的试用期内被终止,不需要事先通知雇员和向雇员支付任何解雇费用。

自2010年起,西班牙全面推行劳动力市场改革。2012年重点改革就业保护法规,降低了对无理由解雇者支付的解雇费用,从原来每年的45天标准下调到33天,最高补偿期限不超过24个月。从2013年起,西班牙政府规定,临时合同工期限限定在两年内。2013年12月西班牙政府颁布了一项法律,保障了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促进人员和商品的自由流动。据西班牙政府估算,劳动法改革创造的价值相当于创造了1.5%的国内生产总值。

葡萄牙就业保护法规改革重点在于削减裁员费和放宽裁员标准。失业补贴领取的最高期限从原来的38个月缩短到26个月,失业六个月后,失业补贴在原来基础上下调10%。在工作时间安排上,将加班工资削减50%,增加了年度工作时间,取消了四个全国性假日和三个年度休假。在2013—2014年期间,这一系列的改革带来的收益相当于创造了2%的国内生产总值。

三、启动宏大投资计划,旨在刺激实体经济

按照容克的设想,欧洲投资新计划将达到三大目标: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提高竞争力。进入21世纪以来,欧盟一直将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2005年的里斯本新战略和2010年的“欧洲2020战略”均围绕着就业和增长目标加以设计。然而,受2008年以来二次危机的冲击,欧盟的这些目标未能如期实现。步入后危机时代后,欧盟整体上呈现复苏迹象,多数国家经济出现低速增长,但仍有部分国家趋于停滞或受负增长拖累,增长乏力、高通缩风险和高失业三者并存,抑制了欧洲国家经济复苏的步伐,彻底摆脱危机和经济低迷需要新的刺激和振兴策略。

新投资计划旨在改变欧盟经济持续低迷、通缩加剧、失业持续攀升的经济困境。容克投资新计划重点对实体经济扩大投入,标志着欧盟经济从过分倚重虚拟经济开始向实体经济回归,但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回归。

首先,要解决实体经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问题。近年来欧盟采取的紧缩财政政策,有利于解决财政债务和预算赤字问题,但过分或较长时间的紧缩政府开支,尤其是压缩必要的生产性投资,抑制了经济复苏步伐。欧盟委员会2014年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提出:疲软的投资使得欧盟经济复苏缓慢,当前欧盟加大投资并非要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因为当时的有些投资是缺乏可持续性的。与美国不同的是,欧洲逐渐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由于欧盟国家采取紧缩财政政策,投资并未恢复或反弹,2013年投资占GDP的比重约为19.3%,相比2007年,投资规模下降了15%,部分国家的投资水平更低,相比2007年,主权债务重灾国的投资降幅更大,意大利降幅为25%,葡萄牙、西班牙和爱尔兰降幅分别为36%、38%和39%,希腊降幅高达64%。[1]就欧盟总体而言,与历史峰值时期3700亿欧元的投资规模相比,当前投资缺口高达2300亿欧元。为弥补这些缺口,欧盟认识到刺激欧洲经济增长,必须要加大投资力度,通过调动储蓄和银行流动性,将资本投入到生产性项目中。

其次,创新融资模式,调动欧盟层面上的各种现有资源,欧洲大量的投资缺口将主要依靠资本的市场化运作来筹措。国际金融危机后,欧洲采取了大规模的救市措施,不得已动用了大量的公共开支,欧盟或政府始终在为危机买单。然而,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债台高筑,银行流动性紧张,捉襟见肘。此次的宏大投资计划,刺激经济增长的策略是增加投资,但投资不是依靠政府,欧盟各国政府将在资金的投入上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政府以较少的公共开支投入期待撬动更多的私人资本投入,发挥资金杠杆效应。按照欧盟的设想,新创建的欧洲战略投资基金的启动资金为210亿欧元,其中160亿欧元来自2014—2020年欧盟预算,50亿欧元由欧洲投资银行出资。启动金旨在为大型基础项目进行风险担保,提高私人资本入场信心,在2015—2017年期间,预计筹集资金总额达3150亿欧元,资金倍增效率达到15倍,计划将2400亿欧元投入长期投资项目,750亿欧元用于中小企业。力争摸索出创新投资模式,将不再增加欧盟各国的财政负担和公共支出。

投资新计划的影响及其远景

一、逐渐打消疑欧情绪,增强欧盟向心力和凝聚力

近年来欧洲经济衰退和持续低迷拖累了全球经济增长,抑制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化和扩大进程,欧盟成员国及欧元区国家之间离散倾向明显。自2004年以来,欧盟正在逐项落实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东扩计划,为了推动东西部经济的整合和趋同,欧盟将部分资金用于解决东部与西部地区差异问题,严重限制了欧洲一体化的深化发展。欧盟新老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加剧,欧洲内部离心倾向加剧。2008年以来受欧盟国家经济整体下滑和衰退的影响,欧盟国家或欧元区国家在财政政策、经济政策等协调上面临的各种问题,一些富裕地区受危机拖累,经济增长缓慢、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不稳加剧,疑欧情绪不断滋生和日益膨胀。2014年9月18日,英国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事件、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在2014年11月9日举行一场象征性的独立公投,以及英国首相卡梅伦多次放言要退出欧盟,希腊极左翼政党赢得大选对希腊在欧元区的立场等等,以上种种迹象表明,欧盟国家内部存在一股明显的离心情绪。为了防止欧盟或欧元区出现分裂和倒退,投资新计划将在欧盟层面上开展大规模投资项目,建立能源共同市场和智能交通网络市场,通过加快欧盟一体化的深化进程,将各国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等紧紧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经贸关系日益紧密、互联互通的内部市场,逐渐削弱欧盟内部的游离倾向,以提升欧盟的整体实力。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深欧盟一体化进程

当前欧洲正面临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与美国和日本相比,欧盟国家在教育和创新研发上的投入还远远不够,福利制度现代化改革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采用新技术对传统能源供应网络的改造和升级换代,并将可再生能源入网,提供能源多元化供应等方面,均需要大量的投入。

欧洲战略投资基金重点是扶持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宽带和能源网络建设,工业核心区的交通网络,教育、研发和创新,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领域,按照投入产出的最优化和成果最大化原则确定投资项目,不受地域的限制,实现资金投入的最大化收益。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加深欧盟经济一体化所必需的,加强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物流和提高贸易水平。欧盟预测,未来基础设施上的投入需求包括:第一,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完成欧盟单一市场建设的必要设施,在运输行业,直到2020年完成10-T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为5500亿欧元,到2030年的费用大约为1.5万亿欧元。在能源领域,欧盟委员会估计建设跨国能源网络,到2020年需要投入2000亿欧元,建设一体化的内部市场将有助于欧盟能源的保障供应;第二,实现欧盟2030气候与能源目标上的资金投入。在2008年,欧盟确定了三个20目标:即以1990年为基准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可再生能源比重将达到20%,能效提高20%。据估算,到2020年,每年投资总额在2050亿欧元,用于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才能达到2020气候和能源目标。2014年10月,欧洲理事会就2030的气候与能源目标达成协议。在这个框架内,所需投资更高,初步预测,2021—2030年期间,每年投入预算额在2090亿欧元[2]。

三、加大绿色节能产业创新投入,推动欧盟向绿色低碳产业转型

扩大就业是欧盟投资新计划的重点目标之一。 从中长期看,欧盟认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绿色产业发展,有助于提高就业水平。欧盟对生态、环保或绿色产业可能创造的新的就业岗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欧盟统计局估计绿色产业(或生态产业,eco-industries)创造的就业占了欧盟总就业比重的1%—2%。相比其他产业,在债务危机期间,尽管投资有所削减,这些产业还是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2000—2008年期间,绿色产业年均增加的就业率为2.7%。这一产业的人数从2000年的240万,增加到了2008年的300万,2012年为340万。目前,绿色产业规模超过了航天和国防工业。

从传统经济模式转向低碳节能型的新经济模式过程中,资源有效利用、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等因素,将有助于推动欧盟快速向绿色经济模式转型,这一转型过程将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据欧盟预测,从资源效率的角度看,如果欧盟节省17%的资源或材料,将会推动GDP增长3.3%,创造140万到280万个就业岗位,每节省1%的资源使用效率,将会创造大约10—2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从提高能效的角度看,到2020年可创造绿色就业岗位200万个。这些岗位主要来自于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对已有建筑重新装修,另外,通过节能技术,可提高制造产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借助环保节能材料,建造新建筑以及对现有建筑的重新装饰,其中大部分的就业岗位依然来自建筑行业。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可以产生大量就业,估计到2020年可新增就业岗位300万个。

欧洲投资新计划将成为未来三年欧洲经济复苏的风向标和推动力,也是欧洲向实体经济回归的重要转折点。加大欧盟内交通、智能网络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将有助于夯实欧盟实体经济和深化欧盟一体化进程,建立更为紧密的区内投资关系网络,为中欧之间开展新一轮博弈与较量增强实力。因此,欧洲投资新计划能否达到增长、就业和提升竞争力目标,令人十分期待。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徐海娜)

[1] European Commission: “An Investment Plan for Europe Brussels”, 26.11.2014 COM(2014) 903 final.

[2] 预测数据来源:European Commission: “EUROPEAN ECONOMY”,Occasional Papers 203,December 2014,http://ec.europa.eu/economy_finance/economic_governance/sgp/budgetary_plans/index_en.htm.

猜你喜欢

欧元欧洲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第29届欧洲象棋锦标赛对局选评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