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的中国—东盟关系: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

2015-09-10曹云华

当代世界 2015年3期
关键词:东南亚大国共同体

曹云华

近年来,尤其是自2013年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上任以来,中国在对外交往中表现得更加自信和积极进取,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表现得更加坚定。对此,一些东南亚国家感到不适和困惑。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对中国和东盟双方都是一个新课题、新挑战。

当前东南亚地区的基本形势

总体而言,东南亚地区正处在权力转移阶段。东南亚地区原有的权力结构是由美国主导的单极结构,现在由于中国的崛起,权力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可以把当前这个阶段概括为新旧权力结构交替的时期。这是当前东南亚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总体特点。

所谓过渡时期或曰新旧权力结构交替时期,就是一切还不确定,一切还在变化中,一切都还在摸索的过程中。新旧秩序的过渡时期,也是各国相互学习的阶段。该地区各国都在学习如何适应一个新的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如何与正在崛起的中国打交道;而中国也在学习如何做一个大国,做一个负责任的、让邻国放心和可信赖的大国。

根据历史经验,新旧秩序过渡期是最不稳定的时期,崛起国与守成国常常会发生战争,并通过战争来彻底打破旧的秩序和确立新的秩序。然而,当前的中国周边和东亚地区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东亚地区权力转移的两个大国——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总体上保持着和平稳定,两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相互依赖。中美两个大国在东南亚的存在与利益是可以协调的,可以共存共荣的。一个和平、稳定与繁荣的东南亚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当前,中美两国仍然缺乏战略互信,其原因是美国担心中国在成长为世界大国的过程中会逐步取代美国的位置,最后把美国完全排挤出东南亚乃至整个东亚地区;中国则担心美国在中国周边和东亚推行针对中国的遏制战略,形成包围圈,围堵中国。因此,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加强接触,增进相互理解,减少猜疑和误判。

东南亚是一个极具多样性和多元化的地区,各国的情况千差万别。由于国内利益诉求不同,东南亚各国奉行的对外政策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以南海问题为例,只是相关国家会比较关注,而那些与此无关的国家并不热心这个问题,后者更关注如何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赶搭中国经济发展快车。一些不怀好意的西方国家,拿南海问题说事,想把水搞混,挑拨中国与东盟关系,它们则从中谋利。对此,中国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当前中国—东南亚关系

出了什么问题?

当前,中国—东南亚关系的总体特点是:在经济上中国和东南亚之间已经发展到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出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但在安全方面,彼此的不信任和猜疑有所加剧。当前,整个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国家关系出现了一个纷繁复杂和多变的状况。在最近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突然出现许多波折,尤其是由于南海争端,中国与几个东盟成员国如菲律宾和越南的关系一度出现紧张态势,一些人甚至产生悲观的情绪,认为中国—东盟关系一下子跌入了谷底。尽管如此,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到今天,总体而言是顺利的,基本态势仍然没有改变,双方都不愿意看到局势的紧张,双方都有改善和提升合作关系的愿望。

事实上,无论承认与否,中美两个大国在东南亚的存在与影响力,是维系该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排斥任何一方实际上都不可能。因此,在今后东亚合作中,美国不应急于想排斥中国,中国也要正视美国在东南亚和东亚的存在与影响。现实和可行的做法是中美两国在全球和地区内谋求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相互获益。

当前,造成中国与东南亚和周边国家关系紧张的原因很多,除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外,中国—东南亚关系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概括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方面的因素。作为一个正在逐步崛起和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国对自身国家利益的追求和维护表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而东南亚国家,特别是与中国存在海洋主权和权益争端的东南亚国家则对中国的这种外交政策取向产生了担忧。二是东南亚方面的因素。近年来,东南亚国家从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得到了许多实惠,它们赶搭中国经济快车,有力地促进了各国和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繁荣;但与此同时这些邻国也存在担忧,那就是快速崛起的、国防实力越来越强大的中国,正在对它们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部分东南亚国家试图将域外力量引入该地区,以平衡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显然,东南亚国家追求“以力量平衡力量”的外交战略也引发了中国的担忧。而域外力量的介入则使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双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进一步复杂化了。

中国应如何处理与

东南亚的关系?

正在成长为世界大国的中国需要重新定位东南亚。换句话说就是,东南亚在中国今后的对外政策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在古代,东南亚曾经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朝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体系中,中国是处于核心的领导国家,东南亚则是朝贡国家。一些西方学者根据这一历史,臆造出一个现代版本的朝贡体系,認为随着中国的崛起,东南亚国家将会重蹈古代的覆辙,沦为中国的“附庸”。这是一种挑拨离间,试图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制造隔阂和矛盾,以达到其目的的行为。在开放和全球化条件下的现代国际体系中,不可能再重新出现一个现代版本的东亚朝贡体系,中国不愿意,东南亚国家也不乐意,国际环境也不存在这种条件。

新时期,中国处理与东南亚关系的总目标是与东盟一起,打造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对外政策包括对东南亚地区政策的总目标是营造一个和平的、有利于改革开放的外部环境。当前,中国正在由地区性大国逐步向世界性大国迈进,在此背景下,营造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仍然是中国对东南亚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个目标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中国正在加速成长为一个崭新的国家,一个新的世界大国正在东南亚旁边崛起。与此相适应,中国的东南亚政策也需要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变化。当前,中国对东南亚政策的总目标是:继续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实现区域一体化,在最大限度地实现中国国家利益的同时,努力促进东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与东南亚国家一起着力打造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具体而言,中国处理与东南亚关系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护在该地区生活和工作的中国海外公民及其财产。据估计,目前在东南亚工作和生活的中国公民已经达到300万人之多(不包括已经加入当地国籍成为当地公民的那部分华人)。今后,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加紧实施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续效应的扩大,中国在该地区的投资会不断增加,在该地区的中国海外公民及其财产也会继续增加。如何保护海外公民及其财产的安全是中国对外政策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二是增强中国在该地区的存在与影响力。虽然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历史悠久,又有大约三千多万华裔生活在这个地区,[1]但是,新中国真正开始经营东南亚地区,也只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情。也就是说,只是从冷战后,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才开始真正成为该地区一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力量。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中国在该地区的存在与影响力仍然是比较弱的,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我们不能过分地夸大中国在该地区的存在与影响力,尤其是在软实力方面,中国与美日相比还有相当距离。

三是维护中国领土和领海的完整与统一。这是今后中国东南亚政策面对的一个最大的难题。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已经成功解决了所有的陆地边界的划分,与越南成功地完成了北部湾的划界。但是,中国与部分东南亚国家仍然存在海洋争端,这些争端不仅对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构成了挑战,而且也成为了深化发展与东南亚关系的严重障碍。

四是与其他大国一道,共同促进该地区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地区秩序。长期以来,东南亚一直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地区,东南亚各国政府和东盟也长期推行开放的地区主义,即欢迎各大国在该地区的存在,并且利用各大国在该地区的存在,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中国、美国、日本、欧盟和印度在该地区都有自己的利益,都在争相扩大自己的存在与影响。如何做到和平共处、利益共享,是中国的东南亚政策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五是加快区域一体化,实现中国与东南亚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在这方面,中国给世界各大国树立了一个榜样,率先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紧随中国之后,日本、美国、印度和韩国纷纷与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区协议。自由贸易区仅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初级阶段。如何将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引向深入、持久,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提升与东南亚关系的重要内容。

在权力转移的大背景下,中国处理与东南亚的关系既要明确目标,也要探索实现其外交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新时期,构建中国—东盟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构建新型的大国关系。这里说的新型大国关系,主要是指中美关系。只要中美关系处理好, 东亚地区的诸多问题便能够迎刃而解。如果中美关系出了问题,或者出现紧张对峙,东盟就会走向分裂,东盟国家会被迫选边站。因此,可以说,一个和平、稳定的中美关系是东南亚的福音,是东南亚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的基本保证。

第二,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和维护南海地区稳定两者并重。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的斗争必须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基本方针,既要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又要维护南海地区的稳定。在前一阶段, 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斗争,在维护国家利益,彰显中国在南海的存在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现阶段,在南海的主要任务,应该是维护稳定。在国际场合,则要随时保持警惕,要争取在南海问题上更多的话语权。

第三,正确处理合作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分配问题。在国际合作过程中,会产生绝对获益和相对获益的问题,绝对获益是指各方都能够从合作中得到好处,相对获益是指各方从合作中得到的好处是不同的,是有差别的。一般而言,经济实力较弱的小国会比较关注相对获益。因此,在与东盟的合作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这个问题。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要更多地照顾小国和弱国的利益。

第四,与东南亚国家携手共同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南亚沿海国家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宏伟构想,这个构想与东南亚各国的利益是完全吻合的。最近,印尼新总统佐科也提出要把印尼建设成为海上强国。佐科在就职典礼上说:“我们必须非常努力地使印尼恢复成为海洋国家。海湾、海峡、海洋是我们未来的文明,我们背弃了海洋、海峡与海湾太久了。现在是我们回到海洋强国的时候!在海上取得辉煌是我们祖先提出的口号,如今即将再次回响。”[2]当前,东南亚国家对海洋的关注度有所上升,这为中国与东盟加强在海洋领域的合作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第五,更多、更加有效地促进人民之间的交往。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到今天,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而双方民间的交往仍然不足,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各国政府应该从文化交流、留学生、青少年、非政府组织等方面着手,将中国—东盟人民之间的交往提升到新的水平。

第六,循序渐进,从双方关切的利益着手。首先从深化经济合作着手,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继而推动组建经济共同体,然后再一步步地往社会与文化共同体及政治与安全共同體的方向迈进。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民族国家之间关系的实质,仍然是国家利益。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实质,就是享有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国家利益,在此基础上追求全人类共同的理想与目标。打造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是在国家与国家的合作中,彻底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确立新的国家合作观和义利观,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作者系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凯)

[1] 关于东南亚的华侨华人,研究学者习惯上把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叫作华裔或华族,英文为Ethnic Chinese,以区别于以前传统的英文叫法Overseas  Chinese。关于东南亚华侨华人人口数量,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事实上,除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外,其余国家都没有把华人单独作为一个民族进行人口统计。因此,目前见诸于文字的各种说法,其实都是估计数。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世界上约有6000万华侨华人,其中约70%居住在东南亚地区。

[2]转引自(新加坡)廖建裕:《佐科的海洋强国梦》,载《联合早报》,2014年11月07日。

猜你喜欢

东南亚大国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活捉一只“怪怪虫 ”
绘画
多想记住你的脸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令人惊叹的发明大国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美俄聚焦东南亚
本 期 导 读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