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运河花鼓
2015-09-10程丽
程丽
“花鼓,花鼓,敲锣打鼓;女顶彩球,男挎花鼓;蹦蹦跳跳,有文有武;追根溯源,晋朝有祖。”这段在台儿庄广为流传的民谣说的是运河花鼓。诞生于大运河流域台儿庄段的运河花鼓,是全长1842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上独特的民间艺术。运河花鼓诞生于台儿庄,繁衍于运河,已经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前不久,运河花鼓被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欢快、热闹、风趣的花鼓戏,曾是一代又一代台儿庄人心中最珍贵的记忆。也许,台儿庄人耳熟能详的运河花鼓,尚不为世人所祥解,那么,就让我们沿着大运河的泱泱之脉,走进运河花鼓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运河花鼓是一种载歌载舞,以打击乐为主,场外擂鼓者为总指挥的秧歌群舞。表演风格幽默、风趣,在地方秧歌中别具一格。一般由5人组成,一琼伞、两善花、两鼓手。这种简单淳朴的装束,朴实的方言唱词,很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流行于运河两岸的运河花鼓,波及邻近苏、鲁、豫、皖等地。粗犷、柔美的运河花鼓可以将运河文化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是北方豪迈之气和南方精细婉约的有机结合。
早在道光至咸丰、同治年间,台儿庄一带运河花鼓戏就已经异常活跃。出现了乡村“五里三台”戏的现象,造就了一代花鼓名流。
与京剧等剧种相比,运河花鼓戏没有那么高雅的出身,她是在底层文化、世俗文化中孕育出来的一种草根艺术。从早期“草台子演出”,运河两岸人民在农闲用来自娱自乐的一种消遣,再到可以在剧场上演,运河花鼓沿袭它的粗犷、通俗、质朴的生活气息。也许正是因为它的草根、平民化,所以,它所走过的路并不平坦。
“60多年了,运河花鼓的辉煌与无奈,也就在这段文字里了”。枣庄市文化宫离休干部、花鼓艺人陈德源对笔者感叹。
“那是我第一次看花鼓戏,一见钟情。”陈德源回忆当时的情景。“那个时候条件很简陋,草棚似的台子,上面搭块红布。虽然条件不好,却丝毫不影响观众,戏台下密密麻麻挤满了人。”听着大家的叫好声,他的心里蠢蠢欲动,表演散去之后只剩下空空的戏台,模仿着刚才戏里的动作和唱腔“呛呛呛呛”,台下的小德源咿咿呀呀地哼着花鼓戏,从此这个男孩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花鼓。
解放前花鼓戏被看作是“乞丐戏”,从事的艺人受歧视,艺术受摧残。
“日食千家米,夜宿古庙西;锦绣包穷骨,一伙讨米人。”曾是花鼓戏艺人的真实写照。即便如此,花鼓戏在当地群众中还是很受欢迎,尽管从清末几度禁演,运河两岸的花鼓艺人还是想方设法坚持演出,植根于民间的艺术终于延续下来。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这种草台班子发展起来的文化便随着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红极一时。除传统曲目外《劝妻援朝》、《白毛女》、《三里湾》这些陈德源表演过的曲目,场场爆满,当年的盛况似乎近在昨日。19 53年,花鼓戏艺人陈开俊代表兰陵县在济南八一礼堂参加山东民间舞蹈调演,曾一度引起轰动。
文革时期,花鼓戏被斥为“四旧”而停演。回想起离开舞台的日子,陈德源的眼睛湿润了。“很残忍,当时我们自己抬出大大小小装满戏装道具的宝龙箱子,燃起大火,把一件件戏服戏帽,矛戟刀剑扔进火里,演员还要高呼‘打倒帝王将相’,打倒‘才子佳人’”。
“多漂亮的戏服就这么烧了,心痛!”从此,花鼓戏进入了文革十年的消退时期,花鼓艺人们也不得不自寻出路。
1978年,运河花鼓终于迎来它的早春。19 9 2年9月27日,台儿庄运河花鼓代表山东省参加第二届中国天津国际友好城市艺术节暨“南开杯”民间广场艺术邀请赛,荣获二等奖。花鼓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突破了人员的限制,在表演形式上更加贴近了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艺术的生存环境也在急剧变化,作为一枝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之花,盛放过后的凋零谁能预料?
花鼓戏迷张春生老先生谈起前段时间看戏的经历:“那是我的邻居80大寿,请来戏班子演花鼓戏。我高兴地把孙子带去了,第一出是《朱臣休妻》,看到精彩处有些激动,想和孙子说点做人的道理,可是孙子不知跑哪儿玩去了。再看看旁边全是爷爷奶奶辈的老人,想想也是,现在的年轻人哪有爱看戏的呢。”谈起花鼓戏的现状,张春生感慨,“我们老了,花鼓戏也老了。”
随着受众群体的日趋老龄化,愿意学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经历了初具戏剧形态的“草台时期”、引入丝弦伴奏的“丝弦时期”、文革十年的“消退时期”,历经了文革后的复苏和90年代之后的滑坡之后,今天,运河花鼓却濒临消亡的危险。
不少老艺人相继过世,新人没有培养出来,台儿庄区演花鼓戏的在世的老艺人不足15人,花鼓戏的演员更是寥寥无几,且严重老龄化。面对这样的状况,笔者走访了相关文化部门。经过反复论证,运河花鼓本身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是进一步研究运河文化、探索地方传统艺术发展的有利渠道。专家认为运河花鼓没有“死”,也不会“死”。花鼓戏是台儿庄运河文化的一块牌子,要擦亮。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艰难的申遗工作,运河花鼓已选入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特别是近年来,台儿庄区文联、文化局等有关人员在遍访苏北、鲁南老艺人的基础上,对运河花鼓的内容形式进行调查研究,进行抢救性挖掘与整理,将其搬上舞台荧屏。
前不久,运河花鼓《运河儿女喜洋洋》在山东省首届农村文化艺术节上获得银奖。专家对运河花鼓的评价是:运河花鼓不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词曲清新婉转,令人陶醉。表现出的是人民淳朴真挚的情感,绽放出其特有的光彩。
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精神,台儿庄区着手对花鼓戏现存和未能及时保留下来的资料尽快收集和整理,把健在的老一辈艺术家请回来向年轻人传授传统表演技艺,或以专题的形式尽可能把一些重要的传统剧目重新排演作为资料录制下来永久保存,重建花鼓戏的生存空间。
说到运河花鼓的生存空间,台儿庄区文化馆馆长闫宏启说,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如果生存空间被破坏,那么离消亡就为期不远了。就此,如果不具备文化空间、生存条件,也就无所谓“遗产”了。
“保护传统戏剧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就是保护其本身。有很多传统花鼓戏是依附于特定的生活方式和风俗活动发展起来的,所以要尽量的保护诞生运河花鼓特定的运河民俗和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