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推进文化产业高速发展
2015-09-10秦璇
秦璇
文化是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然而,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生产力,一种在当今社会凸显的文化生产力。李克强总理曾强调指出:“建设河南文化产业,要求我们必须从‘大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河南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从而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那么,如何将地处中原的河南“大文化”转化成为一种生产力,任重而道远。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原腹地,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中华五千年文化传承汇聚于此,形成了河南独具特色的大中原文化。地处河南,我们应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力发挥河南大中原文化和地理的优势。建设河南,加快推进河南文化强省的进军步伐,使其成为引领中华文化发展主流的生力军,从而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一、古都开封——中原大地上的一颗璀璨之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华文化就绽放出了它的光芒。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横穿河南省,途径三门峡、古都洛阳、古都郑州和古都开封,所到之处留下了千年的文明与生机。
河南省所辖地市好多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中国文化历史的缩影”之称。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中,河南处于承东启西、连贯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因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理应从河南省抓起。
开封市位于河南省的东部,地处豫东大平原的中心地带,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这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都,从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历史上曾经有7个朝代先后在开封建都,因而开封享有“七朝古都”“七朝都会”的美誉。此美誉更是让开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显得格外异彩纷呈。在中国历史上,开封曾被称作汴梁,简称为汴,随着朝代的更替,有大梁、汴梁、东京、汴京等不同称谓。
开封与北京、南京、杭州、西安、洛阳、安阳、郑州等城市并称为中国八大古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八大古都中仅河南省就占据了“半壁江山”。河南省开封市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秉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中原大地上的一颗璀璨之星。李克强总理曾指出:“中原文化,这就是个全国性的问题。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发展,一般意义上讲的是文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流、文化中的精华。”因此,挖掘中华文化,从地处中原的开封市着手意义深远。
二、挖掘北宋文化,弘扬大中原文化
我国北宋时期的都城东京汴梁,即今天的河南开封。北宋是继唐代之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技高速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北宋文化的发展在当时是极其先进、繁荣的,开封曾被誉为世界性的国际大都市,汴梁城更是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效仿。在西方人眼中,富丽堂皇的汴梁城俨然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令他们羡慕和向往。
历史上在开封建立都城的几个朝代中,要数北宋时期建都时间最为长久,历经九帝,达168年。开封作为北宋的都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显赫的历史地位,同时也起到了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和探索、挖掘北宋文化,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它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和历史性价值功能。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宋代文学家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两部作品,都集中凝聚了北宋文化的精髓,他们在作品中都生动地描绘出了古都开封在当时的喧嚣与繁华。盛传颇广的“一苏二杭三汴州”则突出了开封这座城市在当时的繁华景象,古人的“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甲天下”等诗句,也都生动地描绘出了古都开封在北宋时期的繁荣景象。
今天开封市内的龙亭湖畔,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的清明上河园主题公园,按照原图再现出北宋当时的繁华景致,生动地诠释着古都开封那份厚重的历史,令世人叹为观止!
古都开封,自古至今都处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枢纽城市,以便利的交通设施、丰富的物资储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繁荣的经济文化,成为今天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开封的龙亭湖和包公湖经改造后连通、环绕整个城区,使得开封这座古都名副其实地享有了“北方水城”的美誉。
三、清明上河园——中原文化中律动的音符
“我俯身看去,那一帘秋雨,落下的水滴,却悄无声息,雕刻在石碑上的印记,是否隐藏着秘密,在你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情丝万缕。古巷的忧郁,写下琵琶的旋律,飘逸的外衣,街上叫卖的小曲,仿佛隔空变换到那里,一切模糊又清晰,几秒钟的世界,感叹不平凡的意义。绫罗飘起遮住日落西,奏一回断肠的古曲,拾起画面如此的美丽,孰不知是谁的墨笔,淡淡胭脂遮住了思绪,小酌几杯却有醉意,多少能人将相,书画三千里,上河图雕琢的意义。”国家一级演员李玉刚,在他的歌曲《清明上河图》中,把张择端的旷世作品《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宋代坊市人文景致,一一地谱写在了乐谱中,使其律动在音符上,从而勾勒出了清明上河图的乐谱版。乐曲中所描绘出的北宋人们的生活场景,仿佛正荡漾在天际问,使得这幅巨作真正地、立体般地律动了起来,律动的音符带着听众一起穿越时空梦回到大宋——“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但凡领略过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人们,无不为之感慨万千!清明上河园,是1992年7月建造完成的,是我国目前以反映和浓缩北宋文化为要旨的大型主题公园。
步入清明上河园,园内仿宋的古建筑群随处可见,环绕于园内四周、林立于“北宋”的市井之中。园中,民俗表演的专业演员穿梭在“大宋”的街市里,往来于游客中,他们的服饰虽比不上唐朝服饰的绚丽多彩,但演员们穿梭其中,仍旧如梦似幻。店铺里,店主的叫卖声响彻于耳,吸引着来来往往游客的目光。街道上,车夫赶着马车吆喝着跑过,马蹄的急促声在游客耳旁作响。游人们漫步在仿宋的街市里、陶醉于其中街景坊市的布景中,的确有穿越时空梦回大宋之感!
清明上河园景区内,有许多再现北宋人文风俗的娱乐项目:包公迎宾、踩高跷、汴河大战、王员外招婿、市井娱乐、编钟古乐、蹴鞠、斗鸡等等。市井内的各种小吃,诸如:孙二娘杏仁茶、花生糕、八味豆腐脑、栗子王等颇具大宋特色。这些小吃制作精细、口味地道,让人垂涎欲滴、流连忘返。北宋仿古的游艺设施也颇为丰富,有我们今天熟知的秋千、跷跷板等。园内的娱乐项目可谓是多种多样、应有尽有,让南来北往的游客过足了瘾。驻足于园内,此情此景,可以想见北宋时期人们的生活是何等的闲情逸致、悠然自得!
清明上河园,给人的最大感受就是:具有极强的仿宋特质。景区的民俗表演以展现宋代风情为主题,突出文包武杨,即:“包是包公、杨是杨家将”,梁山好汉故事、宋代民俗等。表演中所包含的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精彩绝伦,赚足了观众的眼球,让人拍手叫好!
园内,市井中的汴绣、木版年画、宋代纺织、琉璃画等工艺制作品,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来客驻足于前。手工艺人的现场制作表演可谓精工巧手,巧夺天工的作品令人赞不绝口!除此之外,还有杂耍、木偶剧等,让游人犹如置身于北宋的真实生活之中。所有的娱乐项目都集中烘托出了以“大宋”为主题。
四、《大宋·东京梦华》——大中原文化的灵魂
游客们白天在清明上河园内领略了大宋文化风情、感受到了大宋璀璨文化之后,晚上在园内,一道丰盛的视听盛宴正等待着他们的到来。自2008年4月起,由著名导演梅帅元策划,投资近1.35亿元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为观众打造出了一台精彩绝伦的水上实景演出剧目。
园内的亭台楼榭、水系桥梁、皇家园林的风范,把夜景中的清明上河园烘托成了一个梦境般的东京汴梁城。美轮美奂的绚丽色彩、繁华奢华的景致,将北宋文化的“实情实景”再现给了观众,犹如一部穿越剧把观众带回到了大宋年间,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清明上河园内的实景演出,整个剧目时长约一个多小时,由近千名演员共同参与演出。如此强大的阵容和震撼的场面,堪称我国实景剧演出的巨作!全剧共分为序幕和四大部分,分别为:序幕《虞美人》;第一场《醉东风》《青玉案》,以东京繁华市井的彩色色调为主题,烘托出缤纷绚丽之感;第二场《蝶恋花》《雨霖铃》,以如梦似幻的绿色色调为主题,烘托出清新秀丽之感;第三场《齐天乐》《少年游》,以北宋走向衰败时凄凉的黄色色调为主题,烘托出哀怨潦倒之感;第四场《满江红》,以壮志悲愤的红色色调为主题,烘托出壮烈义愤之情。
因《大宋·东京梦华》浓缩了北宋历史文化精粹,所以才使得实景剧目的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剧目的出彩之处除了4个部分的有机结合之外,还在于它的选景:分别选取了近景、中景、远景三处景致,来共同衬托剧情的跌宕起伏。演出中配以鼓乐、舞蹈、烟花等为背景辅助,烘托剧情的变化;融入声、光、电等先进的现代科技手段,使得剧情十分逼真、入木三分。恍若隔世的“时空穿越”,再配合同步的场景更替变换,营造出了浓郁的情景剧目氛围。由序幕和四大部分以及三处景致烘托,来渲染和衬托该剧目的起、承、转、合,再现了北宋从兴起、繁盛、衰败直至灭亡的历史过程,其中“大宋文化”的绚烂与豪迈令观众惊叹不已。
五、依托大中原历史资源,打造河南文化产业新看点
清明上河园主题公园,现每年接待游客达200多万人次,总游客量已突破2000万人次,累计上缴税收过亿元。他们倾力打造出的——《大宋·东京梦华》剧目,可谓是振兴河南文化产业的成功范例,足以称作河南省以至国内具有综合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将清明上河园的成功范例推广至全省,以进一步推动河南省文化产业的新发展,使其成为发展河南省文化产业的一项新举措。
河南省境内的开封、洛阳、安阳、郑州四大古都城市中,蕴藏着多种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亟待我们去考证开发、保护和利用。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要借鉴开封清明上河园主题公园的成功范例,合理开发河南的旅游业,使其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新看点、发展河南文化产业的有利契机。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河南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坚实基础,然而能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则是新时期发展文化产业的成败之举。中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据考证,河南地下文物资源丰富,在全国的排行中荣登榜首,地上文物也在全国的榜单上名列第二。如此厚重的文化资源是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天然宝藏,我们理应合理利用、适度开发。弘扬中华文化,打造诸如中原“大宋文化”品牌的创举,是振兴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和时代使命!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