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娱乐会不会至死

2015-09-10裴贤

新闻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兹曼大众文化娱乐

裴贤

【摘要】在大众文化时代,消费主义涌动,娱乐开始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麻痹着人们的神经,使人们加入娱乐的狂欢之中。在《娱乐至死》中,波兹曼对于大众文化进行了抨击。他认为,电视使人们抛弃了理性思考,只是一味追求娱乐化。目前在我国的传媒环境中,电视业的娱乐化现象十分严重。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娱乐节目的现状,分析娱乐至死的原因,指出娱乐并不会至死,并对我国目前的传媒发展进行了警示。

【关键词】波兹曼娱乐至死电视

我们在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的封面可以发现这样一幅漫画:一家四口围坐在电视前看电视节目,但是漫画中的这家人却没有脑袋。作者通过漫画表达了电视产业使人们娱乐至死的观点。那么当电视流行起来的时候,人们会不会丧失思考的能力,甚至逐渐毁掉自己热爱的东西呢?

在书中,波兹曼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奥威尔和赫胥黎的预言。而波兹曼认为,可能实现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他认为随着电视介入我们的生活,人们慢慢会进入一个全民娱乐的年代。波兹曼认为,我们有可能被娱乐毁掉。

一、我国娱乐节目的现状

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并一直处于发展创新阶段。在发展过程中,电视娱乐节目通过引进海外的模式不断更新已有的理念,对于电视节目的样式进行了丰富。但是,电视娱乐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内容雷同、缺乏创意以及品位低俗等问题。

目前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处于真人秀阶段,同质化现象严重。电视节目通过娱乐大众来吸引受众的眼球。比如央视的《艺术人生》虽然节目内容含情脉脉,貌似没有娱乐的特点,但是嘉宾的眼泪和主持人煽动性的话语,便是节目的亮点。①再比如《爸爸去哪儿》是通过主持人和嘉宾营造的娱乐氛围来博得观众的一次次笑点的。

二、造成“娱乐至死”的原因

1、文化工业的兴起

随着文化工业的兴起,大量的复制品开始涌现。人们开始抹杀自己的创作才能,慢慢地将一切都变成比较统一化、标准化的东西。艺术不再像之前那样有价值,而是将艺术转向了娱乐。艺术作品也成了娱乐大众的工具,比如现在电视的视听复制技术。我们只需要一台电视机,就可以欣赏世界各地的美景,倾听不同地区的音乐。只要有需要,电视就可以带我们环游世界。

2、消费社会的来临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开始进入消费世界。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成了我们消费的对象,包括文化。人们开始寻求自己的感官刺激,而不再理性。同时,广告商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开始变得“无孔不入”。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何以笙箫默》中,大量的植入式广告使得人们在观看电视的时候,总是无意识地就接受了广告。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受到利益的驱动,娱乐已经成为一种产业。而消费变成了人们娱乐的目的。

3、电视图像的“快逝性”

电视虽然把人们带进了感性认知的世界,对于人们的感观形成了很大的刺激。同时,电视在很大程度上消减了人们对于文字的理性思考。电视的出现,让人们开始接受图像带来的浅性思考。在电视业的推动下,人们来不及快速思考。

三、娱乐不会至死

1、娱乐是大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波兹曼对于印刷文化十分怀念。在印刷文化中,娱乐并没有形成现在这样一种广为盛行的局面。波兹曼认为,印刷术使人类变得理性。电视的出现,使得印刷术统治的时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娱乐时代,人们开始懒于思考。

印刷文化能够带给人们理性的深度思考。而电视图像转瞬即逝,带给人们的是眼前一瞬间的轻松娱乐。受众更倾向于接受视觉信息,而不去思考。波兹曼虽然看到了印刷文化带来的优势和电视所带来的劣势,但是都较为夸张。波兹曼十分推崇精英文化,却否定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在社会中,大众人数远远多于精英人数。大众文化更有市场。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变快,人们对于娱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需要彻底的放松,然后更好地投入工作中。目前印刷品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印刷品可以继续发挥他们的价值。两种媒介可以有两类不同的观众,这样更容易形成多元文化。存在即合理。大众文化没有消失,说明大众文化有着很大的受众市场。

2、信息的发布者没有一味地迎合受众

在整个传媒环境中,虽然很多信息的发布者在娱乐受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媒体都在一味地迎合受众。媒体是按照自身的传播需求来传播信息。电视利用图像来赢得受众。媒体由于受到经济的压力,出现现在这样娱乐泛滥的状态。受众是媒体生存的基础。而受众对于娱乐是比较热衷的,娱乐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了。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信息的发布并不是以娱乐性做为信息发布的唯一标准的。

把关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把关人在信息把关过程中并没有超越底线。而且随着现在娱乐节目的发展,很多节目已经能够把娱乐性和要传播的正能量结合起来。比如《爸爸去哪儿》作为一个娱乐节目,娱乐性和教育性是它的两大特点。《爸爸去哪儿》并没有一味地追求娱乐化,去迎合受众,而是将娱乐性和教育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3、受众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

波兹曼认为,他对电视的批判是基于电视带来的娱乐性以及其对于人们逻辑思维的消极影响。无论认为印刷术是无所不能的还是对于电视的忧虑,都认为受众是被动的,是受媒介控制的。其实,受众并不是被动的,受众具有主动性。②波兹曼认为,印刷文化使得人们有深思的时间。而在大众时代,电视通过图像向人们传播信息,人们更倾向于接受视觉信息,而没有深思的时间。

在印刷机时代,虽然文字性信息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思考,但是受众是具有主动性的。受众去选择思考不思考。在现代社会,受众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选择性地接受信息。因此,虽然电视可以使得人们懒于思考,但是人们有选择接受的权利,并不是在被动地接受。

四、娱乐化的后果

娱乐可以使人们放松神经,缓解疲劳,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利的,我们不能反对适度的娱乐。但是如果娱乐开始操纵人们的话语和思维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对于娱乐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再审视。很多娱乐放弃了人们的理性思考,只是一味地追求娱乐化。

虽然电视业的兴起带来了娱乐化现象,但是我们并不能把所有的错误和问题都归咎为电视。虽然电视提供给了我们娱乐的机会,但是如何去娱乐还是由我们自身去选择的。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对于娱乐使用过度,使用起来是无休无止的,才造成了目前我们生活中的“娱乐狂欢”。即便我们处在了娱乐狂欢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为我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可以制作一种新节目专门教人们如何看电视。但是,随后波兹曼自己否定了这种观点,虽然这种节目是一种电视批评,但是这种节目仍然要在电视上播放,仍然要依赖于电视。对于电视的过度依赖可能造成电视的娱乐性。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对人们加强教育来控制电视。波兹曼认为学校应该肩负起帮助学生进行解读的重任,比如学校可以帮助年轻人解读“文化象征”,并对于一些信息具有排斥的能力。波兹曼主张,在目前生活中娱乐泛滥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学校应该肩负起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让学生保持理性头脑,来抵抗娱乐化的侵蚀。

波兹曼第二种方法其实就是肯定受众具有能动性,受众面对信息可以具有自身的选择性。而波兹曼一直主张电视使得人们走向娱乐化的世界,这种观点本身在排斥受众的主动性。可见,波兹曼在叙述的过程中,已经走向了自相矛盾的怪圈。电视只是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娱乐化,但是电视并没有使得全民泛娱乐化的威力。而且受众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对于电视的娱乐侵蚀进行排斥和抵抗,所以目前社会中的娱乐化对于人们的影响并没有波兹曼叙述的那么严重。

五、对我国传媒发展的警示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进入了消费世界。人们开始消费身边的各种物品,包括文化。中国进入了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③而目前的电视业走向了市场化的运行轨道。很多电视媒体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空间,为了更加吸引受众的眼球,在很大程度将娱乐推向了极致。在目前的电视行业,很多电视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开始摒弃理性思考。在人们目前的生活中,电视综艺节目和电视剧占据了电视的黄金时段。从人们生活中的选秀到相亲,从草根到明星,现在生活中的综艺节目和电视剧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人们的全部生活。

在很多的综艺节目中,主持人通过自身滑稽的表演来获得比较高的收视率。因而出现了目前电视综艺节目的“三俗”问题。很多的电视节目表现得低俗不堪,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人们已经形成了负面的影响。很多电视节目的创新性不够,同质化严重。因此,电视的娱乐化使我国电视业发展中存在着很大的困境。

除了电视综艺节目和电视剧,广告作为电视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发展中也越来越娱乐化。广告为了追求更多的观众,吸引更多的受众,通过各种手段,并且不惜将一些犯罪、诱惑、欲望表现出来。

目前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过度娱乐化的现象。这种过度娱乐化对于人们是没有好处的。广电总局对于目前人们生活中过度娱乐化的现象高度关注。在2011年,广电总局颁布了“限娱令”,对于黄金时段的娱乐节目进行了规定。目前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着“三俗”问题,以及创新性不够的问题,“限娱令”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对于电视综艺节目进行了限制,迫使很多的综艺节目开始加强自身的创新性,避免同质化过于严重的现象。“限娱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娱乐化进行了抑制,但是要想对于目前存在的“娱乐至死”的现象进行拯救需要的是社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①周蕾,《读〈娱乐至死〉的几点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1(01):74-76

②毕玲,《对本土环境下“娱乐至死”的探讨分析——我们会“娱乐至死”吗?》[J].《神州》,2014(03):229

③李小亚,《娱乐会不会至死——对〈娱乐至死〉的反思》[J].《戏剧之家》,2014(02):101-102

(作者:山西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兹曼大众文化娱乐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这个“花瓶”不简单!毒枭教父背后有个狠辣女人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北大教授力挺《创造101》:大众文化不是草履虫
浅析“大众文化”
娱乐眼
世界头号毒枭再次成功越狱
努力学,尽情玩
娱乐猛回头,让你乐翻天
对48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划人哈若德.兹曼的访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