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价值到政治价值

2015-09-10祖昊

新闻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客体主体价值

祖昊

【摘要】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反映。政治价值是主体以正义的权利(justified rights)为参照系,对正义化的权利(justification of rights)展开的合法性评判。本文通过对政治价值的界定,认为政治价值传播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主体维度和分层传播维度。

【关键词】价值政治价值政治价值传播

政治价值是国家与社会之间在政治秩序、政治理念、政治文明以及制度、合法性、公共性以及国家形象上的胶粘剂,同样也是一个国家立足国际社会的政治资本。有效地进行政治价值的传播,是国家良好地展开政治实践、实现国家——社会融合的基石。然而目前我国学界对“政治价值”的解释尚不统一,有关“政治价值传播”研究也数量甚少。本文通过分析“价值”和“政治”的基本含义,结合二者推导“政治价值”的概念,并对政治价值传播问题进行尝试性展望。

一、价值的特性

“价值”一词表示有用、起到满足作用的东西,其意义可外延至善恶、美丑、好坏、利害、满足非满足、正义非正义等诸多范畴。由于价值的概念过于宽泛,想厘清价值的本质就必须站在哲学的高度进行考察。按照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观点,价值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反映。从主体来看,“主体依照自己的尺度,从物质和观念上去接触、影响、改造客体,在客体身上显示和直观自己的本质或‘本质力量’”。①在客体层面上,“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不是孤立的、纯粹的,它时刻都守着相反方向作用的制约,客体在其自我规定性上影响、限制、制约和改变主体。”②所以,价值是一种表述人与人、事物之间的关系范畴。其次,价值的唯一特性是其可评价性。美国学者罗尔斯顿指出,“以自然物N为例,如果人类是价值评价者Hs时,当人们说N是有价值的,就意味着N是可以被评价的。”③价值的可评价性决定了人在“价值”面前的主体性地位。第三,在某个特定的参照系上,价值必然呈现相对关系。因而价值可以区分为特殊价值、普遍价值和绝对价值。特殊价值是指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意识,包括他们所持的各种意象、态度、意见和评价。普遍价值则是作为总体的人所能达成的价值共识,它往往不是对事实的陈述,而是形式逻辑意义上的“一般”。普遍价值体现的是戒律和规定,其准则在于从特殊价值上引申出来且不自相矛盾。绝对价值是普遍价值的最高形态以及人自我意识活动的最高级的产物。“当人通过‘我思’意识到自身,认识到自己的有限存在之时,他也就同时拥有了超越有限存在的想象力,从而使人在面对各种真实的外部关系时产生‘应当如何’的意识”,④最终形成了理想化的宏大关怀。所以,终极价值往往是超验的、具有乌托邦气息的理念或信仰。

二、什么是政治

政治起源于人生存实践活动。按照美国政治学家福山的说法,该活动有两个最基本自然状态:亲戚选择和互惠利他。亲戚选择意味着人为了维护自我以及其血缘群体继续生存,意愿把资源与亲属分享并对陌生者保持敌对态度。⑤这反映了人在生存实践活动中同时展开自我保护和征服、占有的功利主义倾向。互惠利他则是指人类偏好凝聚社会带来的生存优势,在社会性生存实践活动中具备达成共识、相互合作的能力。互惠利他体现了人自发自觉的规范意识,这种意识是一定群体中的社会互动准则,使“一切群体成员可以相互期待,并在具体情况下履行各自的行为,”⑥从而确保社会生存实践的顺利进行。概括的说,自然状态下的人类生存实践活动是人在亲属选择和互惠利他上的对立统一,其核心是人的正当权利如何不受侵犯。“政治”正是满足这种诉求的工具性产物。

然而政治是一个制度性、权威性和秩序性的存在,它不仅是体现人类正当权利的结果,也是不断用规则改写后者的过程。众所周知,政治制度是处理政治事务的系统性框架,它通常不能因人的意志而改变、转移。政治权威是以准暴力(即权力)的方式存在、保护特定社会关系的外部力量,它直接指向服从、认同以及反抗遭受的责罚。政治秩序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非自然表现形式,它通过设置特定社会规范来满足广泛、复杂的生存实践需要。综合来看,只要人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中生存,就必须接受被政治“正当化”的权利对自己的塑造。

三、从“价值”、“政治”到“政治价值”

从传统社会开始,上述的两种“正当权利”始终贯穿在人类的政治活动当中,并在不同的政治地域和政治文化中有着形色各异的体现。但人类的政治历史证明,这两种正义不是完全同一的,二者在内涵上有相同的部分,也有截然不同乃至互斥的内容。而政治价值正是主体以正当权利为参照系,对“正当化”权利展开的价值判断。按照这种思路,“政治价值”应当包含以下三个要素:第一,只有两种“正义权利”共同存在的情况下,“政治价值”的概念才能成立。我们前面讲过,价值是一种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范畴。当人根据自己理解的“正义的权利”展开政治价值判断时,必须以现存政治作为对象。否则,人仅凭借自己的主观愿望、意志、需求进行的政治思考只是空中楼阁,甚至落入无政府主义的怪圈。在另一方面,如果仅仅用“正当化权利”定位“政治价值”,则忽略了作为价值主体的人,使“政治价值”和“意识形态”混为一谈。总之,“政治价值”是主体和现行政治相互照应的结果,它的本质并非创造性或规定性,而是交互性和反思性。其次,价值的可评价性赋予了主体从任意角度、观点、理念进行评价的可能。因而政治价值的评判是每一个具备政治理性的人的基本权利。最后,政治价值同样有三种形态。当正当权利和正当化权利处于分离状态,则分别从各自层面上反应出特殊政治价值;二者实现基本一致,则反映出普遍政治价值。如果二者展现出高度的同一性,则反映出绝对政治价值。

四、从政治价值到政治价值传播

毋庸讳言,政治价值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秩序、政治理念、政治文明以及制度、合法性、公共性、国家与社会关系以及国家形象来说都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力。在信息作为人类世界中间力量的今天,政治价值传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当今我国学界对政治价值传播的研究屈指可数,其研究方向和目的也不够明确。在笔者看来,政治价值传播的核心不是对特定政治价值观的优劣、好坏展开论证、评判,而是要针对现实,结合社会主体判定政治价值的方式及特征,就“政治价值在传播上何以成为可能”的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索。从上述政治价值概念出发,笔者认为政治价值传播必须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探究社会主体在地域、时代背景的政治价值选择趋向。诚如法国学者德布雷所说,“一个社会共同体最能接受的真理,就是那些能够向这个社会共同体提供组织的真理。每个历史集团都在摸索着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的信息栅栏,以保证最佳状态的组织性和永久性,并为它的身份提供担保。”政治价值传播是政治传播的一种表现,它的主体可以是社会(人),也可以是政治(人),但只有把作为社会的人当作政治价值的主体,才能确保政治价值传播不是政治宣传操控。正如康德当年让对象来符合人而不是让人去符合对象一样,政治价值传播也应该效仿这种“哥白尼式的革命”。其次,政治价值传播需要采用分层传播的策略。我们前面说过,政治价值从相对关系上讲可以分为特殊、普遍和绝对三个层面。其中,普遍政治价值反映了人对“正当权利”超验性考量,因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超越性,它不依赖于经验政治的实证。即使政治经验生活中不存在承载这些价值的制度安排和经验事实,它们也依然是有效的,这种有效性建立在政治信念的基础之上。”⑦所以,普遍政治价值可以在全人类范围内形成一个相互交叉的结构,依照这个结构的政治价值传播不存在经验性或地域性的障碍。相比之下,特殊的政治价值受到各个不同的评判主体、地域政治传统和制度以及政治文化的影响,其可传播性必然建立在实际经验的基础之上。例如,(按照韦伯的说法)中国是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符合现代国家中央政府的地区,其“正当权利”和“正当化权利”的意义和关系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政治价值的分析、传播和实践有自己特定的道路。最后,绝对政治价值是普遍性政治价值的一个高级形态,它来源于人性信仰出发的价值共识,其传播标准是自发自觉,而“不能从特定立场出发事先设定一个普世的价值去传播、推销、灌输。”⑧总的来看,政治价值传播不能遵循一刀切、一体化的方式,而必须从实际出发区分每种政治价值的种属并采取分层传播的方式,才能使政治价值传播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①②李德顺:《价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③湖北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④潘自勉:《论价值规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⑤佛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⑥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动理论》[M].人民出版社,2004

⑦⑧荆学民:《政治传播活动论》[M].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客体主体价值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浅议犯罪客体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新探
试析期货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