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大片的困境及对策

2015-09-10张亚萌

新闻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中国式好莱坞

张亚萌

【摘要】中国式大片一般指中国拍摄的大规模、大制作、明星阵容大、投资大的影片。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式大片引领着当今中国电影的走向,中国电影似乎是找到了发展之路。实则不然,“高票房,低口碑”成为了中国式大片的标签,中国式大片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国式大片困境对策

一、中国式大片出现问题的原因

观众的好奇心成就了中国式大片的票房,电影本身则成为了观众批评的对象。这样的怪现象不禁让人疑惑,中国式大片怎么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在于从中国式大片的本身出发,探究其问题的原因所在。

1、对于商业价值的过度追求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既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随着《英雄》成功的开启了大片时代,中国式大片牟利的特征逐渐显露。越来越多的电影导演相信“票房决定一切”理论。张艺谋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就曾说过:“15年前,每一位导演都不屑于谈商业,而20年前连商业两字都不存在。到了今天每个导演都把市场、票房、体制、电影产业链之类放在嘴边,大家都与时俱进,我一直都不排斥商业片。对于投资人来讲,他一定是要赚钱的,导演如何让投资人信任?这是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你要靠自己的能力证明你的价值……”

导演对商业价值的过度追求淡化了中国式大片对于文化内涵的挖掘,而是把电影的重心过多的集中于对画面感官的刺激。纵观这些中国式大片不难发现,一味追求视听刺激和场面震撼的中国式大片缺乏的正是能与观众在心灵上产生共鸣的因素。这也就是为什么观众普遍反映看完电影后,有印象的也只是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美丽场景。过于追求形式的华美,不禁让人感叹到底是去看电影还是去看风光片?

电影《画皮2》,从故事内容来看,影片毫无艺术感,剧情拖沓,人物情感交代的不清不楚,这些电影中最重要的元素在影片中却得不到很好的体现。相反的影片中却有很多华丽的场面,如影片开始时晶莹剔透的寒冰、高原上白色的边关孤城、迷人的西藏羊卓湖水。一味的追求画面美感,而忽略了电影的剧情,这些华美的影像,成为一副只有形式的“空皮囊”,这就是典型的形式大于内容。《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画皮2》这几部影片在创作阵容、宣传、票房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震撼的成绩,但在口碑上却是压倒性呈相反的成绩。只重视视觉给观众带来的刺激,忽略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这也正是为什么中国电影拍不出像《泰坦尼克号》、《辛德勒的名单》那样表面上看起来是商业的,但电影实质却是追求深刻内涵的好莱坞大片。

2、对于文化内涵的挖掘不深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更是社会大环境下一种文化意识的体现。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国家,文化资源相当的丰富,但是这些中国式大片的导演们却没有很好的利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古装的题材、精彩的武术打斗、古典的服饰、音乐、舞蹈,这些所谓的中国特色堆叠在一起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吗?显然不是。中国式大片缺乏的不是电影的文化背景,缺的是人文内涵。《夜宴》中的乱伦和奸杀、《无极》中的怪诞奇异景象的组合、《画皮2》中的换皮和人心、《墨攻》中救人反遭人陷害、《1942》中的人吃人和狗吃人的场面等,这些理应表现人性闪光点的地方却在追逐商业利益的名导们手中一点点消失不见。导演们为什么偏偏喜欢把这些阴暗面展现在世人面前,难道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就没有感动观众的人文内涵吗?

创新是国家进步的灵魂,同样也是中国式大片得以长期发展的重要动力。从《英雄》到《1942》,中国式大片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创新方面仍然是停滞不前。除了在形式上的视觉震撼外,影片没有给观众带来惊喜,而是让有限的故事情节淹没在华丽的场面中。优秀剧本的匮乏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无极》被评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其实这不仅仅是网友对电影的恶搞,还表现出观众对电影剧本的严重抗议。电影不仅仅是用眼睛来看的,更为重要的是你从电影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剧本的优劣与否也是电影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国创作不出优秀的剧本关键在于忽视编剧的培养。编剧人才在电影行业中的不受重视也是影响编剧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越来越多的电影编剧不愿再写电影剧本而转向电视剧剧本,因为电影剧本写作稿酬低,采用率低,写作能力较高。正如张艺谋导演所言:“中国文学的现状,不像十年前,你很难看到一个小说那么完整和那么具震撼力。现在文学不景气,所以,我们要把标准放低,你不可能看到像《红高粱》、《妻妾成群》那样在思想和意义上都完整的小说……为什么我自己不写剧本?很多人都这样问我。我觉得人是有自知之明的,我有自知之明。”

3、与电影市场机制的脱节

中国电影市场是非常有潜力的市场,但是种种机制的缺失却制约着中国式大片的发展。

首先从内部机制上看主要是中国电影院线制的限制。2002年全国电影行业开始实施电影院线制改革。所谓院线制就是以若干家影院为依托,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由一个电影发行主体和若干电影院组合形成,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发行放映机制,而片方只需直接与院线洽谈票房分成。电影院限制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带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动力,但是在院线制度下中国式大片同样面临着重重危机。院线制潜伏的垄断机制使许多电影在拍摄完之后得不到充足的放映时间,扼杀了许多导演的创作热情。《满城尽带黄金甲》在2006年上映的时候就和各大影院签订了独家放映协议,时间长达一个月,加上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市场将“为票房论”发挥到了极致。票房是有了,但最终是恶评如潮,这也是院线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之一。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因为中国电影的院线制度得不到放映权,纷纷奔走海外各大影展,造成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这对于中国大片的长足发展来说也是个阻碍。

其次,在放映营销方面的不足也是制约着中国式大片发展的障碍。投资过高的大片收回成本基本都是靠票房,其背后一系列的产业链条都没有被重视。对于中国式大片来说周边的产业开发基本是空白,电影后续产品开发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创意、形式过于单一。如果没有优秀的电影后续产品开发,中国式大片将很难健康持续的发展。在管理机制方面,盗版几乎是电影业界的致命伤。一般来说,网上可以免费看到的电影资源,观众是不会花钱去电影院观看的。观众在空白的版权意识下尽情的享受这盗版带来的实惠,《西游降魔篇》上映仅三天,网上就出现了高清的盗版,盗版的猖獗对中国式大片的票房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挑战。

从外部层面来说,好莱坞大片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对中国式大片造成了巨大威胁。为了激活国内电影市场低迷的现象,1994年电影总局提出每年引进10部进口大片,来刺激电影市场。好莱坞精彩的剧情,惊险刺激的场面迅速风靡了中国,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从最初的引进10部进口大片增至20部,好莱坞大片对中国大片的威胁更增强了一步。《泰坦尼克号》、《指环王》、《2012》、《阿凡达》等好莱坞大片使中国观众对其钟爱有加,不论从电影剧本还是制作技术上好莱坞大片都优于国产大片。2012年中美达成协议,中国每年引进大片的数量增加到了34部,比原来足足又多了14部。面对此次巨大的挑战,业内人士普遍反映“狼来了”,中国大片迎来的更是一次优胜劣汰的严峻形势。

二、中国式大片发展对策

中国式大片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电影周边产业链条的开发是大片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好莱坞电影的周边产业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在这方面做得较为成功的是迪斯尼公司。迪斯尼在每次推出新的作品后都发行一系列和电影有关的物品,如纪念品、服装、玩偶、主题公园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影片的知名度,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利润。所以,中国式大片必须树立完善的电影产业价值链,致力于电影产业开发的成功模式,使中国式大片走向成熟强大。同样盗版问题也是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首先需要我国完善相关的法规,加强盗版的监管力度。其次,从大众自身做起,加强大众的法律意识,保护电影的版权。再次政府和企业可以结合,加强盗版的打击力度。

在外部环境上,2012年中美双方达成协议从最初的引进20部进口大片增至34部,这也就意味着好莱坞大片带来的冲击将会对中国电影的发展造成更大的威胁。在面对质量较高的好莱坞大片时,中国式大片应该要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中国所谓的大片要么是表面的豪华壮观,要么靠铺天盖地的宣传把观众“骗”进电影院,要么是为某项国际大奖而“量身定做”,这些在观众眼中的“伪大片”在面对如此强势的好莱坞大片,真的是不能再出现了。中国式大片应该抛弃原来的创作理论模式,创作出真正属于中国的本土大片,为中国电影的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好莱坞大片的进入对国产大片带来的未必都是坏影响,我们应该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学习好莱坞大片的优点,好莱坞大片从制作、发行到放映的整个过程,有很多地方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所以我们要取之精华,去其糟粕,中国式大片的未来要通过积极的学习来应对竞争。学而优,方能争。

参考文献

①林国淑,《对当下国产大片的一点思考》[J].《当代电影》,2007(6)

②陈鹏,《国产大片的收获与反思》[J].

《瞭望》,2007(1)

③刘钰琪,《中国式大片的病》[J].《电影评介》,2010(1)

④陈旭光,《论中国电影大片》[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6)

⑤陈晓伟,《高票房与低口碑:中国电影大片悖论现象解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6)

⑥史可扬,《分析国产大片的几个角度》[J].《唐都学刊》,2007(7)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中国式好莱坞
中国式民主
好莱坞灵异跑车之谜
CRAZY RICH ASIANS
“中国式”的语文意味
另类行为
真真假假:好莱坞电影PK现实生活
怎样打造好莱坞大片
吐槽“中国式”
浮世绘
好莱坞暑假大片集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