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政治变迁中梁启超报刊角色观的演变

2015-09-10王和馨

新闻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梁启超报刊政治

王和馨

【摘要】近代中国特殊的政治背景决定了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其新闻思想的演进也被打上了社会变迁的时代烙印。媒介(报刊)功能在不断变化的政治环境下,与政治舆论环境的建构有内在的一致性。本文通过研究梁启超在不同时期的新闻实践活动和新闻论著来对他的报刊角色观进行分析,并尝试总结梁启超报刊角色观演变的深层动因以及其对梁启超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报刊角色观政治变迁

学者李滨将报刊角色定义为“报刊在政府、民众及报人三者之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身份,报刊角色观则指的是人们对报刊的这种地位和身份的认知”①。报人对报刊角色的认知不同,会使他对报刊作用和功能以及其应该具有怎样的形态面貌等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而这将进一步影响报人对报刊发展状态的掌控和具体运用。

就梁启超而言,他的新闻思想有明显的社会历史痕迹,分别与他不同时期的政治活动相对应,属于在社会发展条件下具体的实践活动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梁启超新闻思想的形成有极为深刻的社会背景渊源,本文以“报刊角色观”作为考察对象,将梁启超的新闻活动纳入近代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进行考察。

一、梁启超早期报刊角色观产生的社会背景

1、西学东渐——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以及对报刊角色的准确把握,并不是在近代中国社会中自然孕育成长的,其中包含着外缘和内缘叠加的深层次原因。学者费正清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提出过一个“冲击—反映”②的解释模式。他认为,西方社会是一个动态社会,而中国近代则是一个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传统社会,缺少促使社会自我革新、完善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通过西方社会的冲击,中国传统社会才有可能获得发展。近代报刊思想的产生也有深刻的西方化影响因素,早期传教士报刊所介绍的先进新闻理论刺痛了沉闷晦暗的中国新闻界的神经,引起了那些追求先进思想的仁人志士的注意,而对于主动广泛吸取各类先进思想的梁启超来讲,无疑为他打开了另一片可以借鉴西方理论的天地,对其新闻自由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启发性的作用。

2、责任延续——维新派办报经验的传承

此外,梁启超的报刊角色观的形成与他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思想变化密切相关。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任何行为者的行动都受到客观环境和主观目标的影响。行为者不是以个人身份来参与社会实践而是以整体的一分子参与社会活动的③。因此研究作为维新派领袖人物的梁启超的报刊活动及思想不能忽视其政治家的身份,并且与早期文人论政的现象不同,梁启超不是单纯为了实现其个体的利益目标,而是实现作为整体的维新派的政治愿望而办报,因此,梁启超的报刊思想中渗透着维新派的集体价值观。

二、梁启超报刊角色观的演变

1、“启民智”——作为维新思想宣传工具的报刊

20世纪末中国近代报业的艰难发展绕不开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命运,而从中产生的近代报刊思想也义不容辞的担当起了挽救国家命运的历史使命。此时在救亡图存的社会语境下,作为维新派代表和近代启蒙思想家的梁启超所形成的报刊角色观,是把报刊作为“启民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重要工具。《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是梁启超早期一篇比较系统的论述报刊功能的重要文章,原刊于1896年《时务报》第一册。

梁启超在文章开篇就说明自己的观点,认为中国受辱之根本原因在于“不通”:“战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那么如何“自通”?梁启超认为,唯有报刊能担此重任,“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此时梁启超认为报刊在政府、民众、报人之间处于一种“上通下达”的传播工具角色,认为报刊应当适时给民众传递政府的决策信息,同时也为政府搜集民间的情况,还要为百姓介绍外部世界的近况,开阔国人视野。

此时正处于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强调报刊的“去塞求通”论及“耳目喉舌”论,都是为了达到“启民智”的作用,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重要手段,办报只是他所主张“新政”的举措之一,这里的“通”主要是形成一种“开放之风”,是实现政治整合的一种途径。日本学者村尾进指出“其目的是要将康学的方法通过报刊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读者的脑袋以养成风气。”④这种“去塞求通”功能和“耳目喉舌”作用的报刊角色观,实质上是为了营造一种造成大众在思想意识形态上近代化转变的影响,为维新变法进行思想动员,因此,此时梁启超的报刊角色观被定义为实现维新变法的重要宣传工具。

2、“舆论监督机关”——作为改良派政治参与工具的报刊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他大量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所谓的“本原学说”,整个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由原来的维新派一度趋于激进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靠拢。与此同时梁启超的报刊角色观也悄然发生转变,不同于早期的论调,转而强调报刊的“舆论监督”作用。虽然梁启超也公开称报馆的监督“是此始于贵族教会平民三大种族之外而更为一绝大势力之第四种族也。”但这种“监督”又与西方世界强调的独立于权力之外的监督不同,他也同时强调报刊的“党性”,也进一步说明了他所提倡报刊的“监督”(即所代表的言论)与理想中的“客观立场”相去甚远,强调报刊应具有一种有党派性质的积极的政治参与态度。

1902年《新民丛报》第10期刊载了《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在此文中梁启超明确表述了自己的报刊角色观,论证了报刊与政府,报刊与国民的关系。梁启超首先阐释报刊之于政府的作用,他从“性恶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人性固不能尽善”,所以,要求有舆论对政府进行监督,梁认为舆论监督的优势在于“然隐然示人曰:尔必当如此,尔必不可如彼,苟不尔者,则尔将不见容于社会,而于尔之乐利有所损,此其监督之实权,亦有不让干校两途者。”他同时阐述作为舆论监督机关的报刊与政府的地位关系,认为“报馆者,非政府之臣属,而与政府立于平等之地位者也。”而新闻从业者担当的角色是“政府顾问”,这表明梁此时认为报刊在政府、国民、报人这三元互动形态中必须负担起一种政治参与工具的角色。基于改良主义的政治立场,梁启超这一时期的报刊角色观把报刊的舆论功能演化为民主政治参与的工具,报刊所营造的舆论正是公民实现广泛政治参与,体现民主政治的途径。

此时报刊角色的“舆论监督机关”⑤功能,也是梁启超早期“启民智”角色观的升华,因为在他看来“民智”和“政治参与”具有密切关系,只有提高了民众的政治辨别能力和政治素质,才能实现良好的“政治参与”。

报刊的第二种角色——向导国民。如果把监督政府当作是梁启超所提倡的广泛的政治参与,带有民主思想的色彩,那么向导国民,则是把报刊置于报人或是政府的手中,实际上论证了报人(政府)借助报刊实现其自身政治主导的作用,此时报刊的角色更多的被赋予主观导向的色彩,梁启超在文中把这种舆论导向功能称作——变骇为习。他表明基于爱国立场的一切言论都可以被当作“良言”看待,可以有充分的主观色彩,为了使人们接受某种观点可以先故意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一个极端的观点使人震惊,而后再抛出真正的观点,这时人们接受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如果把梁启超强调的报刊角色观理解为报馆社会责任的担当,那么容易忽视其提出的现实背景,此时的梁启超仍然热衷于政治追求,拥有极高政治影响力和热情的梁启超的报刊角色观是为其实现政治改良的目标服务的,这与西方强调的舆论监督有根本差别。

三、新闻专业主义早期的艰难实践

中国近代报人的不断探索,一直都萦绕在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中,一方面,随着中国近代社会民族危机的加剧,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寻求解决民族危机的救国之道,报刊角色观的转变是与这种社会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另一方面,早期新闻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也一直伴随着西方思想的影响,近代报刊角色观也逐渐呈现出西方自由主义的特点,体现了文化交互性的特质。

作为政治家的梁启超深受传统知识分子“救世”“经世”的情怀影响,在他人生中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没有放弃政治救国的目标,无论是维新变法时期强调的“耳目喉舌”功能和“去塞求通”的论调,还是辛亥革命前后突出的报纸角色的“舆论观”,在梁启超的报刊角色观里始终不变的主题就是将报刊视作政情沟通的桥梁角色,报刊是报人实现他所代表的集体政治目标的工具,是报人借此向政府试图进行政治影响和干预的武器,并且梁启超成功的将报刊运用成为政治宣传工具的案例,也使报刊的这种角色成为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现象。至于民众,报人或许曾对他投下关注,但基于精英主义的视角,梁启超并没有过多发觉民众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其次,基于西方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影响,梁启超的报刊角色观又透露出渴望平等、客观、自由和“超党派”的思想,开始展现出把报刊视作大众传播工具和专业新闻机构角色的趋势,这是一种行业自觉的表现,为早期我国近代报刊角色观的发展开创了全新的思考维度。并且,这位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的思想领袖唯一的初衷永远都不会改变——救国救民的伟大决心始终存在,他坚定的背影永远闪耀着“愿替众生病”的人性光芒。

参考文献

①李滨:《中国近代报刊角色观念的发展和演变》[M].岳麓书社,2011

②蔡国兆,《梁启超新闻思想试析》[J].《新闻大学》,2000(3):62-66

③梁启超,《报馆有益于国事》[A].李华兴主编:《梁启超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4

④王天根:《清末民初报刊与革命舆论的媒介建构》[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⑤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梁启超报刊政治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梁启超的开场白
梁启超:“我已经是流亡的经验家了”
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启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政治法律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
《初中生》荣获首届中国优秀少儿报刊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