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视域下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表现

2015-09-10梁立维宁湘舒

新闻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极化韩流亚文化

梁立维 宁湘舒

【摘要】本文研究网络视域下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表现。以中国韩流粉丝为例,分析其在网络中的三种身份表现方式。韩流粉丝在网络中建立理想的虚拟身份;韩流粉丝进行“粉丝实践”,参与“文化创造”;在网络话题讨论中呈现“群体极化”。

【关键词】亚文化韩流粉丝粉丝实践群体极化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了这片虚拟疆界下的亚文化群体。互联网提供的虚拟空间,为文化传播、身份建构搭建了新平台。研究者认为,网络可以被视为一个“亚文化空间”,它是一个亚文化的松散集合体,那些风格鲜明的亚文化群体在此共享观念,达成自我身份认同。

本文研究网络视域下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表现。因亚文化包含青年人时尚、音乐、影视剧和所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本文选取时下正热的韩流文化,以中国韩流粉丝为例,研究其在网络中的身份表现。

一、构建理想虚拟身份,形成身份认同

互联网所创造的虚拟空间,为亚文化群体建构理想身份构供了多种可能。在这里,他们可以按内心想象建构新身份,藉此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及相应的人际关系,借由“个体某些明确的、标识性的自我特征,以及对自我特性的确认”①,形成身份认同。

中国韩流粉丝在网络中,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建立理想的虚拟身份,分别为:创建网络昵称,个人信息设置和内容发表。

首先,虚拟世界中的人要建立身份,必须确定一个名字,“个人给自己取一个法定姓名以外的名字,凭此在网上建立起一个虚假的、但经久不变的身份”②。韩流粉丝将微博、QQ、百度等账号中的昵称与自己喜爱的偶像联系,如“妍同学就是喜欢金秀贤”,“歪歪的男神李敏镐思密达”。粉丝在虚拟化身的创建和自我想象的过程中,“这个代号就像真实世界的外貌长相一样,长期带着这个面具,自然地对这个网络上的化身产生了认同,这个面具就成为人们自我认同的一部分”③。

其次,除昵称外,粉丝们对网络上的身份拥有管理权,可以进行个人信息设置。微博博主可以更换背景、完善用户信息,QQ用户可以发表图片、更改签名档。图片、头像的选择是一种形象的例证,“图片是理想、渴望的意识流,为体验和发展他们的身份,他们将这些图片作为潜在自我转换的客体”④。而签名档、个人简介的撰写,则是表达观点、陈述价值观的体现。不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都是用户理想、渴望的呈现,韩流粉丝选择符合他们自身兴趣,凸显他们身份定位的图片背景、头像和个性签名,以建立自我身份特征。

最后,韩流粉丝在网络上关注的用户、发表的内容等,都是构建理想身份的表现。

“关注的朋友”对建构理想身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身份地位,显示自己的交际面,韩流粉丝喜欢关注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比如自己喜爱的偶像,粉丝后援团站长等,并将这些人当成自己前进的榜样。如Miller所说,“告诉我你联系的人,我会告诉你是什么样的人”⑤。

另一方面,韩流粉丝建立的虚拟理想身份,可以通过个人状态撰写、转发信息等手段来强化、稳固。这些自行发布或转发的内容,往往关于偶像行程安排、活动内容或单纯表达对偶像的喜爱。韩流粉丝隐匿了真实身份,以自己打算呈现的面貌示人,藉此塑造一个与真实世界不同的自我,尽最大努力实现这种理想形象,以此获得角色认同的满足。

综上所述,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韩流粉丝按各种方式建立理想的身份,固定且长期地经营这个身份,塑造这个代号的特性,逐渐产生了对这个虚拟身份的认同。

二、由共享观念带来的粉丝实践

亚文化群体被看成是带有“共享观念”的文化群体,韩流粉丝之间的共同情感,依据他们对偶像的热爱、交流的方式、“偏好的文化特异性”的宽泛理解。

互联网把分散于各个地方、不同文化场所中的粉丝集中到一起,形成以共同信仰和共享实践为基础的新场所。那些根深蒂固的认同观念,是所有进入这个群体、进入在线世界以实现关系的基础,而粉丝观念之间的互动则发生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空间中。

1、网络群体集合

网络环境下的韩流粉丝身份各异,许多人根本没见过面,但他们通过对自己所欣赏的偶像的“归属感”,参与到不同的网络粉丝群体中,如粉丝QQ群、百度贴吧、新浪微群等。韩流粉丝在网络上表达对偶像的热爱、信息推送等行为所产生的意义,都是依托于在网络中形成的集合群体。

网络中韩流粉丝的群体互动有自己的规则。在某个社群内,参与者的特征、价值取向趋于一致,这使得韩流粉丝站点、群聊具有排他性,一个人需要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被群体接纳。这些群体的集体感受力,是基于他们共同分享的观念,以及对个人信仰的象征性捍卫。

许多韩流粉丝都按个人喜好加入不同网络群体,并且为了“划分边界”给虚拟群体冠以不同称号。如“exo王道吧”,“粉红少女”。每个群体的独特称号,使粉丝体验到一种接纳感或排外感,及相应的认同感。

就算韩流粉丝共同崇拜一个偶像或偶像组合,这其中也分为不同战线。每个阵营都有自己的好恶,那些与他们有共同观念或没有共同观念的人,能够严格划区分出来。

在这方面,许多音乐类韩流粉丝团都有共同的担忧。他们钟情于某一偶像组合中的不同成员,并涉及不同喜好之间的争斗,如喜爱音乐的“音饭”和单纯喜爱偶像长相的“颜饭”。他们需要在网络上发声,“以维护并确认自己分支的文化身份,来对抗那些并不认同他们喜好、文化热情和趣味的圈外人……这是争取一个‘符号权利’的潜在斗争舞台”⑥。

2、粉丝实践

粉丝实践是亚文化群体的重要外在特征,也是构建集体身份认同的核心实践,互联网为其主动参与、创造文化资源提供了一系列新的策略。韩流粉丝围绕一种“仪式化的信息分享”,通过这些资源显示出自己的粉丝身份。

(1)话题推送

网络可以被看成是“由共识所形成的想象中的交往场所”⑦,韩流粉丝可以创造性地进行“文化参与”,主要表现为管理和推进自己的“关切点”。比如韩流粉丝经常会在微博上刷话题,群体性的推送一个话题,以显示自身存在感。

在互联网上对话题的参与和讨论,不单单是一种互动或与兴趣相同的人讨论,还被粉丝当做确认他们是“业内人士”权威的方式。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在研究亚文化时认为,各种亚文化展现自己、作出行为的方式,涉及对空间的赢取,是夺取“表达亚文化身份认同所需的空间”,是对主流权威的反抗。

而网络推送话题,则可以看成对虚拟空间的抢夺。粉丝对于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体验,是通过一种主动互相合作的过程而获得的。个体与他人一起创造话题,表达自我和他者的观念、热情和共同信仰,一起从事某种活动,这些活动确认并维持着公认的标志性意义,即展现自己的独特亚文化群体身份。

(2)资源再创作

互联网作为青年人的一种创造性资源,最具创造性潜能的是FAN FICTION(同人小说)和MAD(二次创作影像)。前者指利用原有的偶像人物、背景设定等元素进行二次创作的小说,后者是利用既存影像素材,加以修改、剪接,制作出新的影片或MV。

韩流粉丝拥有大量的同人小说写手,他们发表的文章连载于贴吧、微博等平台;粉丝自己剪辑的短片、MV等,也上传于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并被网友转发。这些内容,不管是文字还是影像,都是围绕一种“共同信仰”的分享,并且建立在专业粉丝知识之上进行定位的。

对粉丝群体来说,重要的不是最初的文本,而是他们所创造或再利用的东西,“促成了网络中的交流和联系,促成超越于一般的粉丝群体,促成将‘我们’从‘不是我们’的人当中分离出来的精心控制”⑧。通过这些方式,韩流粉丝把互联网当做文化参与的一种手段,产生带有自我建构和自反性色彩的“亚文化”身份认同。

亚文化学者安迪·班尼特认为,对于互联网的挪用和使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一种新的亚文化活动形式。韩流粉丝在网络中的粉丝集群,心甘情愿的付出,为争取关注度而活跃。这些由共享观念带来的粉丝活动,在互联网这片虚拟空间中得到实践,让粉丝们体验和赞美自己的迷恋,亚文化群体成员的团体意识和归属感被他们主动地构建出来。

三、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现象,由美国哲学家凯斯·桑斯坦提出。他认为群体极化即“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⑨。

韩流粉丝在网络话题讨论中呈现“群体极化”状态时有发生。从2010的轰动网络的“69圣战”,到去年在微博掀起热议的“杜海涛下跪权志龙”事件,韩流粉丝在互联网上表现“活跃”。

在互联网视域下,韩流粉丝受感情因素影响,在网络上发表不理智的言论,掀起群体性“口水战”。而群体极化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首先,网络技术过滤带来信息狭窄,大量人为信息的流失,造成信息接受者口味单一,社会成员之间共同经验减少,使小群体封闭化和极端化。

其次,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群体极化也是从众效应所致。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勒庞有一种观点,即人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受无意识的情绪支配,个人受他人行动影响,极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情。

最后,群体极化也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即本文探讨的主题,亚文化群体在网络上对于自我身份的展示。

互联网给亚文化群体提供了更多的表达空间和渠道,匿名带来的保护感,最大程度地消解“沉默螺旋”效应。但另一方面,这种偏离正统的做法,对主流社会构成的挑战和破坏,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传承,我们应该正视网络在其中起到的正负两方面作用。

结语

互联网作为一种中介,韩流粉丝通过构建理想虚拟身份、进行以共享观念为基础的粉丝实践,以及在网络话题中的群体极化表现,明确地建构和展示他们的“亚文化”身份。

不仅是韩流粉丝,亚文化群体成员的认同感和团体意识,也可以被其主动地构建,这一过程根植于个体在网络中的日常经验。他们或者主动建立理想虚拟形象,或者通过与自身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创造出诸多富有深意的象征“领域”。互联网为亚文化群体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对价值观和意义的确认,提供一个消除世俗压力,从压力中解脱出来的文化空间。

参考文献

①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3

②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南出版社,1998:315-316

③杨桃莲,《微博空间中“理想自我”的建构》[J].《新闻大学》,2013(4):117-122

④Suler, J. (2008). Image, word, action: Interpersonal dynamics in a photo-sh aringcommunity.CYBERPSYCHOLO- GY &BEHAVIOR,11(5):555-560

⑤Hodkinson,P.,&Lincoln,S.(2008). Online journals as virtual bedrooms?: Young people,identity and personal space. Young,16(1):34

⑥⑧安迪·班尼特:《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82、180

⑦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8

⑨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

(作者:均为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极化韩流亚文化
活跃在高考中的一个恒等式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韩流”粉丝全球9000万
极低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预极化线圈的设计
极低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预极化线圈的设计
“反韩流”排名:中印泰列前三
极化恒等式在向量数量积中的运用
把脉“腐败亚文化”
KU波段高频头 两种极化方式增益差别的对比测试
亚文化,在商业围城中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