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信对用户心理安全需求的满足
2015-09-10夏冬
夏冬
【摘要】微信的火热发展,使其已成为近年来学者研究的热门领域。对微信崛起原因的分析,学界固然有很多,然而从使用与满足的角度看,学者多考察微信对用户社交需求的满足,而忽略微信对用户心理安全需求的满足。本文将对此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微信 心理安全 使用与满足
2015年5月13日,腾讯公司发布截止2015年3月31日未经审核的第一季度综合业绩,其经营资料显示微信和WeChat活跃账户数达到5.49亿,比去年同期增长39%。
微信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普遍认为,微信之所以能火速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其对人们社会交往需求的满足,即相比较于其他社交媒体,微信更能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微信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表情和视频等,还可以实时对讲、视频通话,丰富了人们的社交手段;第二,微信可以实现人们近距离——熟人交际圈、中距离——千米交际圈、远距离——陌生人交际圈的社交,扩展了人们的社交面;第三,微信还具有低成本、即时性、私密性、精准性、交互性、便捷化、人性化等优势。正因为如此,微信受到了人们的热捧,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据调查,平均每天打开微信10次以上的用户达55.2%,微信重度用户的比例接近四分之一,即他们每天平均打开微信30次;另外微信已成为重要的社交工具,62.7%的微信用户的好友超过50人,四成多的微信用户的好友数超过100人;微信还增强了人们的联系,57.3%的用户通过微信认识了新的朋友或联系上多年未联系的老朋友。这些数据充分证明微信是因其社交功能而受到欢迎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多数学者主要考察了微信对人们社交需求的满足。然而在微信之前已经有微博、QQ等社交媒体可以不同程度地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可为何微信一经推出就立刻获得人们的热捧?
笔者以为,微信之所以能获得人们的热捧,不仅因为它相比其他社交媒介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更在于它在充分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心理安全需求。
一、“容器人”的心理变化:从QQ到微博到微信
2015年1月27日,腾讯公司发布首份微信平台数据化研究报告《微信的“影响力”》。数据显示,微信的用户群体非常年轻,近一半用户年龄低于26岁,近九成用户年龄低于36岁。18-35岁的中青年为微信的主要用户群体,他们的比例高达86.2%。这也就是说微信的主要用户群体是以80后和90后为主的年轻人。
日本学者中野收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第一次用“容器人”这一形象描述现代人的行为特点。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人内心世界就类似于一种“罐装”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内部,因为他们互相之间都不喜欢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而当前各种社交媒体热,正印证了80后、90后年轻人的这种心理变化。这就是说,哪种媒介更契合他们的这种心理,他们就会选择哪种媒介,即年轻人要求社交媒介既要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又要满足他们的心理安全需求。
最初,年轻人使用QQ来进行人际交往,然而,随着QQ用户群的迅速扩大,在他们的QQ好友里,不仅有班级的同学和好友,更有父母和其他亲戚,更不用说因各种原因而加的陌生网友。原本他们可以在QQ空间里毫无顾虑地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然而这一切随着QQ好友数的扩大而有所顾忌。然而,QQ空间一开始的隐私设置并不完善。对于陌生网友,年轻人大多可以一关了之,可是对于现实生活中一些朋友和亲戚,对其关闭QQ空间则意味着不信任,同时更需面对解释的尴尬。年轻人想和他人交流,但不想完全暴露,这正符合了“容器人”的心态。在这种尴尬中,他们的心理安全感逐步丧失。
微博的出现带来了比QQ更多更新的元素,年轻人纷纷在这片新的处女地大胆发言,关注热点,讨论话题,他们的多种需求得到了满足,这自然包括了安全需求,因为最初的微博,年轻人是主力军。然而和QQ不同的是,从受众心理角度看,微博的衰落,不在于年轻人“好友圈”的扩大,而在于微博的本身的属性。一方面,相比QQ和其他社交媒介,微博是完全公开的,任何陌生人都可以关注你,并从你的微博内容中获取你的个人信息,而网络上出现的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却大多和微博有关。另一方面,微博的去中心化、裂变式传播、短期热点化效应以及政府部门的介入等,使得微博相比QQ等社交媒体,其媒体属性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一切,使得用户的心理安全感下降,在使用时更加慎言慎行。微博同样无法满足人们的心理安全需求。
而在此时,微信应运而出,以其更为出色的功能设计,引起了人们的“集体狂欢”。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理论”认为,人们选择的任何一种后继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媒介或媒介的某一种先天不足功能的补救和补偿。QQ和微博都无法在充分满足人们社交需求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心理安全需求。而微信作为一种“补偿性媒介”,以其独特的“朋友群”机制和人性化的隐私保护机制,在充分满足人们社交需求的前提下,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心理安全需要,因而获得了成功。
二、独特的“朋友圈”机制和个性化的隐私保护机制
截止2015年6月8日,微信已从最早的1.0版发展到现在的6.2版(iOS).微信在满足用户心理安全需要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点。
1、独特的“朋友圈”机制
不同于微博和QQ等社交媒体,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无法自由流动。这里以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和张静在《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一文中的模式图为例。
如图l,用户A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了一条生活状态,用户A的好友用户B接收到了此信息,并做出了赞的评论。另外用户C、D、E、F分别对用户A进行了评论。但由于用户B与其他用户不构成好友关系,因此不能接收到用户C、D、E、F对用户A的评论。可见,由于微信朋友圈的产品机制限制了信息在不同朋友圈中的自由流动,导致朋友圈实际是一个封闭的讨论圈。
对比当前新浪微博和QQ,用户发布信息,只能在某一圈内发布,且圈内所有人评论可见。而这显然会降低用户的心理安全感。例如:用户A向领导请病假休息,而实际上则和朋友聚餐。为了更加真实,A在朋友圈公开发布一条“今日重感冒”的信息,好友B不明真相,回复道“你不是和好友吃饭去了吗?”。在微信发布,因用户A的领导和A的好友B不是互为好友,故评论不可见。而在其他媒介,公开发布后,评论可见,这无疑给A增添了麻烦。
2、个性化的隐私保护机制
微信本来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强关系传播,打通了熟人间的联系,然而随着使用微信的人越来越多,各种亲戚长辈,乃至工作上的同事、上司也纷纷加入微信,人们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添加好友。面对这种情况,微信的隐私保护机制发挥了作用。
如图2所示,首先,用户可以决定谁可以看自己的朋友圈和不看某些人的朋友圈。
如图3所示,当用户发布某一心情状态时,还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对可见或不可见好友进行选择和分组。
这两种组合功能基本可以满足用户的隐私需求。举例来说,用户A的微信好友里有父母、好友和同事,用户A既可以选择不看同事的微信内容,也可以不让同事看自己的微信内容,但是对于父母,用户A不方便对父母设置不让其看朋友圈,假如当天用户A心情不好,想抱怨工作,他就可以对这一微信内容进行设置,让其父母、同事不可见,而好友可见
对比新浪微博,如图4所示。新浪微博仅可以选择某一群体可见,而不能让某一圈子不可见,选择范围较小,操作相比微信更为繁琐。
综上所述,微信通过独特的“朋友圈”机制和人性化的隐私设置机制,在不影响人们社交的前提下,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心理安全需求。
三、微信对用户心理安全需求满足的意义
当一个人的安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其言论的表达自由就会受到极大的压制。当前此起彼伏的各种社交媒体热恰恰证明了人们对安全的表达空间的迫切需要。因为只有在其心理安全需求被满足的情况下,人们才会更放松、更随意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人们的言论是多元的,更是有边界的。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有些言论只适合对亲密好友讲,而不适合让父母亲戚知道,有些言论只适合在班级同学间交流,而不方便让老师长辈获悉,更有些言论只适合在同事间传播,而不宜让上司领导明了。所以当毕福剑视频事件出现后,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恐慌,其原因就在于视频拍摄者将人们在私人饭桌上的调侃取笑传播到了公开场合。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有着各种牢骚、抱怨、调侃或愤怒。而此时,如果没有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人们释放,让人们减压,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个病态和压抑的社会。
微信独特的“朋友圈”机制和个性化的隐私保护机制满足了人们的心理安全需求,给予了人们一个安全的表达空间。人们能更加轻松,更加方便,更加安全地表达的自己的各种言论,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不用担心自己某些言论是否会得罪他人,或产生不良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微信对用户心理安全需求的满足,使其起到了一个减压阀和负面情绪释放器的作用,从更深远意义来看,更是保障了言论自由。
结语
毫无疑问,谁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谁就赢得用户。微信在充分满足了用户社交需求的同时,契合了年轻人“容器人”的心理,并通过独特的“朋友圈”机制和人性化的隐私保护机制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心理安全需求,起到了“减压阀”和负面情绪释放器的作用,更充分保障了用户的言论自由,因而获得了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