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2015-09-10张瑜
张瑜
今年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主持召开了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座谈会。5月13日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一时间,“产能合作”成为中国标签式的热词。简而言之,国际产能合作是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的严峻形势下,各国同舟共济不断扩大利益汇合点的必然要求,于内于外都是互利共赢的。
从国内外宏观经济背景来看,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增速普遍放缓,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转型提速的困扰,国际产能合作作为发展实体经济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作为重要抓手。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面对制造业产业结构趋同和传统产业强强竞争压力大的问题,对于多元化的增长动力需求迫切,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及装备“走出去”,可以凭借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将优势富余产能及富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性价比装备分享出去,扩大出口端需求,提振经济。
从全球经济角度,全球增速放缓,国际贸易裹足不前,需要基于实体经济的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冲击涟漪不断。第一波是中心国家私人部门去杠杆(美国),第二波是次中心国家(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的公共部门去杠杆。两次冲击波过后,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力丧失,直接冲击了依靠对外出口的大量新兴市场国家,造成了国际贸易裹足不前。
2011年至2013年,全球出口贸易总额几乎无增长,因此恶意竞争分切份额的场景就出现了。发达国家贸易再平衡,通过缩减逆差、吞噬发展中国家长期增长所倚重的贸易顺差。一时间各国通过货币贬值来争抢贸易份额。因此,多措并举发展实体经济一直是各国努力的方向,做大实体经济的饼,才是解决恶意竞争、达到各国共赢局面的最优解。特别是一些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国家,急切需要增长与脱贫,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装备引进,而后工业时期的发达国家主要以高端设备产业为主。
作为中间层次的中国,具有较为全面的多层次制造工业,也最具有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优势。一方面中国可以运用自己多年高速发展脱贫的经验来对接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及装备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高端设备形成“引进来”与“走出去”并行的、有条不紊的发展步骤。
从国内经济角度,实体经济旧引擎失速,对多元化增长动力及调整产业结构需求迫切。过去我国实体经济的主要增长引擎为“房地产+出口+基建”,但现在则难以为继,各大引擎纷纷失速。房地产方面,由于人口结构拐点下刚需人口下降以及库存高企销售回暖难以带动投资,房地产长期处于下行趋势;出口方面,由于欧美国家经济复苏以贸易再平衡为基础,且各国货币竞相放水贬值争贸易份额,外需稳而不强,难当大任;基建方面,由于反腐降低了地方政府官员投资动机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43号文”)掐断了地方融资来源,公共部门主导的基建也面临较大的约束。
在这三方面的作用下,国内经济整体需求疲软,对外出口表现平平。之前,经济上升周期中房地产、出口与基建轮番带动了产能扩张,在目前下行周期中,之前优势产业的产能便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
实际上,经过多年的城镇化发展以及现代化发展,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关行业已经发展得很成熟。根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数据,2014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超过20万亿元,出口额达2.1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比重的三分之一,稳居世界首位。中国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机床产量占世界的38%,造船完工量占41%,发电设备产量占60%,然而同期很多中亚西亚国家在经济增长中面临着国内基础设施匮乏、制造装备业不发达的问题,推动这些优势产能“走出去”,既有利于缓解国内市场相对饱和的状态,调整产业结构,孕育多元化的增长动力,也有利于对口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多方可以各自发挥比较优势,寻找发展的新契合点。
国际产能合作不仅仅是各国基于目前全球经济形势下激发的共同需求,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区域经济规划,甚至可能改变整个经济运行逻辑的“一带一路”的重要实施抓手。“一带一路”是什么?如果说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是区域协同发展的点、长江经济带是重要的“线”,“一带一路”则是贯穿我国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面”。
“一带一路”绝非一个简单的区域规划,它的辐射范围涵盖东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和欧洲,总人口数量达44亿,经济总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从路线来看,陆上分别为中巴、孟中印缅、新亚欧大陆桥以及中蒙俄等陆上经济走廊,海上丝绸之路则是沿海重点港口城市延展到南亚直至非洲。“一带一路”将会改变我国与周边国家经济运行的大格局,而在这其中国际产能合作与产业升级将是重要的着力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