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高地的醇厚底色
2015-09-10
在专题文章《精致苏州》中,本刊的报道者为我们详尽地勘测了江南古城苏州所占据的那一片“文化高地”。无论是匠心独具、移步易景的苏州园林,还是五世传承、价值连城的过云楼藏书,或是精细入微、美不胜收的传统缂丝技艺,苏州的风物中总是富含文化意蕴。就连青团、糖粥这样的寻常饮馔,在苏州的做法也要格外精致:糖粥里的红豆沙一定要先去掉豆皮,青团的绿色则必须来自浆麦草的汁液。越是日常事物,越要下极致的功夫,这或许是苏州人推崇的文化真髓。比起存留在高文大册中的那些堂皇经典,苏州的“文化高地”首先是市井巷陌间的细密心思筑成的。
一提起苏州的城市风韵,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吴侬软语的温柔蕴藉,但其实说到醇厚民风,苏州人也不缺故事。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祝允明(也就是喜剧电影里的搞笑文学家祝枝山)曾在掌故笔记《野记》中记述过这样一段轶闻: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到城内微服私访,与一位原籍苏州的老妪同坐聊天。他问起苏州人对先前统治者张士诚的看法,老妪回答说,张士诚待人不错,至今民众还感其恩德。朱元璋由此认识到苏州民风忠厚念旧,“恐京师百姓千万,无此一妇也。”他后来选择很多户苏州的富裕人家迁徙到南京等地,大概也是出于“移风易俗”的考虑。
上面这个明代故事的“前传”,则是元末朱元璋攻打张士诚驻守的苏州城的惨烈过程。天下大乱之际,张士诚曾在吴地实行保境安民的政策,招贤纳士,扶持农商,这就是后来老妇感念的德政。两军交战,朱元璋军长时间围困苏州,当地百姓矢志固守,哪怕粮草殆尽,一只老鼠卖到三百文钱的高价也不愿弃城。而张士诚最终自缚降敌,避免了生灵浩劫。相传吴地军民不愿舍弃旧主,“哭声数十里”,后世也一直暗中进行纪念张士诚的民间活动。
只有参照上面这一段渊源,我们才能体会到,为什么多年之后朱元璋还会赞叹苏州的民风忠厚。苏州不仅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美食家和天分洋溢的文艺创作者,更有矢志不移、金刚怒目的忠义之士。精致与坚毅、灵动与执着,犹如织锦中紧密交缠的丝线,共同构成了这片文化高地的醇厚底色;我们对它的坚毅每多一分赞赏,也就对它的精致多一层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