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元溥,音乐的初心
2015-09-10余驰疆
余驰疆
提起古典乐,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艰深、难懂,乐评人焦元溥偏不认同这个观点,也一直致力于打破这个观点,新书《乐之本事》就是一本让普通人能读懂古典乐的作品。
焦元溥的家人都有着强大的自我:他的父亲焦仁和是台湾海基会前副董事长,律师出身,口才名满宝岛;妹妹焦安溥,艺名张悬,是创作型歌手,特立独行。与这两位长于表达的亲人相比,焦元溥显得过于安静,最喜欢做的事情是聆听。他10岁开始听古典乐,15岁写乐评,一路读到伦敦国王学院音乐学博士,40岁不到已是台湾数一数二的古典乐评人,闲暇之余游历四方采访音乐大师,再把听觉写成文字,一共出版了6本音乐书。
在《乐之本事》里,焦元溥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人们总是‘不敢’听古典乐?”他每次做演讲,台下的听众认真记录音乐知识,他感动之余又有些担心——好像听古典乐是一件需要做很多准备的事情,一定要分析章节,对乐器的运用要了如指掌,对莫扎特的旋律要熟稔于心……于是,市面上出现了一本本冰冷艰涩的古典乐入门书。无一例外地,第一章都是从乐理开始,五线谱像铜墙铁壁般把普通人阻挡在外。
而焦元溥想做的,就是敲碎壁垒,让人欣赏到音乐的本质——情感共鸣,就像奥地利著名指挥家古斯塔夫·马勒说的那样:“音乐中,最重要的都不在音符里。”
相较于分析曲目的起承转合,焦元溥更在意的是写出音符背后的故事,“让大众知道音乐在‘说’什么”。
他解读莫扎特,后者从奥地利萨尔兹堡流徙到法国巴黎,生活不顺,母亲去世,却不敢把这些话写进给父亲的信里。但他把这些情感抒发在了创作中,写出了《a小调奏鸣曲》,既有像自我安慰的明亮大调,又有如泣如诉的诗意低吟。这种情感表达比语言更为直接、动人,因此,焦元溥写道:“语言停止的地方,才是音乐开始的地方。”
他还在书中花了大量笔墨来纠正大众对古典乐本末倒置的欣赏方式。他探讨音乐会这件事:如何挑选效果最好的位置,听的同时如何学会看,等等。他说:“没有一本入门书教我们去听音乐会,但那才是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步骤。”
把音乐用文字表达出来是困难的,焦元溥写作时常常遇到瓶颈。此时,他的博士指导老师就会提醒他,不要被专业“异化”。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不要被知识“奴役”。老师说:“无论中间走了多少路,都不要忘记回去听音乐,一切从音乐给你的感动出发。”
这席话让焦元溥想起了自己10岁时,曾被班主任指派做学校的电台主持人,给同学讲音乐故事。一窍不通的他在众多卡带中挑中了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悲剧序曲》。他一直记得,听完这首曲子时,电流涌过全身的感觉。那是最真的“共鸣”——没有选段分析,没有专业术语,没有一丁点儿古典音乐基础。
年少时代那次“共鸣”成了焦元溥最初的感动,并维系了他在古典乐世界里30年的热情。如今,他提醒自己也告诉大众:在音乐的世界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