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婷 完美范本
2015-09-10吕忠怿
吕忠怿
随着主裁判一声哨响,2014-2015赛季WCBA总决赛尘埃落定,北京女篮1比3负于山西,无缘冠军。邵婷的脸上难掩失望,低着头走回了更衣室。即便失利,很多人还是将邵婷视为总决赛中的亮点之一。在防守端,她贴身防守摩尔,努力限制对手的发挥;在进攻端,她成为北京队第一火力点。在第一场比赛中,这个WCBA二年级生拿到了20分、5个篮板,帮助北京队取得开门红。整个总决赛期间,她是表现最突出的国内球员之一。
邵婷独有的冷静与相当高的篮球智商令不少圈内人士看好,将其视为中国女篮的未来。
邵婷1989年12月出生在上海,6岁开始接触篮球,从此,一边学习一边打球的生活一直陪伴她到现在。2008年,邵婷以普通考生身份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此后带领北师大拿到了5届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冠军、3届CUBS大超冠军,当选了两届大超MVP。2013年,邵婷受邀加盟北京女篮,很快坐稳主力前锋位置,在自己的首个WCBA赛季拿到场均14.6分、3.3个篮板球、1.6次助攻、1.5次抢断的成绩。2014年,邵婷入选国家队,随即用自己的表现赢得主帅汤姆·马赫的信任,虽然在最后阶段的热身赛中都是替补登场,但是马赫曾解释说:“大家很容易看到,邵婷现在在队里也有足够的能力打首发,但是我们这支球队整体实力比较平均,首发只有5个人,只能让她就充当第六人的角色。”就这样,邵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大学联赛到职业联赛再到国家队的神奇三级跳。
平日里的邵婷穿着随意,就像个邻家妹子,不见了比赛时那种大杀四方的凶悍。邵婷很爱笑,说起话来侃侃而谈,完全不需要“挤牙膏”,总能让人感受到学习带来的睿智。
从大学联赛到职业联赛,刚打完一个赛季就进了国家队,从学生到职业球员再到国手,这种身份的转变是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的,会不会感到不适应呢?邵婷的回答很有趣——因为爱篮球,所以无所谓,“现在感觉还行,不管身份怎么转变,从事的还是篮球,没有变”。
其实,不仅是身份的转变,她所处的环境也在发生着改变。在这个“三级跳”的过程中,球迷人群是不一样的,比赛性质也是不一样的。对于这些变化,邵婷说:“从大学到专业队打联赛,氛围确实有些不一样。原来就是为了学校的荣誉而战,有很多同学去关注。到了WCBA赛场,有很多普通人去看球,在场上的那种感觉也不一样,更有对抗性,更注重细节。”
打大学联赛有特殊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而WCBA联赛是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或是经济收入去拼搏,但是邵婷说几乎没想过这些问题,“我是因为喜爱才去打的,大学联赛和职业联赛肯定不一样,所以我特别想去尝试,感受一下到底有哪些不一样。至于其他的东西,我不太在意,开心最重要。”
“开心”,这是邵婷用来形容快乐的第一个词,而之后还会有很多,比如“好玩儿”。“因为喜欢篮球,能去一个更好的平台去打一下,接触不同的队伍,这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邵婷这样解释当初为何答应北京队的邀约。
虽然爸爸年轻时打过篮球,但是在邵婷的回忆里,引领她走进篮球世界的最主要原因依然是快乐。“小的时候就打篮球,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打了,刚开始就是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觉得挺好玩儿,就进入了球队,打着打着,感觉就成了一种习惯。”回忆自己的童年,邵婷笑得很灿烂:“我爸以前打过一段时间篮球,后来因为身体不好,就没有再打。”
“我也不知道当初为什么就开始打篮球了,那时候学习也挺累的,运动运动对身体也好嘛。”说起与篮球的结缘,邵婷总是会用到“好玩儿”这个词,这是对原始快乐
最本真的追求,也是她一直坚持走下来的信念。
在国家队集训,周一到周五上午和下午各安排一次训练,周六上午训练,下午和周日放假休息。邵婷的作息是这样安排的:“没有比赛的日子,我就晚上看书,吃完饭去做治疗的时候就能看一会儿啊,回到房间里再看一会儿,看困了就睡觉了。周六下午放假,我就自己休息休息,调整一下。周日大多数时候会去泡咖啡馆,看一天书。平时训练这么累了,如果要出去逛街也挺累的,与其这样,还不如宅在房间里看书。联赛中总是飞来飞去,那就带本书在身边,在飞机上也能看一看。”
说这番话的时候,邵婷的神情非常轻松,还把“咖啡馆”说成了“图书馆”,然后才想起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没有图书馆,不用说,那是她在大学里生活时的习惯。寥寥数言,轻松描述,知识的积累就来自于这点点滴滴被自己挤出来的时间。如此简单的道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如果说现在打WCBA联赛、参加国家队集训,是因为邵婷的学业已经到了研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自由安排学习,那么过去呢?不要忘记她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一路走来,都是一边打球一边学习,她是怎样做到的呢?“那时候也没有想这么多,就是上午下午都上课,放学以后去训练,训练到晚上,再去上个晚自习什么的,没有觉得很冲突。”
在这么紧张密集的安排里做到文体兼顾,高三毕业以普通考生的身份考进了北师大,这个姑娘是不是上有什么超群之处,或者说在上学这件事儿上,她本身就比别人省劲儿?邵婷说只是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意识比较强,“比如刚进国奥的时候,我也在写本科的毕业论文,在回学校的那15天时间里,我就把论文写完了。我给自己规定好一个时间,必须在这段时间里把这件事完成,就是这样”。
“很多人问我学习和篮球有没有相互促进,我觉得是有的。学习数学,那种解方程或者三角函数的思维能力,在球场上虽然面对的对象变成了篮球,但是这种思维方式还是有用的。反过来说,学习就是在培养一个人的思维能力,这个能力放到球场上也有帮助,对我观察比赛、理解战术都会有帮助。我觉得打篮球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开朗,集体观念也会比较强。打篮球的人会对胜败看得很开,毕竟是比赛就会有输赢,这本身就是一种挫折教育。我感觉二者不会冲突,反而会相辅相成。”
体教结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实际操作起来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对于选材范围十分有限的中国女篮来说,眼睁睁看着很多好苗子在CUBA或者CUBA的预备队,却没有一条顺畅的渠道让这些人才进入更高层次,邵婷作为亲身参与者,自然会有自己的见解。
“我觉得她们是没有机会,大学生的比赛更多受到大学生的关注,但是跟WCBA联赛没有对接的方式。在美国,一个人在大学里打NCAA联赛,打上去之后就有机会进入NBA,但是我们国家好像没有这样一条渠道”,邵婷说。
造成这个尴尬局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运动员左右为难的顾虑,邵婷说:“我觉得他们因为没有尝试过,担心自己如果进入这个环境,是不是有能力胜任,或者会考虑已经上了大学,要把学业先完成,毕竟要毕业,拿到文凭。有可能是这样的考虑影响他们进入专业队吧。”另一方面,在进入大学之前,许多人已经拒绝了专业队的召唤,“比如说高中跟我在一起的队友已经可以选择进入专业队还是读大学,一些人进入了专业队,而我选择了读大学。她们在那个时候已经选择完了,到了大学之后,很少会回头再去选择进专业队,放弃了。上高中的时候,上海女篮也找过我们,我的教练也推荐过我。当时我不是特别想进专业队,还是想学习。”
在男篮中,这些年由大学联赛进入职业联赛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人们熟知的曾令旭以及效力于浙江队的张春军都是此中翘楚。反观女篮,像邵婷这样出身于大学联赛,而且并非以体育特长生身份考入大学的却是凤毛麟角。不论怎样,邵婷已经成为一个“范本”。
对一个刚刚20多岁的姑娘来说,未来似乎是充满无限可能的话题。邵婷曾说过,高考志愿之所以选择北师大,除了仰慕校队教练李笋南之外,还因为自己梦想当老师。“当什么老师呢?”“数学老师!”邵婷的回答很肯定,笑得也很开心。
“我学得最好的是数学,就想当数学老师”,邵婷笑着说,“因为初中、高中的班主任都是数学老师,所以学得特别认真,高三的时候我还考过数学满分。那种把题解开的成就感特别快乐,所以就一直喜欢数学,也想当数学老师。读大学时做过实习老师,不过我的身高不太适合做老师”。说起自己的梦想,邵婷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如今,邵婷站在篮球场上,成为数学老师的梦想只能暂时放在一边,篮球是她现阶段的最大追求。谈到篮球梦想,邵婷充满憧憬:“要是能打一次奥运会就好了,因为以前有过幻想。”站上奥运会的领奖台,这是每个运动员的最高梦想,邵婷也不例外,“以前根本没有想过有机会进入国家队,或者有机会参加一届奥运会。我只在电视上看过奥运会,觉得这些人特别了不起,特别神气,如果有这个机会,我希望能去尝试一下。”
如今,这个梦想已经触手可及。随着在联赛和国家队的表现越来越出色,邵婷成为国家队主教练马赫最喜爱的球员之一。每到关键时刻,都会把邵婷留在场上。里约奥运会不远了,邵婷距梦想仅一步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