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猜想
2015-09-10严碧华
严碧华
3月3日,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将在京拉开帷幕。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场春天召开的盛会总被寄予厚望。按照惯例,十多天的时间里,诸多问题将被热议,其中不乏民生难题。
如果说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那么2015年则是关键之年,因而走进代表、委员视线并被建议的热点或将更多。在此,我们不妨略做猜想。
宏观大势决定微观走向,“新常态”语境下的GDP增速区间自然格外引人关注。
2014年,中国制造企业遭遇倒闭潮,一直被地方政府倚重的房地产也持续低迷。
自去年5月以来,“新常态”时常出现在报端,并逐渐成为点评中国经济时引用最多的一个词语。“新常态”显然意味着对经济增长速度进行调整,注重经济发展质量,过往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将一去不返。
这种背景之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GDP增速的预定值以及与之相关的宏观政策自然将被广泛讨论。
设立巡回法庭、推行司法公开等,近来有关法治的报道明显增多。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亦是2014年中国法治领域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
2015年是“四中全会”后关键性一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还会有哪些新举措、新亮点?依法治国理念如何落到实处同样备受瞩目。
今年春节,一篇“博士春节返乡笔记”在微信圈广泛传播并引起争议,这位出生于湖北农村的博士以随笔的形式揭示如今农村存在的诸多问题,或许难以逃脱以偏概全之虞,但文中描述的诸多现象确实值得深思。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民进城,农村的“衰败”看似成为必然。但这些进城的农民亦存在分化,因没有一技之强,很多农民在县城与农村之间徘徊,在城里买套房只是为了结婚或不甘落伍。
究其根源,与城市化进程相比,农村的发展已然式微。
经济“新常态”其实恰恰给了农村重新发展的机会。一方面,城市化过程中,我们遭遇了资源的瓶颈。比如在粗放式工业化背景下,环境承受能力越来越差,广袤的农村给了我们空间;另一方面,“逆城市化”在一些地方出现,越来越多的第一代农民工返乡。
如何将两者有效对接?关键在如何激发农村的活力,让农村“沉睡的资本”活跃起来。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文件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方向有了,如何落实同样或将引起关注。
还有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那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过往实践表明,地方政府总是难以找到平衡點,因而在一些地方环境保护成了空谈。
今年1月新《环保法》正式实施,如何有效落实新法?
还有诸如区域协同、户籍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民生话题,同样或将在两会热议,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