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安修刘志兰再回砖壁村
2015-09-10李炳珍
李炳珍
1982年6月20日,时值盛夏,艳阳高照。早晨,一个特大的喜讯传遍全村:彭德怀元帅夫人浦安修、左权将军夫人刘志兰怀着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深情厚意,今天要回砖壁村访问。顿时,整个山村沸腾了起来。
1939年至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残酷的时期,浦安修随八路军总司令部四次进驻山西武乡县砖壁村,她原在八路军总司令部直属政治处工作,后来和刘志兰一起被调到“中共中央北方局妇女运动委员会”。为了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开辟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她在砖壁村创办了“妇女抗日识字班”,并亲自讲课,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积极协助地方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组织村民变工互助发展生产。她和砖壁村的父老乡亲并肩抗战,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感。
那天下午2点10分,6辆小汽车在马达的轰鸣声中来到村口,夹道欢迎的群众用雷鸣般的掌声热情欢迎亲人的到来,乐团也吹奏起迎宾曲。从第一辆小车上下来的就是浦安修和刘志兰,浦老穿着一身月白灰色的衣服,头发斑白,但还是那样朴素慈祥。她俩来到群众面前,一边和村民握手,一边喊着:“我们回来看望大家。”村民们也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村民们争着和浦老、刘老握手,一下子将两人围了个水泄不通。浦老踏上这块熟悉的土地,看见这些热情的面孔,激动万分。
在群众的簇拥下,浦老和刘老不顾旅途劳累,和大家进了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纪念馆参观。
一进大院门,迎面映入浦老眼帘的就是她和彭总当年居住的小屋。进屋后,她坐在炕边,环视了屋内,家具摆设依旧,彭总当年的文件箱、文件包和军事著作整齐地摆放在桌上。墙上挂着她和彭总当年在砖壁村的合影,睹物思旧,百感交集,浦老眼含热泪,情不自禁对随行人员讲述起40年前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跟随着刘老的脚步,大家又来到左权将军和刘老的旧居奶奶庙。大门上方挂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左权将军旧居”牌匾。院内的紫丁香正在盛开,散发着一股扑鼻的芳香,更增添了古庙的典雅。在屋内,刘老指着墙上她和左权将军抱着不满百天的女儿左太北的合影,眼泪夺眶而出。她对大家讲:“当年百团大战即将开始,战争万分火急,我们母女俩准备转移回延安,临行前几天在砖壁村拍了这张唯一的全家福。所以奶奶庙这个家是我们一家三口团圆的家,幸福的家,同时也成了我和左权同志永别的家。”听着刘老的讲述,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难以抑制内心的酸楚,大家对这位在1942年反“扫荡”战斗中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光荣殉国的将军充满了敬仰和怀念。
来到“百团大战”馆,大家的目光聚焦在彭总“百团大战”动员会上的讲话和“关家垴歼灭战”前沿阵地指挥战斗的两张照片上,敬意油然而生。彭总为革命戎马一生,出生入死,曾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国防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然而八年的牢狱生活,一生大起大落,不禁让人悲伤感慨。浦老含着泪对大家讲:“在太行山我们牺牲了许多同志,纪念馆的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都记录了八路军和太行人民同生共死、并肩抗战的丰功伟绩。我们不能忘记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接着,大家陪同二老参观了朱德总司令、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和其他将领的住址,又看望了老房东牛焕莲和老艺人李二孩,久别重逢格外亲切。
回到大队办公室后,她们参加了老党员、老干部、老民兵座谈会。村民们高兴地都来了,屋内屋外挤满了人。浦老、刘老在阔别多年后和大家欢聚一堂,格外高兴,特意将当年妇联干部史改珍、岳四焕,老房东牛焕莲拉到身旁就坐,相互问候,真是有说不完的别后话,道不完的别后情。
时任县委书记的段国廷主持座谈会,村党支部书记魏春华就近年来全村的经济发展和村民生产生活情况作了简要汇报。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浦老激动地说:“我早想回来看看你们,可没能如愿。回太行根据地是我和彭总多年的愿望,今天我终于见到了你们。砖壁村是一块光荣的革命历史热土,是八路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是指挥华北军民抗战的中枢,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建国33年来,我看村里变化不大,大家吃的仍是水窖水,道路虽能通车,但还是简易的沙石路。村民们还不富裕,这是我们的责任,很对不起老区人民,大家应发扬革命传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让村民们尽快富起来。”她的一席话感人肺腑,温暖了大家的心田,屋里响起一阵又一阵掌声。
散会后,浦老、刘老要离开了,村民们再三盛情挽留,浦老说下次回来住。大家和她俩相跟着,边走边聊,一直送到村外,村民们含着热泪,千叮咛万嘱咐,要她俩多回来看看,握手道别真是难舍难分。直至上车后,浦老还将手伸出窗外,向村民们挥手致意。
砖壁村村民的吃水和道路问题,成为浦老挂在心上的大事。在她的帮助下,1986年,砖壁村村民吃上了自来水。1988年,砖壁村的沙石路经过拓宽改造,变成了柏油马路。
1991年5月2日,浦老走完了毕生奋斗的革命生涯,与世永别。噩耗传来,砖壁村村民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
她走了,但她对老区人民的一片深情,牢牢地烙印在砖壁村村民的心底,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