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可法师慈善近在咫尺,在于举手投足

2015-09-10图林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40期
关键词:法师寺院体悟

图林

“如果一个人在一切善行和善愿都能体悟到与人为善的喜悦,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力量”

对延可法师来说,二十几年的修行,是不断体悟人生和佛法的过程。他夙有因缘,少年入道,于少林寺剃度出家,栖止于少林祖庭十年间,初涉禅法。1999年进入中国佛学院,参习4年。

出家早期,他年纪尚小,却已能主动承担寺院里的担水、做饭、扫地等任务,除去诵经、学习之外,他把大量时间用在公共服务上。从这些日常琐事中,除了获得内心的平静,他渐渐明白,人应该先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虚心、潜心去为公共服务,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小事也有其不可替代性。

毕业之后,延可法师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的秘书、衣钵。得诚公长老印可,付与正法眼藏,是沩仰宗第十一世嗣法传人。2009年,延可法师主持重修天津大觉禅寺,任大觉禅寺住持。现在,他还是天津盘山佛教协会会长、全山方丈、天津潮音寺住持。他往来于相距几十公里、由他亲自筹建的几处寺院之间,平日都待在寺院里主持日常工作,甚少出门,也感觉不到忙碌,一切顺其自然。

延可法师的日常生活非常简单,早晨4点半起床,洗漱后做健身锻炼,5点20上早课,6点结束吃早餐。上午会客之后,中午11点吃饭,下午的时间他通常用来阅读。下午4点晚课,晚饭后除了阅读,还有45分钟的养息香。

养息香指的是众人在禅堂里静坐一支香的时间。期间,排除杂念,专注感悟当下,如果心有所想,就不是养息香的真义。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投入禅修,在延可法师看来,这是个体人生在社会发展历程中自然而然的选择。

延可法师认为,现代人内心的困惑多数时候是由于身心不一致造成的。“很多人早晨起来洗脸刷牙的时候,心里惦记着吃饭。刚刚坐下吃早餐,想着工作。心没有安住在当下,当代人很多焦虑和困惑都源于此。”

延可法师理解的新生活首先应该回归生活。“听到很多人说,每天忙工作,没有了生活,这是因为把生活与工作分开来看了。我们不应该忘记在工作中体悟生活。现代社会很忙,节奏很快,城市工作很奔波,但仍应该关注自己的健康,健康就是当下。在工作中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多留心健康。”

对于现代人能否从禅修中获得宁静,延可法师说,“禅不是谈论的,是用心地,把心放在生活的每个当下,当下就是禅。”

在延可法师看来,当下意味着我们要学会与己相处、与己为善。他认为,只有把与己为善和与人为善结合起来,善才会完美。

“在佛教看来,慈悲善良与智慧密不可分。与人为善要讲究方法、方式、方便,这样善才能圆满。不圆满的善称不上真正的善。如果人在与人为善的过程中感悟到喜悦、从容、美好,它本身就是智慧,因为智慧是用来了烦恼的。”

延可法师坚信,善意是定义新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准。“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如果内心没有善意,就无法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如果不从善意的角度来看新生活,那新生活与以往的生活没有区别,就不会有触及内心的感悟。我理解的新生活,就是重新回归生活,你从中体会到善和美。”

在他看来,普通人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慈善。“很多人觉得慈善是捐款捐物,一定是高大全,这是误区。古时候,圣人感慨,真正的美德像鸿毛一样轻微,但是人们却举不起它,为什么呢,人们往往忽视了举手之劳的善意,反而不去践行,才让我们感觉慈善很远。在佛教看来,慈善是让人们能够力所能及地从一点一滴的事做起,心存善念本身就是慈善。看到别人的忧伤,你安慰他,就是慈善。慈善不在于改天造地,在于举手投足。”

“古人经常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一个人在一切善行和善愿都能体悟到与人为善的喜悦,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法师寺院体悟
Fantasy and reality
国服法师Davie Wang,物理暴击100%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论如何成为一名法师
敦煌文本P.T.993吐蕃寺院稽考
体悟书法
不一样的体悟 2014 RFC国际雨林赛后记
不见悲则喜
AN ODE TO THE MOUNTAIN GOD 法师与山神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