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49,国军上海大撤退里的算计

2015-09-10

妇女生活 2015年5期
关键词:陈诚蒋经国解放军

当解放军于1949年4月发起渡江战役时,上到负责上海防务的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下到国民党基层士兵,谁都没有死守的决心。好在汤恩伯手上有船。可船少人多,在上海的20余万大军不可能都全身而退。那么汤恩伯会如何安排撤退事宜呢?

谁先走、谁当“替死鬼”里的门道

撤退虽然决定了,但要成功,就必须留下殿后的部队。根据以往战例,殿后部队的命运往往是死路。汤恩伯叫来了自己的亲信、时任淞沪警备司令的石觉来商讨去留问题。

首先要确定的是留下来阻击解放军的部队由谁来指挥。在这方面,汤恩伯和石觉都毫不犹豫地想到了淞沪警备副司令刘昌义。刘昌义出自西北军,抗战期间又当过伪军,由这样一个无门无派的人来充当殿后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谁都不得罪。

接下来就是挑选可以撤走的部队。由于海军只同意派船接运特种兵部队,导致步兵需要由汤恩伯来确定。汤恩伯首先确定的是归属陈诚的第54军。汤恩伯知道东南局势由东南军政长官陈诚负责,那么自己抵达舟山后自然是不希望被陈排挤,于是决定了第54军是第1支可以撤走的部队。第2支被决定的部队是第52军。第52军被选中,倒并不是因为他属于何应钦一系,而是因为这个军里有一个源自1924年就成立的黄埔军校教导团。保证教导团历史的延续,就能对蒋介石有所交代。

接下来决定的是第75军和第99军。第75军严格来说只能算作中央军旁系部队。这个军的创始人周碞,正担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周碞是汤恩伯最不能得罪的人,因为周碞控制着征募和拨补兵员的权力,汤恩伯如果想在舟山东山再起,周碞的支持必不可少。

第99军在经过一个多月的作战后,实力连一个整师都不到。汤恩伯不想得罪黄埔系的领头人物——胡宗南,干脆做一个顺水人情。

接着,汤恩伯又做出了撤走第12军和第21军各一部分的决定。第12军原为东北军。表面上看,汤恩伯不会去管这样一个看似没有靠山的部队,但实际上包括军长在内的不少干部都出自汤恩伯带过的老部队——第13军。

属于川系的第21军又是怎么回事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秉承蒋介石的意旨,为了安抚四川各路军阀,好让他们继续为中央政府效力。

至于连根基都没有的东北军第51军和被解放军打得连一个团都凑不齐的第123军,以及担负崇明岛防务的暂编第1军,就成了留守上海掩护主力经由海路撤退的替死鬼。

汤恩伯不给蒋经国面子

这个时候,石觉发现一个问题,有一支很重要的部队被遗漏在撤退名单之外,那就是第37军。石觉善意地提醒了一下汤恩伯,但汤恩伯无动于衷。汤恩伯竟然会不给蒋家王朝太子爷蒋经国面子?

事情还得从第37军军长罗泽闿这个人说起。罗泽闿是青年军最大规模编制的部队长。当汤恩伯接管上海防御的指挥权时,罗泽闿依仗着有太子爷的靠山,根本不理会汤恩伯这位老资格的上将。这样一个趾高气扬又不服从命令的人,自然成了汤恩伯的眼中钉。第37军的命运就这样被定了下来。

刘昌义不想当替死鬼,他带着第51军和第123军残部向解放军投诚。终于知道自己是弃子的罗泽闿也不愿意当这个替死鬼,乔装打扮混出上海,将曾经许诺同生共死的部队抛之脑后。根据台湾官方统计,守军总计撤出11.2431万人。也就是说,20来万守军有一半成功撤走,汤恩伯因此得以继续留在军界,当上了衢州绥靖公署主任。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23期)

猜你喜欢

陈诚蒋经国解放军
牢牢把握红色主线凝聚奋进“红色动力”
陈诚的四年级
狠心的龙虾妈妈
蒋经国是被民进党气死的吗
爱情不止眼前的苟且
蒋经国亲民:工地吃盒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