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在中国仍要做领跑者
2015-09-10刘朝晖
刘朝晖
深陷“排放门”的大众汽车集团,正在进行全球架构的调整,“束紧裤腰带过日子”。而在中国,大众汽车将有怎样的态度、规划和举措,来确保在其这块全球最大市场的地位不发生动荡,是业内外尤其关注的问题。
在2015年广州国际车展期间,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将品牌口号由原先的“车之道,唯大众”更改为“车之道,为大众”。一个字的变化显示出大众汽车的重大改变,开始放下以往高高在上的品牌形象,更注重体现品牌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文关怀。而包括全新途安L、进口B8 Variant旅行轿车、高尔夫GTE等在内的36款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展车,不仅展现了现实的城市家庭出行方案,也将未来的电动化出行前景呈现在人们面前。车展开展之前,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教授接受了《新民周刊》的专访。
中国市场三大工作重心
新民周刊:中国汽车市场今年增长乏力,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量有怎样的变化?未来大众在中国市场有怎样的规划和举措?
海兹曼:我们意识到今年市场上发生了很多变化,特别是从4月到8月这段时间,市场发生了非常快速的变化。但是从9月开始市场又开始出现了增长趋势,其中10月的车市表现出大幅增长。我认为这得益于中国政府的一些举措和相应政策,例如对1.6升及以下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的优惠政策。
我们也明显地看到了大众汽车销量的增长,从9月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上升的势头,10月的表现更好,所以我们对这个季度以及明年整年的市场表现还是非常乐观。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我们仍然是市场领导者,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继续加强领导地位。整个大众集团也致力于在中国的长远规划和发展,对于在中国市场未来的前景,我们信心十足。我们将始终践行对中国的承诺,以长远的规划和不断的投入回馈中国市场。
展望未来,我们在中国有三大工作重心。
第一个重心是SUV。SUV是中国汽车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车型,在未来3-5年中,大众汽车将会在中国市场推出10款全新的国产SUV,涉及的品牌包括奥迪和斯柯达。这些SUV车型涉及不同的细分市场,包括不同级别以及不同的价格定位。
第二个发展重心是新能源汽车。目前我们正在推进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其中也包括推出大量不同的新能源汽车车型,既有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也有纯电动车型。在短期内,我们将会先从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着手。我们的中期目标是着力打造纯电动汽车,而且是中国本土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大众汽车将推出全新的电动车模块化平台,也就是MEB平台,这个新的平台主要针对纯电动汽车车型。我们也会将这个平台进行本土化,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不同的纯电动车型选择。
我们的第三个重心是数字化和车联化技术,会围绕这个领域,不断推出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
投资承诺不变增股推迟
新民周刊:按照大众汽车现在对中国的投资承诺,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
海兹曼:如果看我们整体的产量、规划和结构,它内置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这就是灵活性。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当中,我们整个产能规划的灵活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果我们看整个车辆的全生命周期,其中可能会出现需求减少的一段时间,总体产能可能由此会被影响,但是全新车型、改款车型及更新的推出,又会使我们的产能不断地增加。我们整体系统的强大灵活性,能够很好地来应对这种变化。
我们致力于践行在中国的投资承诺,也就是会始终立足于在中国的整体投资规划。我对整个中国市场的总体情况以及整个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也是非常有信心的,当然这个增长可能不会达到过去的水平,但是相对于很多其他市场来讲,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仍是显著的。
新民周刊:大众集团新任CEO穆伦不久前访华时明确表示将与国内合资伙伴加强合作,大众会怎样利用合资伙伴自有资金加大国内的发展力度,这方面有没有具体的计划和日程表?
海兹曼:我们在中国有着非常强大、非常成功的合作伙伴,也就是上海大众汽车和一汽大众。我前面提到的未来产品规划,这都将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完成。如今整个大众汽车集团有一个全新架构,这个全新架构其实就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各个品牌,以及各个地区的职责。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中国也将要做更多的努力,包括不断实现本土化和提高研发能力,并加强我们的专长和充分利用我们的经验。
当然,对我们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也可以说是挑战,那就是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各自发挥自身专长和优势,加深合作去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并充分结合我们的产品创新和研发能力。这一点,不仅仅是我们整个集团所认可的,事实上也是整个集团对我们在中国的要求。
新民周刊:目前因为排放事件造成了一系列影响,这个事件会对合资公司的股权调整产生影响吗?排放事件对中国市场有没有影响?
海兹曼:目前在中国市场,基于财务的考量,我们唯一会有变化和受影响的就是对一汽大众的股份增持计划会有所推迟,可能会推迟2-3年。其他所有在中国的投资计划将会继续执行。
我们始终会大力投资对产品进行不断优化,比如我们在中国的投资计划就包括具体的新能源汽车的计划,从研发、生产,包括供应商等方面,都在整体统一的投资方案当中。另外,我们投资计划还涉及员工,未来几年我们将会在中国增加3万个就业职位,这个数字是我们现在员工人数的近1/3。
我想对中国市场郑重承诺的是,未来在全球范围之内,我们保证不会再有类似柴油排放的事件发生。在中国市场,有少量进口柴油车受到了一些影响。我们的国产车型也不存在油耗和排放数据不实的问题。
大力投资新品确保领先
新民周刊:现在车市价格战打得很厉害,这是不是意味着大众汽车目前在中国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已经不像以前想象的那么轻松了?当下环境是否会使得大众面临更艰难的发展?
海兹曼:市场的竞争加剧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是中国新常态的一部分。我们也已经找到了最好的答案,那就是大力投资新产品。之前我提到,我们会推出众多新的SUV车型,还致力于打造新能源车型,并推广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出行方式。另外我们也会给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阵容,在未来几年内,大众将为中国市场推出150款车型。现在在中国的十大畅销车型中有5款是来自大众汽车集团,所以我们在中国还是非常成功的。我相信通过我们在中国的投资规划,整个集团的未来将会潜力无限,也将会继续保持领先位置。
新民周刊:新能源汽车战略是大众汽车今后在中国市场的重点,并将在中国市场推出新的平台来生产新能源汽车,那么大众汽车未来在充电装置方面有没有规划和想法?
海兹曼:整个充电基础设施对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我觉得,没有任何一个市场像中国这样,已经为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充电基础设施推出了如此之多的新举措和政策。而接下来需要做的,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加速充电设施的标准化。
我们有这样的想法和战略,就是能在我们大众员工的工作场所配备这样的充电装置,不管是工厂还是办公楼。经销商也可以为客户设置充电装置,例如在停车场或是在家附近。我也很希望在我的公寓停车场能够尽快装这么一个充电装置。我是在星期五的早上提出了这个想法,而在下一周的星期二晚上,这个装置就装好了。这让我非常惊讶,同样的事情如果放在德国,肯定不会这么快。在中国,很多事情的进展速度是非常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