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方经典撞击西式表现

2015-09-10阙政

新民周刊 2015年42期
关键词:王生画皮海龙

阙政

邀约演出之“ 舞蹈《Do youspeak Chinese》”(澳大利亚。)

金秋十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拉开帷幕。作为艺术节的常设板块,“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以下简称“扶青计划”)也已步入了第四个年头。

今年创想周期间,14部委约作品、100多场邀约演出、50多项大师讲座、工作坊、展览,在一周时间内陆续登场,在上海戏剧学院及上海多个艺术空间分会场,密集向各界艺术爱好者集中展示了扶青计划的最新成果。

大师上门,亲自授课

传承、创新、合作,这是“扶青计划”的宗旨。它的特别在于,委约艺术家不仅能获得资金和制作上的支持,更能在创作和制作全过程中得到艺术大师和上戏等高校专家团队的亲自指导——谭盾、杨丽萍、林怀民、田沁鑫、荣念曾等艺术大师都曾是扶青计划的专家成员,为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开拓国际视野提供了许多帮助。

今年,“扶青计划”继续延续“大师工作坊”方式,邀请到各领域的知名艺术家对入围创作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在杨丽萍舞蹈新作《十面埋伏》中,裘继戎、巩中辉两位青年艺术家就是通过“扶青计划”获得了杨丽萍的认可。今年,裘继戎在《十面埋伏》中既是主演,也是执行编导,创作了舞剧中许多重要的桥段。而巩中辉则饰演主角刘邦。

大师工作坊的名单里还有许多国际知名艺术家——曾获爱丁堡艺穗节首奖的波兰导演Tadeusz Slobodzianek,用自己的视角阐述了欧洲戏剧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瑞典导演Anna Pettersson不仅是一位导演,还经常身兼编剧,她在讲座中与大家分享了创作中如何切换视角与身份的问题。而以色列导演Ruth Kanner专程来教大家如何“讲故事”,如何把非戏剧的叙述文本,转化成舞台上的活动。

法国默剧大师Philippe Bizo也来到了上海。作为世界公认的一流默剧表演艺术家,Bizo20岁那年就获得了国际哑剧金奖,随后开始向世界各地的孩童、残疾人、聋哑人和自闭症患者表演和传授哑剧,并先后在法国、美国、黎巴嫩、玻利维亚和巴基斯坦开办了自己的哑剧学院。跟着Bizo一起创作,年轻艺术家们学习到了肢体表达的各种可能性,跨越着人类肢体表达的极限。此次,他不仅亲身示教,還带来了默剧代表作《无声世界四十年》,用13个逗趣、悲伤与温情的经典小故事,勾勒出人生的悲欣交集。

舞剧《画皮》全男班

每年,“扶青计划”都会委约华人青年艺术家创作原创节目,四年来已原创27部舞台作品,涵盖戏剧、戏曲、音乐、舞蹈、多媒体等多个领域。而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用具有国际视野的表现手法,去弘扬中华文化之美,又是“扶青计划”的灵魂之一。

全男班舞剧《画皮》。

今年,扶青计划带来的多部舞剧作品,最能体现东方之美——赵梁的舞剧《双下山》,以“戏中戏”的叙述方式,呈现了《思凡》里的小尼姑与《下山》中小和尚的命运牵绊;王亚彬带来的舞剧《青衣》,首次对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的同名作品进行舞蹈改编;舞剧《霸王别姬》更是汇合了本地顶尖创作力量:上海歌剧院、上海民族乐团跨界合作,强强联手,青年编舞马涛、青年琵琶演奏家汤晓风共同创作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题材经常被青年编舞艺术家们视作灵感来源。编舞、主演杨海龙此次带来的全男班舞剧《画皮》,就是其一。

《画皮》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名作,出自小说集《聊斋志异》,讲述了发生在太原王生、夫人陈氏和无名美女间的一段传奇故事。王生路遇美女,将其收留,谁知美女实为披着画皮的厉鬼,将王生开膛剖心。救夫心切的妻子陈氏在道士的指点下找到一名乞丐,忍受食痰之辱,最终咳吐出丈夫的心,王生因而得救。

杨海龙说自己喜欢这个故事:“情节简单,画面式的叙事方式很接近舞蹈,适合改编成舞剧。”而《画皮》此前因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在观众间的知名度也很高,就更加坚定了他的改编计划。

在前期筹备时,杨海龙特别重温了儿时让他印象深刻的小人书版《画皮》,更确定了以画面带动故事、进而勾勒人物关系的表现手法。然而这一次改编的特殊在于,重点从原著中王生的贪念,转移到了王生妻子陈氏的内心善恶转化。

为舞剧《画皮》进行改编的是与杨海龙多次合作的编剧刘希彦。在他看来,蒲松龄虽然落笔于人鬼之间,讲述的却是普遍的人性。《画皮》中除了有表里之辨、善恶之辨,也关乎家庭、爱情、欲望。刘希彦因而大胆尝试,从前所未有的角度对人们熟知的《画皮》故事进行了解读——心之二元,善恶同体,这成了舞剧《画皮》的切入点——剧中,身披美人画皮的厉鬼和陈氏合二为一,并由同一个男舞者(杨海龙)饰演。简单的人鬼争斗,变成了一个女人突破内心禁锢,在欲望中的挣扎和反抗。厉鬼自陈氏心中所生,陈氏一念猜忌,心中便化出厉鬼纠缠丈夫;陈氏一念善悔,亦能将丈夫起死回生。陈氏绘出的美人皮,也是每个人心中都潜藏着的“恶”。

杨海龙很感谢李六乙导演对他的指导:“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跟我说,舞剧背景不要做得很实,要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才会更有东方意境。舞蹈并不擅长纯叙事,应该寻找到自己的张力,让观众产生共鸣,分不清台上演绎的,是陈氏的欲望,还是自己的欲望。”

最终,舞剧《画皮》选择为王生、陈氏、画皮美人分别设计了标志性道具:王生以玉箫为凭,陈氏提灯笼起舞,而画皮美人则以一袭手绢加以区分。简洁鲜明的道具设计与极简主义的舞台服装相互融合,赋予整出舞剧新颖的视觉形象和无尽的想象空间。“挖心的一幕,我们也不要血淋淋的画面感。”杨海龙说,“而是在舞台上安排了镜像,照出陈氏的二重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王生发现妻子、女鬼难辨,落荒而逃的时候,就被漫无边际的黑暗所吞噬……等到天幕落下,满场的鲜红色,就是我们所要表达的挖心的画面感。”

“扶青计划”能带给青年艺术家的不仅是艺术上的指导,还有剧场、灯光设备租赁,包括后期宣传方面的经费支持。每年,创想周期间的委约节目,都会吸引到来自30多个国家的艺术节总监、剧场经理、经纪人和制作人来观摩。这些年,已经有16位青年艺术家的十余部原创作品,例如《雷雨2.0》、《融》等,通过“扶青计划”这个平台的推介,前往国内外各剧场参演参赛。2012年的委约作品《死亡与少女》、《意镜》,2013年的委约作品《白豚歌》还受美国亚洲协会和线圈艺术节邀请,赴纽约演出2场,现场一票难求,成为线圈艺术节唯一首演即门票售罄的演出。原汁原味的“上海出品”,正在通过艺术节的平台走向国际主流市场。

《画皮》编舞、主演杨海龙

卢芳在《小城之春》中饰演周玉纹。

《小城之春》永不过时

为杨海龙做指导的李六乙导演,今年也带来了自己的话劇作品:《小城之春》,作为“创想周”的“邀约展演”。

这个板块,一直以来都国际范十足——来自丹麦、法国、西班牙、瑞典、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的艺术大师越洋而至,与中国青年创作者同场献技。

《小城之春》改编自67年前费穆导演的同名电影,是该剧在中国大陆的首次演出。值得一提的是,导演费穆的女儿费明仪,正是本剧的艺术顾问。费穆曾说:“艺术的道路是很漫长而且是很孤独的。常常有人说我的片叫好不叫座,我不管卖不卖座,我只要说出我心里说的话。”而在费明仪看来,父亲“是要透过电影的语言来说出他心里的话,可是常常事与愿违,所以他孤独、他寂寞。当时大多数人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样做”。

李六乙导演相信,《小城之春》从电影改编成话剧,并没有任何代沟:“人物的悲悯和思虑、言语中的诗意、当代的审美和哲思、忧伤的美学气质,看似与现在的生活不同,实际息息相关,作品主题毫不过时。”他还明确表示,排这部戏,就是要向费穆致敬:“香港电影金像奖把《小城之春》评为十佳电影的第一位,当之无愧。”

这一次,饰演女主角周玉纹的,是北京人艺的卢芳——许多人也许只知道她是演员胡军的妻子,并不知道她其实是一名优秀的话剧演员,演过《茶馆》中的小丁宝,《家》中的瑞珏,《白鹿原》中的小娥,《推销员之死》中的琳达,《万尼亚舅舅》中的叶莲娜……2012年她演绎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时,还被媒体赞誉为中国版“英格丽·褒曼”。

饰演男主角戴礼言的则是青年演员韩青——他不仅在《虎妈猫爸》、《咱们结婚吧》、《决战黎明》等众多电视剧中有上佳表现,还是一位多产的话剧演员。起先,韩青挺排斥这个角色:“太不阳光了,只会很消极地在庭院里晒太阳,终日病怏怏。”但当他真正入戏,才有了新的体会:“其实在这个旧时知识分子身上,有我们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诸如痛苦和软弱。但他同时又有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为了成全他人,而选择去死,却不问这样的牺牲是否有意义。”

从1948年到2015年,67年间,世界有了太多变化,但李导还是坚信,小城的春天永不过时,人物对于内心的追求与抉择,依旧是今日主题。

猜你喜欢

王生画皮海龙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封面人物
女中音在当代中国歌剧中的创新表达——以歌剧《这里黎明静悄悄》和《画皮》为例
叶海龙,你别装啦
抉择
中国故事系列 人鬼恋的两大经典IP 《聂小倩》和《画皮》
理论设想有局限 探寻真相须实证——再与王生老师商酌
王生拜师
海龙卷是什么
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