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着日历过大年
2015-09-10刘璇
刘璇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二十三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极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有保护和监察的作用;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跳灶王是民间由古代驱傩发展而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主要是乞丐们的活动,腊月初一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进入腊月后,乞丐们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闹于百姓门庭前乞钱,谓之“跳灶王”,也含有驱邪之意。这一活动主要在我国的东南方进行。
扫尘
举行祭灶后,家家户户便正式开始做迎接春节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作“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也有“除旧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玉皇大帝会于农历腊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人们的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好表现,以博取玉皇大帝欢心,使其降福来年。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在此期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故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时间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的时机。因此,根据现实生活需要,产生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的生活秩序是依赖民俗进行调节的。
千灯节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人们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千灯节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蒙古族民众要做多盏灯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还要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等活动。
腊月三十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寓意。故此期间的活动都以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各地还有贴门神、贴对联、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的习俗,这些都具有祈福、装饰居所的民俗功能。
送灶王
天地桌,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神佛供献较少,所以到年终岁尽时要对神佛进行一次大的酬劳;此外,天地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传说除夕夜是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接神习俗。祭灶后,诸神都回到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的一年来临时,诸神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便要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人们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盆中焚烧。天地桌与常年设置的佛堂有所不同,其受祀的对象大都是临时性的。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没有地方,就置于院中。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要一直吃到深夜。根据《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逝去岁月的留恋之情,又有对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放鞭炮,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最高潮。人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爆竹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吉大利。民间有旧俗认为放爆竹要垫后,要想发大财者,爆竹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由长辈将压岁钱发给晚辈;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将压岁钱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过年好,而后伸手要红包。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协调家庭伦理关系、增进家人感情的民俗活动。
古时,除夕祭祖的礼俗也十分盛行。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并在牌位前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正月初一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家家户户先放爆竹,叫作“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人们喜气洋洋。
拜年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人们要到亲朋好友家里祝贺新春。汉族拜年之风早在汉代便已有之;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还可用名帖投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好运气,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现在,我国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之前的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在这天家家都要吃饺子。破五除了破除禁忌外,还要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南方多在正月初五接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接财神需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讨个吉利。人们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向财神表示欢迎。
正月初五“送穷”也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希望送走旧日贫穷,迎接来年吉祥富贵、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人们要在除夕或正月初五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
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在这一天都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时,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5万盏,花灯样式繁多,灯光璀璨,极为壮观。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正月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由正月初八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八。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依然壮观,日期缩短为5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在正月十五要迎紫姑,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此俗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见于史书记载。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正月十五这天,姑娘们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偷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也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白菜集中在一起做成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就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也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多最好。
相关链接
立春日迎春是我国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古时的迎春活动开始时在东郊,因为迎春活动中祭拜的句芒神是东方之神。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宫廷内、府衙门前等地也都有迎春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种立春的贺节也是一种迎春活动。在清代,还有所谓拜春的习俗:“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春饼又叫荷叶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
【责任编辑】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