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朝食堂
2015-09-10杨周彝
杨周彝
从小就养成天亮早起的习惯,通常夏季4点半、冬季5点45分起床,为太太备妥早餐后匆匆出门,晨光微曦,赶早地铁上班。
赶早乘地铁的好处是每次都有座位,绝不会遇到沙丁鱼罐头般拥挤的窘境,还可以把每天要写的研究报告内容梳理一遍,或看手机新闻或做一节穴位按摩或闭目养神,然后精神抖擞地走进办公室。
早餐在路上解决。
从地铁6号线蓝村路站出来,有很多饮食店和摊档,兰州拉面、新亚大包、沙县馄饨,大饼油条山东煎饼糍饭豆浆摊,我都尝试过,或价廉质次,豆浆寡淡如水,油条一股油耗味,大饼碱味浓郁,肉包肥腻难咽;或价昂宰客,一碗雪菜肉丝面13元,辣酱面20元。
最终,我把春朝食堂选在一家名为“席永记”的苏州汤包馆。
店堂窗明几净,服务员笑脸迎客,墙上挂着社区居委会赠送的“扶老助邻”锦旗。
这家店有数十种点心面条,具有浓郁的苏州特色:绉纱小馄饨、焖肉面、蟹粉小笼、开洋葱油拌面、荠菜馄饨、三丝春卷、条头糕、方糕、黄松糕、双酿团一应俱全。我的早餐基本定点席永记,各种点心都吃过,但最终选择一两生煎一碗小馄饨,共计9.5元。
从小到大,生煎吃过无数,但席永记的生煎很有个性。
首先,生煎的皮子可能未经发酵,有点像小笼包的皮子,非常薄,但很有嚼头,鲜肉馅心加了不少肉皮冻,高温煎烹后,肉皮冻融化为鲜美汤汁,要非常小心地咬一口,否则汤汁会喷射到衣领。一盘刚出锅的滚烫焦黄生煎,放入小碟,蘸一点香醋,轻轻咬一口,皮子的焦脆、肉馅的鲜香加上镇江醋的微酸,绝妙的口感。
席永记的小馄饨也颇具特色,半透明馄饨皮漂浮在清澈鲜汤里,如羽纱般轻柔,淡红色的肉馅隐约可见,碧绿生青的葱花、艳黄的蛋皮丝,构成一幅食指大动的画面。
用绉纱馄饨配生煎,是老上海的内行吃法。报载有人在南京路咖啡馆用小壶咖啡配大饼油条,这是奇葩,亦算创新,但传统搭配却有着悠久生命力,就像江南人不会用咸菜烧红烧肉、用咖喱煮大闸蟹一样。
每天7点半,从地铁站上来,直奔席永记。年轻人可能喜欢晚起,此时店堂里基本是中老年顾客。
“一两生煎一碗小馄饨。”付钱入座。须臾,服务员捧着托盘,热气腾腾的绉纱馄饨和香气四溢的生煎轻放餐桌。
时间久了,我发现从店主到服务员、收银员,都是东北人。
大部分苏州饮食店,一色吴侬软语,“先生,倷(你)来点啥?”
这家店却是:“大哥您吃什么?”
一开始,我固执地认为,江南菜江南点心只有江南人亲力亲为才正宗,就像窝窝头酸菜炖粉条只有东北人做的才原汁原味,现在苏州点心由东北人做,能传承精髓吗?
吃了一年,席永记给了我明确答案:在上海,东北人照样能做出原汁原味且丝毫不走样的苏州美食。
唯一缺憾,如果东北人再花工夫学点正宗苏白:“先生,倷个(你的)生煎来哉 !”那真是锦上添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