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舍难离巴塞尔

2015-09-10康威凯

中国国家旅游 2015年5期
关键词:巴塞尔钟表瑞士

康威凯

巴塞尔是我每年春天必到的城市,但我最熟悉的只有两个“景点”,一个是巴塞尔火车站,另一个是巴塞尔会展中心,每年的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博览会就是在这里举行。今年终于有机会慢下脚步,看一看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的真面目。钟表盛会之外,巴塞尔依然是一个让人难舍难离的魅力之城。

此次巴塞尔之行,参加表展当然还是我的第一要务。

每年的巴塞尔之行都会有些插曲,今年的调子却比较沉重。开展前一日,巴塞尔表展全球展商团德高望重的团长——82岁高龄的J.J. Duchene老先生突然离世,原本大家还准备在第二天的开幕式上聆听他的发言,最终这一年的表展是从默哀开始的。表展开幕第二天,赶上日食;第六天,汉莎航空公司下属的一架飞机在法国南部撞山,坠机地点距离巴塞尔不是很远。

有人认为,展会期间遇到如此多的意外,是大变革之兆。那么大变革究竟是什么?是以苹果品牌为首的智能手表将颠覆传统制表业吗?我不这么认为。行业变革是必须的,无论制造业还是媒体传播业都是一样,但智能手表对传统制表业不会有太大冲击。此次展会的相关统计数字就很令业界振奋:2015年的巴塞尔表展是史上规格最高的一届,与会人数和到访媒体数也都创造了历史新高。

提到巴塞尔,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已有98年历史的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博览会。其实,巴塞尔并不产钟表,举办“世界钟表第一展”纯属意外,那是瑞士钟表行业内部各种势力与资本角力的折衷方案。在表展的光芒之外,这个城市还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名片”,比如,它是瑞士乃至全球的“药都”,跨国药业巨头——罗氏和诺华的总部都在巴塞尔,这里还有闻名欧洲的大学、美术馆和足球队。

巴塞尔有瑞士最古老的大学,始建于1460年,众多杰出人物曾在这里教学,比如德国哲学家尼采,他于1869年到1879年就居住在巴塞尔。这里还有瑞士最大、最古老的动物园,始建于1874年。

作为瑞士大名鼎鼎的“博物馆之都”,巴塞尔拥有超过30个独特的美术馆、博物馆以及价值连城的世界一流收藏品。巴塞尔美术馆建于1662年,是欧洲最大的美术馆之一,也是欧洲第一家向公众开放的美术馆,藏品丰富,除古代名作外,也有近代和现代大师的作品,包括不少毕加索晚期的作品。巴塞尔音乐博物馆是巴塞尔历史博物馆的一部分,贝多芬的长笛就陈列在这里。

巴塞尔艺博会的分量也不输给表展,是和威尼斯双年展齐名的世界性艺术盛会,勃拉姆斯曾在这里举办他的首场钢琴独奏会,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也曾来此参展。

近几年,参加巴塞尔表展时,为免奔波,我都选择住在莱茵河上的轮船酒店,在船舱里看向河对岸,已是法国领土。这就是巴塞尔这座世界名城的一个神奇之处——位于瑞、法、德三国边境,甚至机场都是三国共用的,从三个国家的主要机场乘火车或大巴抵达巴塞尔,路程都不超过两小时。瑞士特别把三国交汇之处(Dreilanderpfahl)标识了出来,在那里,可以几秒钟之内跨越三个国家。

地处三国交界,巴塞尔人说的到底是什么话?正确答案是“瑞士德语”。它与标准德语有多大区别我不甚明了,但听上去似乎没有德国人讲话那么硬气。巴塞尔与法国的圣路易市只隔着一条莱茵河,所以市民中会讲法语的比率也相当高。至于英语,在商场、超市和酒店也可通行。这座城市的名字,不同语言就有不同的叫法,美式英语和德语是Basel,英式英语是Basle,法语里它叫Bale,在当地,你吐出以上哪一个发音都行。

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巴塞尔人有机会享受一些“跨国优惠”。2014年,巴塞尔全城居民投票通过,将8路有轨电车的线路一直延长到德国境内,新8路的终点附近有一座硕大的德国奥特莱斯,新线铺好后,巴塞尔市民纷纷前往购物——众所周知,瑞士人收入高,物价也相对较高,瑞士人也清楚自己国家的东西贵。

顺便说一句,巴塞尔市内的有轨电车网络十分便捷,也并不昂贵,一小时通票的价格是3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20元)。和瑞士很多城市一样,巴塞尔也推出了吸引旅游者的政策,入住城中任何级别的酒店,都能得到一张免费公交卡,居住期间,市内公共交通费全免。

巴塞尔总是让我想起北京,虽然要论人口、城市规模及建筑特色,二者是那么不同,但它们都有古今交融的特色,同时也都有一座由赫尔佐格与德梅隆设计的世界级现代建筑——北京是鸟巢,巴塞尔则是会展中心新馆。

通常,一座老的建筑需要改扩建,会对周边进行拆迁,而巴塞尔会展中心扩建时完全没有拆迁,而是向空中要面积,将原来1号、3号展馆连同它们之间的广场合并为内部有三层的新1号馆。考虑到原来喜欢在广场上晒太阳的人们,设计师巧妙地在广场上空的建筑部分掏了一个大圆洞,这个“天洞”解决了广场的采光问题,同时也让建筑凌空的部分没有那么沉重。

2013年新展馆刚刚建成的时候,人们只是感觉新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建筑的独特气场愈发显现,“天洞”仿佛将人世与天空衔接起来,每年在新展馆举办的以巴塞尔表展为首的90多个展览都风生水起,表展更是每年吸引着多达15万名参会者,其中包括近4300名注册媒体。这不禁让人感慨,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大师手笔,名不虚传。

今年表展之后,终于有机会在巴塞尔多停留了几日,看一看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的真面目。

莱茵河把巴塞尔分成两部分,北岸叫小巴塞尔,南岸叫大巴塞尔。一个城市有水,就灵秀隽永很多,一个人在莱茵河边游走,不由得被周围宁静与温馨的气氛所打动。远离了行业的喧嚣,这座城市原来是这样的美好,值得用双脚去丈量,特别是老城区。

瑞士是一个联邦国家,主要城市早年间都曾是独立城邦甚至独立国家,很多城市最古老的部分都是建在一处高地上,再结合城墙的保护,使得城池固若金汤,易守难攻,洛桑、日内瓦、卢塞恩,以及巴塞尔都是如此。是否进入老城,从路面上就可以分辨,新区大多是柏油马路,而老城则是石块路。

马尔克特广场(Marktplatz)上有一座惹人注目的红色市政厅,是始建于14世纪的古老建筑,经过了几个世纪的修缮,铁锈色的外观,颜色比柏林著名的红色市政厅更为鲜明,此外还有美丽的内庭、拱廊和宏伟的高塔。

巴塞尔拥有瑞士最高的两座大楼,但更具历史意义的地标性建筑还是巴塞尔大教堂,它位于老城中心,是一座红色的双塔教堂,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9世纪。这座教堂规模并不大,但风景一流,建筑装饰古朴而华丽,彩色玻璃窗上面绘制的宗教人物细腻逼真,酒窖、唱诗班、伊拉斯莫之墓和高高的回廊,见证了几个世纪的风雨沧桑。绕到教堂后面,是城中的一个制高点,可以俯瞰莱茵河北岸的小巴塞尔,感觉非常惬意。

TIPS

巴塞尔更多体验

对表迷而言,不可错过的是巴塞尔的Kirschgarten博物馆,这是历史博物馆的3个分馆之一,由18世纪的民居改建而成,可以看到超过600件的日晷、机械钟与腕表。

公共喷泉是巴塞尔的一大魅力,小小一座城市,有170多座喷泉。最有趣的当属位于剧院广场的丁格力喷泉,由瑞士雕刻家Jean Tinguelys设计,乍一看像是一堆怪异的废弃金属组成的“雕塑”,各种奇形怪状的轮轴、转盘、杠杆不停歇地横扫乱射和喷水。一开始你会觉得这个喷泉与周围中世纪的街道、建筑格格不入,但多看一会儿,便会发现它独特的水中扫射其实很有规律,符合预先设计的某个程序,几乎像瑞士钟表一样精确无误。

对于钟表爱好者而言,巴塞尔更像是一个陈列橱窗,参观过表展之后,不妨去周边地区游历一番,力洛克、纳沙泰尔、拉绍德封与汝拉山谷是瑞士钟表业的故乡,有不少表厂和博物馆值得参观,景色也都非常优美。

猜你喜欢

巴塞尔钟表瑞士
2023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格莱斯顿画廊展位
多元市场下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为什么瑞士巧克力这么出名
丽娜认钟表
钟表的认识
巴塞尔Parterre One多功能休闲空间
瑞士镇迷阵
藏起来的钟表
奇怪的钟表
巴塞尔:莱茵河畔的博物馆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