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乐舞俑大漠流淌的丝弦

2015-09-10郭爽

中国国家旅游 2015年5期
关键词:箜篌陶俑乐舞

郭爽

漫长的丝绸之路,记载了历史的无数个细节。对于盛极一时的大唐而言,丝路的通畅加快了文化兼容并包的步伐,而文化与艺术的全面繁荣也催生了厚葬风气,留给后人大量精美绝伦的陶俑,其中,乐舞俑是特色最鲜明、形象最活泼的一种,他们或手持乐器,或翩翩起舞,展示着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这些器乐歌舞,大多来自遥远的西域大漠。

骆驼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标签性符号,承载过无数商旅过客。唐代,骆驼除了远走丝路,还常常出现在长安百戏当中,以『骆驼载乐』为代表。这项表演集杂技和马戏于一身,两米多高的双峰驼要驮载数个成年男子,虽然双峰驼的负载力可达250公斤,但还是要经过特殊的训练,同时驼背上的人也得掌握高空平衡的技巧。

这件三彩釉骆驼载乐俑形象地复原了当年的场景:驼背上共有5个人,均为胡人模样,手持琵琶、筚篥、鼓等不同乐器,吹拉弹唱好不热闹。人和骆驼的比例做了一些夸张,整件器物造型优美生动,色泽明快,代表了当时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琵琶

琵琶是广为人知的一种弹拨乐器,形制有很多种,如圆形音箱、梨形音箱、曲颈、直颈等。其中从西域传入的曲颈琵琶在南北朝时就已出现,四弦四柱,音箱呈半梨形,横置于胸前,或拨或弹。还有一种五弦的琵琶,弹奏方式主要是横抱拨弹和竖抱用手指弹两种。

那些西域传入的乐器

盛唐之时,西域乐舞、乐器、乐师遍布朝野,备受欢迎,不断为文艺注入新的养分。西安市东郊金乡县主墓曾出土一组伎乐俑,均是身着男装的女子,每人手持一种乐器,组成了一个鼓吹仪仗,很多乐器并非源自本土,而是随着丝绸之路,由遥远的西域传入中原。

头戴幞头,身穿圆领袍衫,脚穿皮靴,是唐代男子的流行装束。女人穿男装是唐代社会兴盛时期的一大特点,最早流行于宫中,后来逐渐普及到民间,深受广大女子喜爱,并被社会所认同。勇于追求新奇事物,大胆创新,充分展现自我,是唐代国力强盛、文化博大开放的必然结果,这一开放的形态也被唐代伎乐俑原汁原味地表达了出来。

箜篌

箜篌,又称为『坎侯』或『空侯』,是两汉时期传入中原的一种乐器,古称胡乐,源于西亚,盛行于魏晋、隋唐、五代和宋,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等形制。

铜钹

铜钹,又称『铜盘』,互相敲击用来附和乐曲。最早由后魏传入内地,盛行于隋唐五代,由于便于携带和演奏,广泛用于民间乐舞、戏曲和吹打乐中。这个陶俑手中拿的是一对如手掌大小的铜钹,正欲敲击。

筚篥

筚篥,又名『悲篥』、『茄管』、『风管』、『头管』,是一种口上插有芦哨的吹管乐器,以芦茎为簧、短竹为管,有九孔和六孔两种。筚篥最早出自龟兹,后来传入中国,盛行于唐代,因其可吹出滑音、颤音、打音、泛音和齿音,所以唐代十部乐中有七部是用它来演奏的。

异域化是唐代乐舞文化的突出特点。唐代乐舞文化之所以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给后世留下来深远影响,正是由于它在继承汉族传统乐舞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吸收外来文化,经过融合、渐变,多元发展。

细看唐代伎乐俑,丰富动人的表情,刚柔并济的舞姿,绚丽迷人的彩绘,传递着充满生命激情的民族文化和超凡脱俗的浪漫主义情怀。这些陶俑也生动展示了大唐的生活情趣,上至宫廷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欣赏、参与乐舞,自信自足,自由自在。

参军戏

参军戏是唐宋时期流行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从生活中取材,内容多滑稽可笑,所以又被称为滑稽戏。这种戏专供帝王和贵族欣赏,多在宴请宾朋时,与歌舞、杂技一同演出。这件舞俑的原形是昆仑奴,对其外貌、穿着的刻画丝丝入扣。

唐代乐舞中常常出现昆仑奴,他们是通过丝绸之路被贩卖或被进贡入唐的,从事马夫、女仆、艺人等当时被视为低贱的工作,因古时『昆仑』一词除指昆仑山外,还泛指黑色,这些黑肤卷发的外国人便被称为昆仑奴。

胡腾舞

胡腾舞是唐代著名的健舞,以跳跃和急促多变的腾踏舞步为主,激情四射。这件舞俑单脚立于半球形垂瓣莲花托上,另一只脚斜着向外踢出,动感十足。他有着典型的胡人样貌,头戴一顶卷檐尖顶帽,与脚上蹬的翘头软靴形成呼应,身后背了一个酒葫芦,长袖飞舞,裙角轻扬,一副欢乐投入的样子。

杂技

杂技在各朝都盛行,比如汉代画像砖中就曾有所表现。唐代也流行在宴会中请杂技班子助兴。西安博物院所藏的这件彩绘陶倒立杂技童俑,身穿紧身衣裤,头梳双垂髻,独臂倒立,双腿在空中呈现交叉态势,腰背弓起,抬头远望,极有动感。这件陶俑没有左臂,根据专家研究,这并非后来破损,其原本表现的就是一位独臂的残疾表演者,这在出土文物中还是首次遇到。

猜你喜欢

箜篌陶俑乐舞
龟兹乐舞
箜篌城
丹阳市十墓山西汉墓出土器物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关于汉阳陵着衣式陶俑制作工艺的探讨
西汉彩绘守门陶俑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比较分析
竖琴与箜篌之关系
晋阳开化陶俑 来自地下的北齐人装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