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游戏与课程更好地融合
2015-09-10李倩
摘 要: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现阶段游戏课程的提出和实施,让幼儿教师对游戏课程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尝试,但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现阶段的游戏课程还是为了游戏而游戏,只是将游戏放入课程中,僵硬而呆板。如何让游戏更自然地融入课程中成为农村幼儿教师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游戏;课程;生活
现在的幼儿园相较过去,已经开始逐步重视幼儿的游戏,并将游戏带入课程。但是从目前的总体趋势我们也发现,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各大名园对于游戏化课程的实施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对于相对落后的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来说,游戏化课程仅仅停留在把游戏放入课程这一阶段,使得游戏精神变质,让教育教学内容与方式游离于幼儿的精神世界之外。那么,如何让游戏与课程更好地融合呢?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做的是:
一、让游戏成为一种精神态势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说过:“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活动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游戏作为一种精神的特质而表现为一种精神状态或心灵取向。”
在这次培训结束后的一节科学活动课《掉下来了》,我就想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来感受物体落下时的不同态势。我为幼儿准备了树叶和雪花片,同时还为他们准备了一张报纸。整个活动就是幼儿玩抛落游戏,幼儿很快发现了它们下落态势的不同、幅度不同等。在这之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请你想个办法,让报纸像雪花片那样,咚一声掉下来。”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原本以为,他们平时经常玩纸球,有一定的游戏经验,应该很快能想到把纸球揉成团完成任务,可是试来试去没有一个想到。其中有个别孩子想到折,当有人说出“可以折时”就立刻有幼儿反驳。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幼儿已经被我们平时过多的条条框框给限制住了,即便我认为是在游戏,但他们心中还是认为这是上课,老师给的材料不能弄坏,弄坏了就要被批评的等等类似的“不变的真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并没有反驳,同时也没有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而是将活动延续下去,带他们一起到户外玩报纸,让他们再次尝试不同的方式来想办法解决遗留下的问题。
我想,在幼儿那里,那种浪漫主义的童话意识,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泛灵主义的物理观念以及无拘无束的活泼天性正是游戏精神在幼年时期的体现。我们教师只有抛开冷漠和尴尬与幼儿共同保有一份童真,发现他们游戏中的快乐,才能发现游戏中隐藏的课程,并带入课程。
二、让游戏精神走入一日生活
游戏是一种顺应幼儿天性的法则,利用游戏这种基本活动形式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游戏精神的指引下更科
学、合理地安排与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游戏并不一定仅存于课程。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游戏自然成为课程,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发光发亮。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对角色扮演爱不释手,模仿是他们的强项。在我们班级我发现幼儿对于班级的事物并不爱护,熟悉度不够,因此在这次的培训活动后我想到了“班级小管家”这个角色,由幼儿共同协商管家任务、制作任务卡片以及管家身份卡片,整个活动都由幼儿自主决定,教师只负责调节和协商部分。当完成这些环节后,幼儿开始了他们的管家生涯,他们都做得非常好。这样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既满足了幼儿爱扮演、模仿、做教师小帮手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让幼儿将平时忽视的生活细节注意了起来,最主要的是同班之间开始互相了解,社会性交往也得到了提高。
三、从一日生活中提炼游戏课程
我发现将生活中的游戏提炼变成课程会让幼儿更乐于学习和接受。同时,对于我们班级的家长工作也是利大于弊的。就像我们的主题活动《瓜果乐》中,前期我们在班级中展开讨论“你认识的瓜果”“你在哪里见过这些瓜果”“瓜果是从哪里来的”等等内容。我们根据幼儿的回答制作了不同的展板记录下来,展示在走廊上,然后当家长看到孩子们的这些回答时,有的乐歪了嘴,有的叹了口气,还有的立刻指正孩子回答中的一些奇思怪想。在这些反应之后,我们发下亲子作业单,让孩子和家长通过事实去证明自己的想法,要求有图有真相。家长针对孩子的回答中的问题和孩子共同寻找答案,很快我们就收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孩子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很多过去不知道的知识。然后,在课程中我们将其中的内容提炼,帮助幼儿提升知识经验。
我想游戏在与课程的融合与应用的过程中会是一条相当漫长而艰辛的路,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在这条道路的尽头看到的会是那一片我们期待的彩虹,而这片彩虹将会成为我们坚持走下去的
动力。
参考文献:
[1]白莉芸.幼儿园课程与游戏整合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2(09).
[2]易凌云.透过游戏的儿童审美能力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3(03).
作者简介:李倩,女,出生于1987年3月,民族:汉,籍贯:江苏苏州,学历:本科,职称: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编辑 韩 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