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引发的媒体变革及其社会影响

2015-09-10文/李

传媒 2015年1期
关键词:传播方式信息

文/李 娟

微博引发的媒体变革及其社会影响

文/李 娟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它篇幅短小,每条微博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是三言两语。它承载的是个人的所见所思,人们可以用它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服务网站是美国的Twitter。在中国,2009年8月28日新浪微博正式上线公测,这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给网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8个月后,新浪微博用户即突破1000万。借助微博,人们随手发布自己的心情、动态、照片。微博的出现,开创了信息传播的新时代,它不仅使各类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而且也使传播渠道更为多元化和平民化;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而且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微博的特征

原创性。相比于对文字和版面要求比较高的博客,微博更具有“草根”特征。人们只需在微博平台上注册账号,便可发布信息,且内容不限,形式上无特殊要求,对语言组织要求低,目前除了搜狐微博没有字数限制外,其余多规定每条微博不超过140个字。微博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发表意见的平台,借助这种方式,一些话题甚至可能成为热点话题。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的《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当年舆情热度排名靠前的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占22%。2013年河南义昌大桥坍塌事故、2013年河南商丘市柘城县第二高级中学学生打砸食堂事件都是首先在微博上曝光,之后引发了传统媒体的关注。同时,微博极大地改变了以往一些媒体发布信息时形式呆板、内容缺乏新意的状况,使信息的发布融入了新鲜的元素,凸显了微博信息的原创性特征。

互动性。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分群现象,使得微博传播主体和受众的地位更加趋于平等。人们通过网络分享信息和观点,进行交流和沟通,良性的互动为微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厚实的土壤。微博上的内容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一旦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公共话题,人们便会在网上展开热烈讨论。尤其是微博具有信息“多转”的功能。对于相关信息感兴趣的人们,可以转发任意一条信息,这样一来,一条信息就可能被多次转发、评论,由此实现了信息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直至在更大范围内扩散。微博成为一个无穷大的群体分享、展开讨论、获取支持的平台。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微博“大V”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发布、传播公益信息,或是号召其关注者为寒门学子筹集学费,或是呼吁人们为一些亲人离散的不幸者提供帮助。这些努力,对于唤起人们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以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都功不可没。正是因为微博具有交互性强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人们倾向于以它为媒介开展互动。

即时性。借助发达的传播系统,微博博主随手发布的一条信息在几秒之内就可以传遍全世界,这样一种传播速度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近年来,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许多现场目击者甚至是事件当事人往往在极短时间内就开始通过微博向外界发布相关信息,如四川雅安发生7级地震后,这些身在现场的博主一方面向外界播报灾情,另一方面也对救援过程进行实时报道。在大部分新闻事件发生后,相关信息基本上是遵循“微博报道—社会各界关注—网民参与—媒体报道跟进”这一路径进行扩散的。

微博所引发的传媒革命

微博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对既有传播方式的突破。在Web3.0时代,社会化媒体迅速发展,并融入大众生活,微博的跨媒介传播使其具有了多级化特征,从而引领了传媒界变革的潮流。

传播内容“自主化”。微博的出现,降低了信息传播的门槛,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中自由发言,这就使得微博传播的内容具有了自主化的特点。与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场相比,以微博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中的信息涉及面更广,也更能体现社情民意;它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话筒的角色,使每个人都有了发表言论和被关注的机会。

相关数据显示,在新浪微博平台上线公测14个月之后,平均每小时有100万条以上的微博产生。微博创造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发声,人人都可以被关注的自主化的传播环境。

传播速度“病毒化”。微博简便的操作方式、强大的转发功能以及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为实现信息的“病毒式”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一条微博呈现在公共平台上,大家通过“互相关注”“关键词”“首页浏览”等多种方式搜索信息,给信息点赞或进行评论,使信息在短时间内通过多种方式扩散。因此一些传统媒体也尝试介入微博话语平台,用推出微博的方式唤起人们的关注。微博所依托的互联网平台具有极强的信息传输能力,信息在进行初级传播时就已经具有了惊人的传播速度,而在进一步传播的时候,由于多种传播媒介的介入,它更是具有了多种传播特性,最终,信息的传播速度呈几何级数爆炸式增长,信息从一个节点迅速传播到无数的节点,由此引领了信息传播速度的革命。

传播方式“碎片化”。微博形式简短,一篇微博,可以是一段文字,可以是几张图片,也可以是一段视频。博主将这些日常生活的“碎片”发布在公共平台上,供受众在闲暇时间浏览、评论,这种与现代人紧张的生活节奏相契合的传播方式自然受到大众的欢迎。这种“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沟通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需求。

微博所引发的“微”型化趋势

微博的出现,对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它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微博的“微”视角,导致了其在信息传播中的狭隘性,人们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很难有更为全面的视野和更为深入的思考。

“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导致信息的真实性被弱化。2013年11月,微博上出现了这样一条消息:在北京,一名倒在马路上的中国妇女赖上了一位骑摩托车的外国小伙,最终讹诈了对方1800元人民币。这条微博被网友迅速转发评论。一时间,网上群情激奋。但几个小时以后,警方公布了对于此事件的调查结果,主流媒体公布警方调查的视频中,外国小伙无照驾驶并撞上了这名中国妇女,在试图逃跑时被该妇女制止,在纠缠过程中,他不断地辱骂这名妇女。这是一个典型的罔顾真相哗众取宠的案例。

“草根”性导致了微博“去中心化”的倾向。微博作为一个低门槛的信息交流平台,给“草根”阶层带去了无限梦想,网络世界俨然是一派“百家争鸣”的景象。但是在微博上形成的这些号称张扬个性、非大众化的“小群体”或者“小组织”,其所宣扬的并非是一种新的理念,而可能是早已被人们所摒弃的落后观点。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微博博友的美好初衷,但过度宣扬个性则可能导致网络舆论走另一个极端。

微博的低门槛导致其内容难以提升。微博文字简短,不利于人们深入思考和讨论一些严肃话题,因此很多人都把它仅仅当作一种放松身心的工具。目前,微博中呈现一种较为强烈的“自恋化”倾向。虽然这无可厚非,但却不利于社会整体文化层次的提升。

总之,微博的产生和发展是一次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它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引发了一系列变革。微博的产生,创造了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本身也在不断更新,并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微博的出现虽然对传统媒体的地位造成极大冲击,但是其本身也存在一些弊端,应当不断提高其信息传播的质量,对信息传播的内容进行规范。这就需要推动微博与传统媒体实现有机融合,扬长避短。

本文系新乡学院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闻传播学科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XJGLXZ2013-12)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 新乡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传播方式信息
左维泽:肝炎的分类、传播方式及预防
节日宣传,让传统传播方式换“新颜”
“自媒体”与“把关人”——微博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法律问题
订阅信息
互联网时代下报纸如何创新改革新闻传播方式
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
展会信息
当代俄罗斯政治信息传播方式及特点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