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观视角下大学生的律己道德与律他道德的异化问题

2015-09-10

关键词:自律异化道德

张 文

(商洛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陕西 商洛 726000)

一、律己、律他道德及其表现与异化问题的产生

道德他律是依赖于道德规范之于道德主体外在的约束力、控制力的一种外部因素,在性质上具有外化性,通过约定俗成(如民风民俗)、道德律令(如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形成的伦理规范,可谓务实之道德。道德自律是通过道德主体将分散的、松散的伦理道德集中内化于自身,并付诸道德实践,使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较高的个体德行的自主行为。良好的道德自律能够使道德主体受到社会认可,获得道德尊重,可谓“功利道德”。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1]524-525由此可见,道德作为一种社会伦理,与人的社会化密不可分,以社会交往与生产力发展为前提。因此,可以认为,道德的形成、发展、扬弃、变化、定型,是一种社会意识,在国家意志的基础上,上升成为意识形态。如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新时期的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都是道德国家化、社会化的内在体现。

当前,对于道德他律、道德自律以及道德问题的研究,众多学者给出了较为相似的答案。蒋圣斐在《试论当前道德困境与道德他律建设》中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道德困境出现的原因是道德他律弱化导致,应当从强化道德他律机制方面采取措施,增强道德约束力。[2]张开诚在《道德他律弱化探微》中对强化道德约束,提高他律成效等问题,从建构道德理想、激发文化情结、超越自我意识等八个方面给出了答案。[3]刘耀霞在《道德他律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中主张,应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他律道德,内化形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在道德他律中达到道德完善。[4]金筱萍在《论道德他律到自律的形成发展规律》中认为,他律是道德发展的低级阶段,自律是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两者具有可转化性。[5]然而,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在主观上应当成为道德行为的发出者,也是道德行为的受众。因此,过分依赖道德自律而使道德主体自律,转化成为自律道德,或者依赖道德他律而使道德主体受律,转化为他律道德,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因道德标尺偏颇导致的道德异化问题的产生。

在道德的外在作用之下,人已对道德做出了多维反应,在社会发展与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产生了人己与群己之间的隔阂与猜忌。于是,道德的良性作用消失了,道德的引导本能退化了,道德使得人人从善的引领作用不复存在了,道德现象在行为主体中出现了异化。于是,道德价值观已被违背道德、不够道德的代用品、仿制品所替代,成为被利用起来的“纯粹空洞的、消除了任何道德痕迹的政治观点和口号”[6]。道德被人利用成为谋一己之利的工具。例如,以道德的手段严施于人、宽于律己,从而使道德产生了两重甚至多重的标准,使道德主体走入了伪道德的怪圈,使道德的本有价值不断降低,最终使人成为异化的产物,用其他的生活方式取代了崇高的道德价值观。[6]

因此,可以断定,道德主体在自律道德上的不坚定与在他律道德上的不一致,最终导致了道德异化的出现,从而使得道德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明显、道德权威和约束力弱化、与人性不相和谐、与良心发展离心力初现。[7]

二、大学生道德异化行为的表现及原因

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的优秀代表,具有超前的社会意识、扎实的专业素养、过硬的知识功底、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广泛地接触到社会发展的新事物,对于社会问题有其独特的视角,因而成为时代发展的代言人、社会进步的“领头羊”、国家建设的接班人。在大学课程开设中,把“两课”教学作为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一环。然而,在近年来的新闻报道中,大学生道德失序、道德弱化、道德缺位、见死不救、见义不为、见利忘义、见钱眼开、诚信缺失等问题屡见报端,导致全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产生质疑。为此笔者对在校大学生道德问题做了调查(见表1)。

表1 主体视角下对大学生道德问题的调查

可见,大学生对道德的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截然相反,即以宽松的道德标尺,甚至是放任自由的态度要求自己,而希望以严格的道德标尺要求他人乃至他人的行为。这种个体意识的反映并非表现在个别学生群体中间,相反,大量学生都给出了相同或相近的答案。对于群体的道德表现、道德反映,这种双重标准、双向要求对于大学生来说,与接受高等教育、具有健全人格与道德素养的公众心目中的大学生形象相去甚远。

大学生作为接受知识、走向社会的社会人,其学习、实践过程也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根据表1的调查,学生中所存在的道德不良,并非道德素养不高,也非道德明显滑坡的例证,而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由于道德他律的引导下主观的自律道德出现了扭曲,以及在道德他律要求中律他道德的立场发生了转变,从而出现了道德异化。这种异化具体表现在:

1.知行难以合一。大学生在经历了长期的基础教育之后,在大学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全面接受道德理想教育。但随着社会意识的随俗化与大学办学的社会化趋势日益常态化,大学生受诸多来自社会不良意识的污染,加之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与专业素养要求的日渐具体,不少大学生存在着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为顺利毕业、升本考研、找到满意工作等不择手段。此外,在日常行为中,存在着随意懒散、不负责任的心态。例如:不讲公德,在教室课桌椅、墙壁上乱写乱画,公交车上拒绝让座,乱扔垃圾杂物,随地吐痰便溺等;不讲私德,男女同学在校园里举止不雅、过分亲昵,为他人充当枪手替考作弊,代写论文;缺乏美德,随意破坏公共设施,践踏绿地草坪,恶言粗语等。尽管学生在入学之初,便接受了入学教育、文明教育,学校通过出台各类相关制度,以校纪校规规范学生个人行为,但失德行为仍屡见不鲜。[8]

2.知易行难。考试作为考查大学生的通用方式,是检验学生知识学习水平的教学手段。然而,学生将在书本中、实践中学到的知识(尤其是道德常识)通过考试又交还给书本与实践,个人能力与德行的提高不见起色,如此便造就了高分低能、高知低行、高德低质的结果。

3.知不愿行。从众思想的诱导使得部分学生放弃了思想中潜在的正确的道德观念。例如学习雷锋、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在大学生中被认为是过时了的价值观而不齿,例如获得奖助学金的学生参加义务劳动被说成是没有主见、课间擦黑板被认为是爱出风头,从而导致部分愿意从善、扬善的学生的道德自尊心因无端的嘲笑而隐藏起来。

大学生的道德异化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层原因,具体有:

1.道德环境污染。道德环境作为道德生活、道德修养的主要的外在因素,由于当前生活节奏加快、功利心理影响、道德标准失序等因素,使得道德价值取向趋于多元,信念理想缺失,社会风气败坏,时刻影响着大学生优良道德行为的养成。

2.道德他律效果不佳。他律道德作为道德他律体系下的道德的直接施动者,由于他律的约束力不强、执行力欠佳,以及他律体系的前后矛盾、不相一致、标准不一,使得学生的道德实践行为变得盲目、盲从。

3.道德学习动机不纯。部分学生由于受社会不良道德意识的影响,道德实践的功利心加重,将道德学习与考试分数联系起来,将道德实践与金钱名利结合起来,从而使道德行为将付出与回报联系起来,不折不扣地做到了“收支平衡”,使道德成为主体利用的工具。

4.教师道德失范。教师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直接道德教育者、言传身教的影响者以及道德行为的示范者,在言行举止上存在一定的失范行为。专利学术造假、虚报科研经费、乱搞师生关系、挪用贪污渎职等,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被个别教师抛弃,对学生负面影响极大。

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规范

克服道德异化的目的:一是为了真正发挥道德应有的约束人的行为、指导道德主体行为良性发展的作用;二是为了解放人的个性,使人在独立自主、互利双赢的局面中开展道德实践;三是为了真正激发人的道德良知,消解道德功利行为,提高道德自律;四是为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道德他律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

大学生作为有别于普通青年的知识群体,具有良好的德行素养,具备较好的道德良知。为此,将道德规范普遍、有效地运用于学生中间,不仅是大学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

1.他律与自律双效合一。道德他律是依靠外力推动和约束道德主体对社会规范的服从。道德他律的作用在于保证社会秩序和道德维持一个基本的界限,使全体道德主体有共同的生活准则。[9]因此,只有不断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明确教育目的,加强德育教育的手段与形式,强化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的双效作用,将脱离管控的自由置于道德的约束之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知行脱节、知不愿行的道德尴尬局面,使道德教育不仅“达理”更能通情。[3]

2.以自律为主。应当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学习相结合,将课堂教育理念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内涵,自觉抵御不良道德的侵蚀,将外化于制度、规章、条文的他律道德通过内化于心从而外化于形,彻底解决“信”与“不信”的道德实践标准差异,明确自身道德的重要意义,使道德的积极作用明知于心,使广大学生乐于接受道德“律令”、乐于遵守道德约束,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武装头脑。

3.以道德提升为目的。作为大学,应当使大学生把自己当成国家的一员,把个人的目的变成普遍的目的,把粗野的本能变成合乎道德的意向[10]217,让学生以道德理想的提高为“乐事”;作为大学生,“厌恶一切禁欲主义”并不代表坐视“严肃的道德正濒临消失的危险”[11]267而不管,应当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道德实践的终极目标,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12]459-460,使自己在知、情、意上实现统一。

总之,促使大学生在道德自律与道德他律过程中实现道德实践的不断进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之处。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1846年)[G]//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蒋圣斐,郭洪涛.试论当前道德困境与道德他律建设[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7(3).

[3]张开诚.道德他律弱化探微[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4]刘耀霞.道德他律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

[5]金筱萍.论道德他律到自律的形成发展规律[J].咸宁学院学报,2007(1).

[6]Ю·М·斯莫连采夫,Т·И·波罗霍夫斯卡娅.道德异化的特点[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3).

[7]李婧.当代道德异化与道德回归问题探析[J].商业文化(上月刊),2012(5).

[8]石共文.大学生道德生活中的“知行脱节”现象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2(2).

[9]申明.道德他律与公民道德建设的理论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1).

[10]马克思.《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1842年6月28日—7月3日)[G]//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恩格斯.恩斯特·莫里茨·阿恩特(1840年12月)[G]//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2]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835年8月12日)[G]//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自律异化道德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只有自律,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能自律者为俊杰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