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写意”
——中国美术馆邀请展

2015-09-10本刊讯

中国艺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国美术馆中国画油画

“中国写意”
——中国美术馆邀请展

图1  展览现场

图2 展览现场

图3 展览现场

展览时间:2015年2月13日—3月10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本刊讯: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中国写意——中国美术馆邀请展”于2月13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这次展览汇聚了中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四大艺术门类140余位艺术家的240多幅作品,既包括了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徐悲鸿、林风眠、李可染等美术界先辈,也呈现了靳尚谊、詹建俊、潘鹤、钱绍武、吴长江、刘小东等诸多当代创作力量的作品,集中展现了不同画种的“写意精神”,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写意,是中国美术的灵魂所在,”在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此次展览撰写的前言《中国写意的力量——论中国写意美术》中提到:“中国写意艺术是诗风浩荡的中国风在造型艺术中的体现。它的表现智慧和创作过程,它的思想性和形式特征,皆是东方精神的形象对应。它叙述和弘扬的是一个古老而弥新的民族之诗性追求。写意精神的意象图式驻落于所有中国美术门类之中,其观念最早可上溯至先秦老庄的道论。而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形神之论、有无之识,也催生了‘传神写照’‘迁想妙得’‘以形媚道’‘澄怀味象’等美学命题,对当时及后世的美术创作影响深远。是故,中国艺术家往往强调超越再现客观世界,去把握天地万物背后的形上之‘道’。”

中国写意绘画经过历代画家、文人的探索与追求,在历史中留下诸多佳作。中国写意画用笔不求苛细,在笔墨干湿浓淡变化之间表现意蕴的同时更倾注人生的追求与格调。唐代王维笔墨间流露画意禅心,北宋米氏云山透露着文人的诗情画意,至元代倪瓒于清秀枯木间传达“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的绘画追求,至明清徐渭、八大山人、石涛的写意作品更是震古烁今。近现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渗入,写意绘画各种派别呈多元之势,既有在传统的基础上自出机杼而开创新风的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也有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进行中西文化合璧的徐悲鸿、林风眠、李可染,大师辈出,生生不息。

近现代以来,艺术呈现多元趋势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中国传统写意艺术的当代表达也是画家们所关注的重点。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中有一改传统中国画以“墨”为主的画法者,吸收西方环境色系和主观色彩构成的成果,融个人气质和自创语汇,创造了现代生活的静逸美;更有艺术家凸显线与面、黑与白的交互关系,凭借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表现出神畅自如、纯粹明净的审美境界,这正是对当下中国画写意精神的个性化诠释。

油画、版画、雕塑作品,也同样呈现出中国艺术家在传统与现代中,将写意精神融入艺术创作的探索与追求。一批新生代油画家的写意性创作探索之路同样令人瞩目,他们完美融合了书写性笔触与写实性造型,同时将画面平面化、单纯化,甚至开始大量留白;造型上也呈现出逸笔草草的审美趣味,树立起油画本土化倾向的积极探索和实验的范例。还有一些画家,把历代积累的文脉看作自己的创作起点,使画面呈现出空灵而有诗意的写意精神,其作品在现代主义抽象构成的典型图式中透露出鲜明的中国文化气质。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古往今来对传世作品的最佳评价。“写意”是一种境界,是作品生命的灵魂所在,更是一场视觉和心境的超脱。这种理念成就了中国文化最为瑰丽的部分,造就了中国艺术经久不衰的生命历程,让中国艺术及精神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HINESE FREEHAND ART INVITATIONAL EXHIBITION OF THE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图4 高原阳光 纸本 190cmx94cm 2002年 田黎明

图5 开荒牛-献给深圳特区 铸铜 100cmx30cmx30cm 1983年 潘鹤

图6 听涛-红霞 油画 180cmx300cm 2013年 詹建俊  

图7 八大山人 油画 132cmx100.5cm 2006年 靳尚谊

图8 母亲 中国画 101.5cmx95.5cm 1988年 方增先  

图9 行走 丝网版画 92cmx56cm 2008年 广军

猜你喜欢

中国美术馆中国画油画
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
——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
一张油画
同心协力写丹青
——中国美术馆藏书画界全国政协委员美术作品广西展
中国画
油画《塬下》
油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岁月长又长》(油画)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