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

2015-09-10王向阳

绿色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环境保护环境

王向阳

(上海市闵行区环境宣教与信息管理中心,上海201199)

1 当前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新机遇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从而在顶层设计上为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明确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环保法》中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从而在国家法律层面比较明确指出了政府部门在环境宣传教育中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作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担负着凝聚共识、引导动员、助力发展的重任,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事业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正如曲格平同志所言:“我国的环境保护靠宣传起家,今后还要靠环境宣传去发展。”随着顶层设计的健全,环保法律的完善,同时随着公民环境意识的觉醒和增强,新形势下对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故而,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迎来了最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课题和挑战。

2 当前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全民环境意识整体水平偏低,自觉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尚未形成。表现为:大多数民众对环境保护工作大概知道,但具体不明,甚至于把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卫、市容绿化等工作画上等号的大有人在。很多人对环境状况抱怨却袖手旁观、对环境污染痛恨却无动于衷;一时的呼吁热情高,积极的主动了解、参与热情低。更有为数不少的人认为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完全是政府的职责,只要求政府作为,却未考虑也需要从公民自身做起。其实,人人都是良好环境的受益者,也是环境污染的“贡献者”、“受害者”。公众对局部环境问题的关注度高而参与率低,对环境保护缺乏理性全面认识、不理解和急躁心态也使得全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和风气远未形成。这也是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具体机遇和挑战。

(2)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机构和能力建设明显滞后。根据《全国环保系统环境宣传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要求:在各地区建立完整的环境宣教行政网络,分设行政编制的政府环境宣教机构和社会公益性环境宣教事业单位;加强对基层宣教工作投入,加强地市级环境宣教能力建设,为基层宣教工作创造条件。暂且不说人员与编制情况,就是东部地区都没有完全设立行政编制的政府环境宣教机构甚至于社会公益性环境宣教事业单位(即使设立,也是处于尴尬的境地),更别说西部地区,机构设立上的被忽视和规格的“低人一等”,“名不正言不顺”的存在状态使得工作开展比较艰难,加之环境宣教人员多存在兼职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环境宣教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工作的顺利开展。

(3)环境宣传教育社会体系还没有形成。环境宣传教育碎片化、零散化、短期化,系统性的环境宣传教育或未很科学地设计,或未很好地持续执行,或在落地上存在一定问题,造成环境宣传教育在系统内、系统间,与公众间的良性互动、交流不怎么通畅,使得环境宣传教育社会体系松散甚至不成形,严重影响了我国环境宣传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和长远发展。

(4)环境宣传教育形式、手段比较传统、被动、单一,创新不够。受重视程度、机构与编制、资金、人员、设备设施等所限,环境宣教工作的良好局面还没有形成,工作思路还没有打开,眼界还不够开阔,使得工作开展被束缚住手脚,在一定程度上疲于应付和保持原状,使得宣传教育形式和手段单一、创新不足、保守有余。

3 做好新形势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3.1 全力推动环境宣传教育立法工作

在公众环境需求日益强烈、环境意识日益觉醒,但未形成理性社会共识的情况下,环境宣教工作刻不容缓。而环境宣传教育作为政府行为或者政府主导的行为,必须做到有法可依,只有真正重视环境宣传教育、将其上升到立法层面,推动环境宣教立法工作,加快立法进程,才能真正凝聚社会共识、促进其有序、系统、严格推进,才能在各个层面将该项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做到位。各地环保部门也要积极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立法调研、呼吁工作,促进制定本区域环境宣传教育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3.2 切实加强环境宣教队伍和能力建设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人员队伍建设,在目前环境宣传教育立法工作未启动的情况下,先要切实全面落实《全国环保系统环境宣传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要求,上下重视,解决各级环境宣传教育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机构设置、编制配置、岗位设置、经费保障,形成环境宣传教育人员培训提升机制,让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人员有保障、有着落、有能力、能安心、能专心。加强环境宣传教育能力建设,就要求各级政府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梳理环境宣传教育理念,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和保障,强化环保宣教专项财政制度建设,持续加大对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支持力度,在办公用房、基础设施、影音资料、专业设备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和保障。

3.3 坚持做强品牌项目和建立志愿者队伍两手抓

在新形势下,各级环保部门要在有限的力量和资源的情况下,聚焦重点,坚持做大做强生态文明宣讲、绿色生活方式培育、重大环境保护节日、环保法律法规解读、绿色创建等特色品牌项目,形成声势、引导舆论、扩大影响、建立新平台、形成主阵地,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积极发动公众参与进来,为全民参与环境环保事业助力。同时要积极与社区、学校、企业加强互动,建立环境环保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以灵活机动的方式、形式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主动性和智慧,真正做到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了群众。

3.4 坚持政府组织引导,社会多层次参与,做新做活工作局面

加强政府组织引导,倾听群众诉求,主动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积极推动政府部门与社区、机关、企业、学校的密切互动、交流,既请进来,又走出去,构建政府、企业、社区、学校等多层次、全方位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参与平台,依托志愿者队伍,积极推进环境宣传教育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同时通过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形式,与时俱进,充实丰富公众互动沟通平台。积极培育、规范、指导NGO等社会组织参与环境宣传教育。通过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共建,开创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新局面。

[1]熊敏帧.对我国环境宣传教育能力建设问题的思考[J].海峡科学,2013(6):81~82.

[2]狄瑞云.关于对公众环境宣传教育的思考[J].环境教育,2013(5):35~37.

[3]曹春燕.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2014(10):163.

[4]黄沈发.上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与挑战[J].上海环境科学,2013,32(5):185~188.

[5]叶振国.环境宣传教育与新媒体互动关系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5):73~75.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环境保护环境
镇江市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