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开的“群体”
2015-09-10张俊杰
张俊杰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性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的思想、情感、行为等都会因他人的存在而深受影响。我们出生于家庭中,与朋友共同玩耍,和同学一起学习,与同事互相协作……从家庭到学校,再到工作岗位,我们都过着群体生活。所以对于人类而言,我们基本E没法逃开“群体”。
他人影响着你
群体就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影响的个体的组织。当我和你在一起且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时,就构成了一个群体。如果还有其他人的加入,我们就共同构成了更为复杂的群体,比如运动队、班集体等等。
相信你肯定注意到过这种现象:当跑步选手独自跑步和有观众关注时相比,后者明显速度会快许多(女神/男神的目光再增加20%的速度加成);在教室晚自习,看到大家都在埋头苦读,自己的学习劲头也顿时倍增,比在家中学习的效果好多了。这一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社会助长,即如果有观察者,或者有竞争者在场,将会激发起优于独处时的表现。如此看来,我们如果想表现更好,似乎要请些观众来加油助威或者找几位竞争者来同场竞技。
但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因为有时他人在场并不一定都是好的影响。例如,在考试时,有些考生就特别害怕监考老师走到他们眼前,甚至当老师站在旁边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社会干扰,即有时他人在场,非但不能提升效率,反而会影响个体的正常行为,使个体的学习效率下降(有些男生在男厕所小便时也会存在类似状况,男生秒懂)。相关研究发现,专业的射击运动员独自射击时的准确率为71%,而有四个人观看的情况下准确率为80%;水平较差的射击者独自射击时的准确率为36%,有他人观察时则仅为25%。
所以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所进行的任务对我们的不同意味。如果任务较为简单或是熟悉(比如做加减运算或者抄写文章),其他人的存在常常能使我们超常发挥,而面对较为复杂棘手的任务(比如背诵课文或者解数学难题),他人在场或共同活动则往往会导致人们表现变差。
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当他人关注我们或与我们竞争时,由于害怕被旁人比较、评价或者为避免干扰而刻意不去注意旁观者等原因,引发了我们生理上的唤醒(如呼吸加快、血流加速等)。生理唤醒能使我们注意集中,全神贯注,但易引起意识狭窄现象,从而会强化我们最可能的反应——促进熟练的简单任务的完成,抑制未掌握的复杂任务的进行。
所以,如果你很熟悉擅长某项活动,就把亲朋好友都叫来做你的观众,为你加油鼓劲,相信他人的关注会促成你的卓越表现。而如果面对的任务是复杂且不熟悉的,或许一个人找个安静之处耐心思考更为有效。
“从众”有度
除了群体中的他人能对我们造成影响之外,群体规范对我们同样有影响。
我们每个人确实是独一无二的,但我们的情感、行为乃至思维却往往受群体规范的深刻影响。举例来说,毕业晚会上,当其他所有人都精心打扮,正装出席时,你却穿着T恤短裤亮相,我想你应该会觉得不舒服吧。即使没有人来告诉你“你的着装很不合时宜”,你也很可能选择先行离开或者换一套与这场合更匹配的服装。这便是从众现象的一个典型表现。
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达成一定程度的一致性规范是必要的。如果缺乏大多数人赞成一致的社会规范,规定在大多数场合中“正常的”或可被接受的行为应是怎样的,人的行为会变得难以预测,而无法顺畅交流沟通。如果大家在家庭、学校、商店和工作单位都各行其是,结果必然是相互干扰,矛盾冲突不断。
但是,过度的从众行为对于个体而言,容易导致盲从而做出危害他人及社会的行为,比如常见的校园群体暴力事件中,往往是两个群体中几个人的矛盾扩大成了两个群体间的矛盾,在同仇敌忾的氛围下,旁人“不由自主”地挥出了拳头。校园暴力主要与去个性化有关,即个体在群体中因丧失个性、理性和责任感而表现出来的行为上的无理智状态。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生理唤醒,人多势众导致心情激动,身体振奋;②匿名性,人群中无法分辨是谁打出“致命一击”;③责任分担,法不责众,无所顾忌。
此外,过度的从众行为对于群体而言,则易导致群体思维,即由于群体的高凝聚力,人们在做出决策时由于过分追求和谐相处和群体一致,而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做出客观、实际的评价。例如1941年日本奇袭珍珠港事件,美国之前对此毫无准备,也决不相信日本有这个胆量,而事实却正好相反。
所以保持独立思考,锻炼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免于从众现象的影响,达成自由与和谐。来自不同群体的你
最后,我们来看看所属群体的不同如何影响我们对他人的态度。
人天生有归属的需求,我们总会将自己划入某群体,事实上,当我们在对自己的身份进行确认时,就需依据我们所属的群体。例如,小明确认自己是男性,中国人,在校学生……这种“你是谁”的定义同时也暗含了“你不是谁”。由此,我们在头脑中画出了一个圈来定义“我们”和“他们”,也即内群体和外群体。这种群体身份常常会导致内群体偏爱——把一些积极的特质归入内群体,把那些不好的特质推给外群体。例如,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好好学习的,他们班大多是些混日子的。
我们常常会夸大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差异,并顺从于各自群体而排斥某些外群体,这常常造成群体间的矛盾冲突。具体来说,群体归属对个体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上。简单来说,刻板印象就是“以偏概全”,比如认为女生都是感性的动物,厨师都是脑袋大脖子粗;偏见就是“先入为主”,比如认为女生在数学方面就是没有男生聪明;歧视也就是“区别对待”,比如招收职员时排除女性或其他少数民族的人。
想要减少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①接受教育:一般而言,接受的教育越多,人们的眼界会越发开阔,更能够求同存异;②直接接触:相关研究表明,当进行在平等基础上的合作时,人们与原来不喜欢的群体的成员进行个人接触后,能带来相互间的友好行为、尊敬和喜爱;③自我检控:如前所述,偏见本身与我们对人与事物的观念态度有关,所以,通过自我反思(对自身的认知过程进行检控)也可减少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