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之声》:经久不衰的童话故事

2015-09-10

读者欣赏 2015年9期
关键词:玛利亚音乐剧音乐

正如音乐剧导演所说:“你在一天内可以看很多遍《音乐之声》的DVD,但你感觉不到舞台上的独特魅力。因为录像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但舞台演出每天都会不一样。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词,都会有惊喜。”更多美妙的歌曲、更为考究的对白,加上精致的舞美带给人的享受,这些都是音乐剧所独有的。这也是多年来,世界各地的人们热衷于走进剧场看《音乐之声》的原因。

《音乐之声》是全世界观众最熟悉的一部音乐剧,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歌曲舞蹈,这部作品早已伴随着同名电影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就像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童话故事,代代相传。

半世纪来始终是观众最爱

《音乐之声》这部经典的百老汇音乐剧,1959年于美国纽约首演。1965年,《音乐之声》电影被搬上银幕,片中故事和音乐为世人所熟知,并一举荣获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十项提名,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项大奖,书写了好莱坞影坛历史性的一页。

无论是电影还是音乐剧,《音乐之声》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尤其是剧中多首插曲,俏皮可爱的《孤独的牧羊人》、柔情温暖的《雪绒花》、极富团队精神的《哆来咪》等,都已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珍藏和回味之作。

1959年11月16日,音乐剧《音乐之声》在百老汇的鲁德·方特恩剧院首次亮相便风靡一时,1960年,该剧赢得包括最佳音乐剧在内的6项托尼大奖。

时隔多年,在近日美国的一项观众调查中,音乐剧《音乐之声》仍然位列“史上最伟大的十部音乐剧”榜首,原因是这部音乐剧让很多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互相关爱、相依相伴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如今的人们可能比以往更需要它”。电影《音乐之声》同样被好莱坞的电影评论家、《时代周刊》以及民意投票一致选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十大电影之一”。剧中,天性自由的美丽修女玛利亚、迷人的阿尔卑斯山、清澈的湖泊、明媚的气候、雅致的别墅、7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追求自由的勇气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打动了世界各地观众的心。

真实生活中的男主角

《音乐之声》的原型要从故事的男主角冯·特拉普上校说起。冯·特拉普上校是奥匈帝国年轻的海军将领,建立了许多功勋,当时他作为海军指挥官的声望,可以和二战时期的艾森豪威尔相比。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失去了南斯拉夫的领地,也失去了海岸线(原南斯拉夫有在地中海的海岸线),保留海军变得没有了意义。于是,曾立过赫赫战功的冯·特拉普上校不得不提前退役。

然而坏事接踵而来。1922年,他的妻子离开了人世,特拉普上校又一次遭受重大打击,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冯·特拉普上校是一位慈祥的父亲,妻子死后,他为孩子们换了无数个看护。1926年,他找到了修道院,一位名叫玛利亚的修女被派到冯·特拉普家,她就成为故事的女主角。

玛利亚来到特拉普上校家的时候只有21岁,她非常尽心地照顾孩子们,她也逐渐赢得了孩子们的好感。上校一家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们为拥有这样一位从修道院过来、又懂音乐的家庭教师而感到高兴。

真实生活中的爱情

原本残缺的日子随着玛利亚的到来似乎变得完整起来,一家人又充满了音乐和欢笑。不久后,上校向玛利亚求婚,这让玛利亚感到非常惊讶,她在回忆录里写道:“那时候,我真的不像沉浸在爱情里,我喜欢他可是并不爱他,相反,我爱他的孩子们,某种程度上我是和他的孩子们先结婚的。”特拉普上校比玛利亚整整年长25岁,这是两代人的婚姻。婚后,玛利亚才逐渐感到自己爱上了这位可以做自己父亲的男人。

1932年,奥地利银行的倒闭使得冯·特拉普一家的积蓄化为乌有,一个殷实富裕的家庭顿时变得贫穷了。这时候冯·特拉普和玛利亚又生了两个孩子。要抚养9个孩子,必须寻找新的经济来源。当时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到外面去演出。对上校而言,靠演出卖唱来生活,多少显得不太体面,毕竟和他原来的身份、地位完全不符。所以在合唱团成立之初,上校一直很不高兴,这点倒和音乐剧中很像。可是在玛利亚的一再坚持之下,面对日益窘迫的生活,上校还是放下了面子,同意加入合唱团进行演出,冯·特拉普一家也因此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一切有赖于玛利亚的苦心经营。

就是这样一段现实的、还略带一些沉重的经历,催生出舞台上浪漫而近似于梦幻的音乐剧《音乐之声》,而冯·特拉普和玛利亚的爱情故事也永远定格在艺术世界里。

这个平凡的故事因为融进了爱祖国、爱自然、爱音乐、爱生活等内容,打动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观众。

无论您是小孩、大人还是老人,相信韦伯版的《音乐之声》一定能给您的内心带来一丝欣喜,让您领略到音乐剧的魅力,重温那横跨60年历久弥新的感动与欢快!

猜你喜欢

玛利亚音乐剧音乐
《来自远方》电影版9月上线Apple TV+
East Side Story
看音乐剧
音乐
玛利亚重现
2015上半年中国音乐剧演出情况
职场隐婚——有人欢喜有人愁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