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被忽略了的艺术大师—王子云

2015-09-10

读者欣赏 2015年9期
关键词:考察团雕塑家文物

1935年法国版《现代艺术家大辞典》中第一次载入了一个中国人和他的作品《杭州之雨》。

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而且都是赫赫有名的大艺术家: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刘开渠,著名美学理论家王朝闻,大画家李可染、吴冠中、赵无极,大诗人艾青……

他是中国第一任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团长,1940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利用摄影、临摹、拓印、复制、测绘、记录等方式,收集抢救了大批文物,上演了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史上的一次文化壮举。

他是中国现代美术考古事业的开创者,在中国雕塑艺术家里,他是第一个对汉唐陵墓雕刻进行了几乎全部实地考察的人,留下了大量的摄影作品、拓片、复制品以及全景写生长卷。

他就是王子云,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他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壮丽篇章,寻找、保存并复制着中华古代艺术文物,直到把自己也活成了国宝级的“文物”。

王子云早年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系学习, 1936年他完成了学业,下决心要游遍欧洲。

1935年,英国举办了一个“万国博览会”,中国文物第一次赴英国伦敦博物馆参加展览,选送了一些汉唐石雕、玉器、陶器、青铜器等,其中有中国最早的国画、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王子云为能够在国外看见祖国的珍贵文物欣喜和感慨,同时也感到愤慨。在博览会上,他看见中国的一些文物商人非常活跃,正是他们和一些外国列强,将祖国宝贵的文物偷盗到了外国,成为别人的家产。而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别人家里欣赏自己的东西,他感到耻辱,这就是弱国和殖民地的下场。从此他下了决心,要尽自己的一切力量,保护中国的文物不要遭到破坏和流失。这样的心理刺激,也决定了他以后的使命和道路。

在参观中,他的老师,世界著名雕塑家朗多维斯基指着中国的雕刻品说:“真正的艺术在你的祖国,你来这里学什么?”这句话带给他强烈的震撼。应该说,他是在国外发现和认识到自己祖国辉煌艺术的。当年这个古希腊艺术的崇拜者,隔山跨海去西方寻梦,却在大洋彼岸寻到了自己老祖宗的灿烂艺术,并奠定了毕生为它献身的决心。

基于王子云的爱国情怀,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应运而生。应该说考察团是王子云一生中完成的最重要也最有影响力的工作,而他本人,也由此从一个画家、雕塑家转为了文物考古艺术家。这是一个艰难的转折,一个痛苦的转折,一个从辉煌到寂寞的转折。

这次行动不仅结束了自18世纪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掠夺性考察,也充分展示了中国艺术家是具有考察实力和临摹复制水平的,更表现出了中国现代艺术家的一片诚挚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尊。

为了收集整理复制这些宝贵的文物,王子云和他所领导的考察团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吃尽了苦头。他的女儿王倩收藏有一块父亲当年的手帕,上面盖满密密麻麻的邮戳,都是他们曾经去过的地方,涵盖了中国西北五省,占全国六分之一面积的市县乡镇村的地址和名称,如陕西的岐山、三原、长武、咸阳、合阳、马嵬坡、武功、扶风、乾县、临潼等。这块手帕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的见证。

这绝不仅仅是“抗战时期”的壮举,实际上,这是20世纪乃至中国几千年来的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为中国近代文化艺术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考察团雕塑家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雕塑家
文物失窃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内蒙古西部土匪猖獗活动的原因分析
文物掉包案
当代雕塑家作品
当代雕塑家作品
当代雕塑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