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熙晨:我为什么做《中国爸爸》
2015-09-10
据说,秋天出生的天秤座,是风向星座中高EQ的代表,举止言行十分注意分寸,随和是他们性格的主要特点。在外在表现方面,属于社交型的天秤座,其实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怎么看,天秤座的刘熙晨都挺符合这番理论。但要真跟他说这些,难保他不会笑着来句:“还可以,再改改!”
实际上,自从刘熙晨的北京世熙传媒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熙传媒)决定拍摄户外亲子真人秀《中国爸爸》开始,云淡风轻地展示自己的两面性就成了刘熙晨将《中国爸爸》进行到底的绝招。
一夜之间,人们重新认识了一位徘徊在坚持还是放弃边缘的“哈姆雷特”,也发现了一个比“许三多”还执拗一千倍的文科男。我们不明白,反差这么大的两种属性,怎么能和谐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呢?
于是从今年2月开始,挖掘《中国爸爸》各种属性的网络热帖一直层出不穷。《<中国爸爸>“重磅催泪”首播获网友刷屏点赞》、《<中国爸爸>首播中铁号召30万员工及家属观看》等标题占据你我的朋友圈,仿佛刘熙晨一直隐藏着大招,随时可能放出来吓我们一跳。
先做,不管得失
在北京二环外幽静的外文文化创意园院内,杨树刚出嫩绿新芽,玉兰花正开得热闹,世熙传媒那幢红色砖墙小楼掩映在这个自成一隅,闹中取静的园区内。
刘熙晨的同事说,“《中国爸爸》是我们公司做得最辛苦的一个项目,中间的周折可以写成剧本了。”
与通常理解的户外亲子真人秀不同,《中国爸爸》聚焦在海外务工的中国建设者的父子情感关系。这一户外,一下子从国内,迈到国外,并且是“第三世界”的广大地区。
节目开拍前,刘熙晨找到韩国制作团队,邀请其共同拍摄。他认为,韩国电视在户外真人秀方面,经验非常丰富,拍摄时的执行力很强,能在固定的时间里很好地完成任务,尤其是他们的航拍都很漂亮,值得学习。刘熙晨期望自己的团队能借此机会,获得经验和成长的机会。
事情并不如预期顺利。中韩文化的差异带来了团队内部的激烈争执。“《中国爸爸》更多是真情实感纪实性的真人秀,不聚焦在游戏上,韩国人拍摄的情感点,很难和中国观众形成共鸣,有些地方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说起这些刘熙晨还是感到遗憾。
《中国爸爸》的拍摄周期花费了8个多月的时间,“中方团队由世熙传媒内部工作室组成,人员平时并不固定在同一个项目上。这样大型的节目以前都没做过,是很年轻的团队,拍摄人员对节目理念把握的过程和拍摄经验上的不足,让大家对节目心里都没底。”刘熙晨并不避讳团队的弱点。
谈到节目拍摄的过程,他感叹,“没有做这种户外真人秀的经验。办护照、过语言关、踩点拍摄地、航拍设备在某些国家不能入境,情况复杂得想象不了。”说到这些,记者能感到他不曾放弃的坚持下有一丝疲惫掠过。
不过,人人似乎都相信刘熙晨能处理好这些得与失。刘熙晨身边的同事评价道:“老刘身上的那种个性,就是临危不惧;或者他完全有自我的把控能力,所谓内心的一份定力。这定力是充分的自信和主见,是长久以来对自我的一种积累。”
坚持,让机会又一次眷顾了他
《中国爸爸》自今年2月6日周五晚8:30分在四川卫视开播以来,最好的第二期达到0.4%以上的收视率,这意味着《中国爸爸》在四川卫视平台的收视表现几乎和电视剧持平了。节目排在全国同时段第六位,这是一个吉利的数字。
这个成绩在预期之内,不算惊艳,也不失水准。这档节目的主角是远赴海外务工的中国爸爸和他们留在家中,远隔重洋的年幼孩子,讲述了时代与人的故事,给观众一定的代入感。
与近期播出的同类题材节目不同,《中国爸爸》没有玩游戏的出彩设计和绚丽的拍摄手法,它的画面、剪辑比较平实,虽然也有范冰冰、孙楠、ELLA等明星的介入,但运用上略显薄弱的处理,引来不少质疑。
刘熙晨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些不期而来的点评,干脆自己交代了不少“黑料”。
节目拍摄过程中,世熙传媒和央视一套持续商谈的播出计划,最终以央视离去而告终。听起来坚不可摧的节目构想,面临无人喝彩的窘境。
而当被小心翼翼问到坚持还是放弃时,他干脆坦然地说,“在那个时间节点,坚持下去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一旦放弃,曾经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从不能放弃到坚持到底,又一次印证了这个中年天秤座男子,随和又追求完美的性格特点。坚持,让机会又一次眷顾了他。
“我觉得这样的节目一定有电视台会播出,投入一定有产出,这个信念一直在支撑着我。”多年经营公司的经验,让刘熙晨能够更好地权衡机会和风险,做出理性平衡,他自信《中国爸爸》能够抓住市场和观众的需求。
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节目播出近两个月,网络上《中国爸爸》的播放量已经有80多万次。四川卫视副总监龚克看重《中国爸爸》体现出的宏大时代背景,“在开放中国走向世界的背景下,中国人背井离乡在外打拼,需要这样家庭亲子的温暖作品,他有一个家国情怀在里面,收视率只是评估引进的指标之一,不是唯一指标,我们考虑了《中国爸爸》的综合影响力。”
真人秀的核心要素
今年伊始,“一剧两星,一天两集”的电视剧新政落地实施,150多档节目填充到晚间920时段,其中不乏制作精良的户外真人秀节目。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苗棣先生认为,“真人秀节目核心的要素就是塑造人物。这对真人秀节目的框架设计、角色选择、以及最终呈现都带来严格要求。不论是拍摄素人还是明星,都要求创作者把人物内在真实的情绪,在设计的情境中充分展现出来,这就是好节目,是抓住观众的节目。”
目前和爸爸有关的六七档节目,大部分走明星、豪华投入、富人过苦日子的路线,主要以娱乐为导向,而《中国爸爸》采用半纪实的拍摄方式,得到了业界专业人士的较高评价。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认为,“《中国爸爸》在主题挖掘上是完全不同的层面,通过亲情表现近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大改变,体现民族精神,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小视角开创大主题。”
曾有评价认为,《中国爸爸》没有绚丽的画面和戏剧性的剧情冲突,情节略显平淡。刘熙晨的理解是,“《中国爸爸》在明星辅导员介入、孩子途中自己过夜、与爸爸见面及分离,以及见面后参观爸爸的工作环境,照顾爸爸生活等环节上,都是有所设定的。我们在拍摄中的干预和游戏类节目有本质区别,节目是一条情感主线自然而然地延展。”
节目播出方四川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刘萌认为,“《中国爸爸》不同于现在综艺节目大咖云集、资本傲人的运用方式。它让人思考的是目前贫富悬殊越来越拉大的社会形态下,我们的大众媒体如何构建和呈现一个平等的话语体系。节目用平民的角度和朴素的呈现,讲述了中国的故事,这里有分离的痛,有付出的艰辛和获得的荣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博士冷凇认为,“一味的引进韩国模式,户外真人秀已经做到天花板,《中国爸爸》寻找了一个新的突破方向。”但他同时建议拍摄要借鉴、采用技术力量来增强节目情绪的表达,“韩国节目中的字幕就像韩国女人的化妆一样,可能长的一般,化妆或整容之后这女孩长的就不错了。有些韩式风格的节目做的比我们粗糙很多,前期后期都如此,但是包装做的特别好。”这是值得《中国爸爸》学习的地方。
“做游戏类真人秀还是纪实类真人秀,在这个问题的考虑上我们的方向是对的,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回过头来再次审视节目,刘熙晨没有停止思考如何改进创新。“比如明星的处理确实有不到位的地方,但是提高了大家的关注度,我们需要让大家关注节目,关注这样的群体。”对于第一季来说,刘熙晨认为,“范冰冰、孙楠等明星已经成《中国爸爸》的代言人,明星参与的意义已经实现,明星只是绿叶,真正的主角是孩子和爸爸。”
刘熙晨坦言,他对成片的满意度只有70%,但明星和参与家庭的良好反馈,让他颇感欣慰。节目播出后,习近平主席访问斯里兰卡,为电站二期工程按下按钮时,刘熙晨在微信中看到参与节目的孩子妈妈发给爸爸的话“我为你们自豪,你们坚持了七年等到这一天,我为你开心,你是我们心里的英雄。”“范冰冰为了协调孩子的时间,一等就是将近2个月,节目播完后,她的经纪人还专门给我发来微信——你们是一个充满大爱的节目,看了很感动,感谢你们。”
写在心灵深处的旅行
《中国爸爸》第一集中3个孩子曾去委内瑞拉看望爸爸,其中一位爸爸给女儿讲了《千与千寻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千寻的旅程是一段心灵的洗礼。《中国爸爸》中的孩子,在寻找爸爸的旅途上遇到困难,付出努力,释放自己的潜能克服困境。这段旅行让他们变得坚韧、成熟,也让我们懂得:目的地不在远方而在心灵深处。
寻找爸爸,16个孩子的足迹遍布全球十个国家,这些地方往往都是“老少边穷”地区,有些地方有严重治安问题,抢劫、绑架时常发生,甚至需要动用地方武装来保护安全,如果没有节目的安排,一些孩子根本不可能去远方探望长时间未见的爸爸。
《中国爸爸》导演刘俊毅介绍,“在摄制组跟随的前提下,让孩子自己找爸爸,能够让他们接受锻炼和磨砺,孩子也很乐于接受。节目中,很多孩子都是遇到难题后自己想出解决办法,有时候他们真的很累,很沮丧,最后还是在旅途中坚持下去,找到爸爸。”
时代变迁的压力下,中国爸爸们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父子间缺乏感情沟通,而这些孩子所处的成长阶段,是最需要父亲关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