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组联动,和谐高效

2015-09-10吕欣

新课程·上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新课标

吕欣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会运用新型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而分组联动和谐高效课堂教学的提出,为教师提供了可行之路。从分组联动的两大基点、分组联动的要素、分组联动课堂的基本步骤、分组联动应避免的问题以及分组联动和谐高效的意义五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分组联通和谐高效课堂的开展。

关键词:分组联动;和谐高效;新课标;改革创新

“分组联动,和谐高效”是我校近些年来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所谓“分组联动”就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内互帮互助,各小组间进行竞争。通过“分组”这一形式,依靠组内互帮和组间互竞为学生提供一个参与的机会和展示的天地,搭建一个共同发展的平台。

一、分组联动的两大基点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教师变“教”为“引导”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教师不厌其烦地讲授新知识,学生马不停蹄地记笔记。在这种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像两条平行线,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很少有言语上的沟通,更极少有思想上的碰撞。而在分组联动模式中,教师终于“闭上自己的嘴巴”,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讨论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把以前间接地接受知识变为直接地获得知识。

2.学生变“学”为“探究”

在以往的学校教学中,学生一直以来都在接受间接知识,学习的都是既成的理论与知识,缺少了探索研究知识的过程,使得许多学生难以理解与消化所学的知识。在分组联动教学中,让学生分组去讨论许多新的知识与学习方法,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当堂知识,也可以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

二、分组联动的三大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1.分组

“分组”是“分组联动、和谐高效”课堂的基础。把班级平均分成几组,每组6~8人。按成绩平均分配组内成员,排成1号,2号,3号……每组都有两名组长,每人负责几名组员,每2人还要结成互帮对子,互帮互助互学,同伴不会的还要负责讲会。每组还有一条自己的名言准则。

2.展示

“展示”是“分组联动、和谐高效”课堂的重中之重。“展示”主要包括: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眼、耳,解放学生的脑,把以往的课前总结复习交由学生组织、主持,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分组进行提问,提问完实施加分制度,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回答的积极性。

三、中学英语分组联动课堂的基本步骤

1.课前展示

课前展示是分组联动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课前展示一般由各小组组长轮流主持,时间为5~10分钟,要有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其所学、丰富其知识含量、锻炼其胆量的平台,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参与到合作与竞争的氛围中去。课前展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学生的知识,更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一举多得。

2.知识探讨

知识探讨是分组联动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先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地进行讨论,一同分析并研究新知识,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总结。在习题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答案交给学生,然后小组内互相讨论,进行“一帮一”,然后由学生进行解答,学生解答不清的由教师进行集中讲解,并进行知识的扩展。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对一”的帮助也提高了基础差学生的知识含量。

四、在英语教学中分组联动应避免的问题

1.教师新课指导与总结的问题

分组联动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只是进行简单的提示与指导,余下的部分与内容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磨合与探索,不断地提高自己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深刻体会并充分运用分组联动教学模式,寓教于乐,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学生积极性保持的问题

分组联动课堂教学的确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初期进行中,全班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然而一段时间之后,就变成大部分学生积极,小部分学生消极。在学习过程中,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就感,获得学习成果后的兴奋和满足,教师与家长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及时肯定与赞赏都将是学生维持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五、分组联动和谐高效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作为教师,第一重要的工作就是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就是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分组联动课堂教学则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型教学手段。在分组联动课堂上,学生主动了,大脑兴奋了,也能尽快地接受新的知识了。

总之,新时代的教师有必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帮分组联动和谐高效这一新型的、与时俱进的、符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进行下去,并且要不断改进、不断创新,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探索知识的乐趣。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