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转生命时钟不再是梦想

2015-09-09

科学24小时 2015年9期
关键词:诱导尿液干细胞

长生不老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如果我们没有病痛、衰老的折磨,那么或许就没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如果我们能够像传说中的彭祖那般不老,那么就能陪伴子孙后代一同成长。但是常识告诉我们,人类终究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面对这一残酷的真相,普通人往往更愿意相信长生不老只是个传说。而科学家似乎更倾向于对所谓“不老之泉”的追求,在科学和医学领域,都有人在不断探索。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大约有7000多个功能健全的细胞随着尿液被排出体外。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的裴端卿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随尿液排出体外的细胞中,有一些可以被重新编程,变成没有分化的细胞,即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这种从尿液中获取干细胞的方法,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为人类未来提供了无限的遐想。在不远的将来,科学家或许就可以将这些分化的细胞移植到人体损伤部位以替换衰老的细胞和组织,实现延长人类生命的“奇迹”。事实证明,裴端卿等人的研究成果,是人们试图从分子水平上理解细胞重新编程机制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对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具有广泛和深远的意义。

与传统做法相比,裴端卿团队的这一发现在诱导方法上采用了非整合技术,使诱导后的神经干细胞不带有任何诱导因子,消除了诱导因子引起成瘤性的隐患,意义重大。此外,由尿液上皮细胞直接诱导为神经干细胞,跳过了可产生成瘤性的多能性获得这一步骤,这样获取的神经干细胞更加安全。本期“锐·聚焦”栏目就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我国再生医学领域的最前沿,在揭开多能干细胞神秘面纱的同时,科学剖析干细胞研究的现状以及当前存在的发展瓶颈。

此外,本期“览·科学”栏目也将视线锁定在生物界,关注植物的“犯困”现象。自从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现植物的这种现象以来,就不断有科研人员投身其中,试图解开植物的睡眠之谜,提出了各种假说或理论。但无论是“月光理论”还是“保护性反应”的假说,迄今仍然没有一种观点能够圆满解开这个谜团。即便如此,又如何?也许探索未解之谜的意义,就如裴端卿教授所说的那样,在于“向世界证明,生命的确充满了惊喜,科学也充满了惊喜。”

猜你喜欢

诱导尿液干细胞
尿液检查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小伙生日选择捐造血干细胞救人
尿液检验标本留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玉米单倍体诱导系XKY—1和XKY—2的选育研究
跟踪导练(三)
一类捕食食饵系统中交叉扩散诱导的图灵不稳和斑图
两次捐献干细胞 义无反顾功德高
捐献造血干细胞影响健康吗
特殊荧光试剂让癌干细胞“现身”
包头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将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