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到自然成

2015-09-09李秀环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读物拼音读书

李秀环

上海市金山区朱行中学教师何愔白手起家,将自家的电饭锅拿到学校当加热器具,自掏腰包在网上买染料,将扎染课开进校园。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一些展示评选活动,以鼓励学生。2013年4月,扎染课被确立为“金山区第八轮青少年民族文化技艺培训项目”中的重点项目。何愔也成为2014年上海市“金爱心教师”获得者。

目前,一些教师缺乏对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小学六年的学习,竟不能读书,不愿读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让学生尽快具备阅读的能力?如何使学生早一天步入阅读的天地?笔者于2013年4月开始,对一个即将上小学一年级的学前孩子开始了阅读训练。这个孩子是姐姐的孙子,学前,在读背儿歌、识字写字方面,能力很差,学前老师总找家长,全家人也为此苦恼。对于这样的孩子,在家里设阅读课训练之,每天教孩子读故事20~30分钟,结果会怎么样?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了实验之旅。

如今,两年过去了,这个学前就让家长苦恼的孩子,阅读状况如何?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现记述如下,以飨读者。

训练过程:

起始阶段,我买了一套适合孩子阅读的读物,每本500字左右,图文并茂,共12本。每天读20~30分钟。教的时候,不学生字,也不教拼音,开始就读整个故事。基本采用范读加带读的方式。直到他把这个故事自己读下来为止。第一遍范读。我读他听,为他尝试读奠定基础。第二遍带读。我读得多,只有少数他可能认识的字词让他顺着我的语气接着读。比如:“猪妈妈有三个猪宝宝”一句,我读“猪妈妈有——”让孩子接着读“三个猪宝宝”。“三个”肯定认识,若“猪宝宝”读不出来,我就接着读。第三遍还是带读,方法同上。在不断的重复中,我读的内容越来越少,孩子自己读的内容越来越多,直到他把整个故事自己读下来。训练的前两个月,每个故事要读8遍他才能自己读下来。每本书400多字,要读6天或者5天,还需要指读。第三个月,就不需要指读了。每本书只需4天,他就能自己读下来。

半年后,待孩子在学校学完拼音(孩子9月份上的一年级),主要利用三个月的时间(11月、12月、寒假一个月)巩固拼音,练习直读。采用的方法是在语境中训练。在读儿歌或故事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由让孩子拼读,逐步过渡到在语境中直读。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孩子终于能在阅读中比较准确地直读生字的拼音了,而且不破坏语境。

一年后,开始读《365夜故事》《安徒生童话》《寓言故事》《中外神话故事》《成语故事》《西游记》等注音读物。这时采用的方式主要是自己尝试读。我坐在一旁鼓励、纠错。比如读《安徒生童话》,第一遍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个别生字的拼音读不准,需要提示一下:如“荨麻”的“荨”字,字音没读准。就提醒:“什么麻?看清拼音,再读一遍。”这样他就读准了;因为不理解意思,个别句子读不好,也需要说明一下。如“皇后不幸病逝”这个句子。就需要告诉孩子:“‘病逝就是生病死去了。再把这个句子读一遍。”读不好的长句子,给他示范一下,让孩子模仿。有时孩子也主动询问不懂的地方,这都需要一一解答。这时每个故事都读两遍,孩子基本上能读正确。不用范读全文,不用逐句去教。《西游记》这本书,五万多字,多数故事都是他读我听,读一遍完成的。

在读这些故事的同时,也常常让孩子自己往下默读,随便翻阅,先睹为快。有时也拿些浅显的儿童读物,让孩子自由阅读。其目的是培养孩子自己读书的能力与兴趣。

训练结果:

以下是我在实验过程中留下的两则日记,它记录了某一时刻的训练结果,能真实地反映孩子的阅读状况。

2015年4月22日 星期日

今天晚饭后到二姐家,让孩子读了《三国演义》(注音读物)中的两个故事,先默读一遍,然后再出声读一遍。读错的地方我矫正。其中一个故事,他知道事情的结果。我有些纳闷。读完了故事,我有意留下时间让他自己默读。《三国演义》这本书快读完了,他也关注最后的结果。他自己挑了一个故事读上了,然后又问:“这个诸葛亮是假的,那他什么时候死的?”于是又往前看,自己读了十几分钟。

临走时,我说:“‘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水浒传》注音读物)的故事,好吧?他还做了别的事情。”以此诱导他自己阅读。他说:“还有‘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呢!”我说:“《水浒传》上还有林冲,李逵呢。”他说:“我知道。”我接着说:“李逵为母亲杀了四只老虎,快去看吧!”孩子听了,拎着书就跑了,上西屋自己阅读去了。直到我走也没出来。

孩子母亲说:“已经三个晚上了,孩子入迷地读书。让他睡觉,他说这个故事还没读完呢……”听到这里,我不知道有多兴奋!就盼望这一天啊!尽管没听到孩子稚嫩的声音:“姨奶拜拜,路上小心!”

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2015年4月26日,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

这天晚上去二姐家,我把新买的书——《夏洛的网》拿给孩子。这是给孩子阅读的第一本不带拼音的儿童读物。他能读懂吗?有兴趣读下去吗?带着种种疑问,开始了我的尝试。

我首先给他读了故事的开头,让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他,接着就让他自己读,我陪在他身边。他不认识的字问我,不懂的意思也问我。不知不觉,过了五十多分钟,读了二十四页。我对他说:“不读了,歇歇吧,我该回家了。”他拿着书出来送我,喊了一句:“姨奶拜拜!”下半句——“路上小心!”还没说,就跑回去了。

回到家,看到他妈妈发到微信上的照片,知道他上厕所还在读书。第二天他妈妈告诉我,说他在厕所蹲了很长时间,出来还用手按着书的某一处说:“读到这儿了。”然后又接着读,读到四十几页。

我今天晚上去他家,他妈妈说,孩子想把这本书带到学校,她没让。结果孩子有一节课空闲(一些孩子排练节目,没上课),还埋怨她呢!孩子还说,他们班有一位老师的孩子,有一本600多页的故事书,也想让他妈妈给他买一本。

真没想到,就这么一本《夏洛的网》,竟使孩子读书的热望,一发而不可收。

眼前看到的一幕,正是我两年前的期盼,具有划时代意义。

以上两则日记足以说明:孩子具备了自己阅读的能力,喜欢上了阅读。如果能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课外读物,给予他读书的时间与空间,再辅以恰当的监督、指导与激励,让其走上读书的道路并不难。

训练思考:

我做了一下统计:由2013年4月15日到2015年4月28日,我指导孩子阅读的课外书有30多本,字数达到30万字以上。开始12本,每个故事都读8遍左右;后来读的故事也读两遍以上;只有最近读的《西游记》《夏洛的网》是一遍。

虽然每天只读20多分钟,但训练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孩子自己把故事读下来。不认识的字,告诉他;不会停顿的地方,示范给他;不懂的地方,讲给他。这个故事读顺畅了,就读下一个。就这样,一天天读,一本本练,不知不觉中,孩子就认识很多字,阅读能力也形成了。

我曾设想,若没有这每天20多分钟的课外阅读训练,结果会如何呢?2015年5月7日,我对一位本地区窗口学校的二年级小学生进行了调研。这位小学生是亲戚家的孩子,在班级的成绩属于中等偏上。家长没有对他进行课外阅读训练。我拿出拼音读物让他出声读,他读得磕磕绊绊。有些生字的读音也拼不准确。孩子家长说,做数学应用题,他有时列式出现错误;家长一读题,他又能马上改正过来。家长给他买了一些课外书,但他没有兴趣读。这说明孩子还不具备自己读书的能力。这样的孩子应该大有人在。

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在学校的语文课上学不会阅读?我想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是阅读量太小。语文教材,一至四册,要读的课文、儿歌等总计字数不超过11万字。两年时间学习11万字,如果课外阅读毫不涉及,阅读量过小,很难学会阅读。

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这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来是训练学生的读书技能,却偏偏在单独识字或课文的分析上下功夫。以致课程结束了,还有一些学生连课文都读不通顺。这样的语文课,无论上多少节,都没什么实效。

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再与阅读训练无关的事情上纠缠,而是让大量阅读登堂入室,课堂教学就变得简单高效,就不会导致很多学生小学六年的学习,竟不能读书、不愿读书的现象。

教孩子学阅读的二年间,我至少有五个月的时间不在现场教授。如果这五个月我全在场,如果每次训练的强度一点不减,孩子能自己读书的时间,可能还会提前半年。

要学会阅读,大概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能阅读——会阅读——喜欢阅读。

能阅读,要求学生拿出一篇文章就能读正确、读通顺。会阅读,要求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如根据文章的文体特点,迅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旨的能力,等等。会阅读,使阅读变得更容易。正因为学生能阅读、会阅读,他才可能进行大量的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品尝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使阅读成为习惯。

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没有科学的训练,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没有什么捷径,功到自然成。学阅读也是如此。

猜你喜欢

读物拼音读书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我爱读书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我们一起读书吧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