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新、活、全”的办学思想与实践
2015-09-09由国宏
编者按:在基础教育界有一句老话:“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或许具有人治的色彩,与“依法治校”相悖,但实践中又无法排除“人治”的作用。蔡元培之于北大,张伯苓之于南开,梅贻琦之于清华,固然无须置喙。今天的名校何不是如此?刘晶海之于上海闸北八中,李希贵之于北京十一学校,崔其升之于杜郎口中学,都在佐证着这个道理。
那么,“好校长”怎么才能对“好学校”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得最明白:一个校长对学校的管理,核心是办学思想的管理。本期,我们特约通辽市名校长由国宏谈他的办学思想与实践。
教苑新语
一味地追求课堂艺术,对于整个教育而言可能是一场灾难。在学校教育中,拉开差距的往往不是经验,而是教学的科学性。
——郑州八十五中校长 靳俊良
一个富有思想的校长,可以使一所前途无望的学校焕发出生机;而一个没有思想或人格欠缺的校长,则可以将原本很好的学校经营得江河日下。可以说,一所学校,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确立什么样的办学目标,实施什么样的办学思路,形成什么样的办学特色,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办学思想。
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必须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即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走向的洞察力;把握政策,即领悟和贯彻上级意图的执行力;调整策略,即调整协调学校工作的决策力;面向未来,即对学校发展前景的判断力。这四条应该成为确立办学思想的依据。我的办学思想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个字,即“实”“新”“活”“全”。
一、实,办学的基础
“实实在在搞教育,老老实实抓教学”是我从事校长工作26年的座右铭。
我认为,靠形式主义、花架子式的管理,既贻害学生,学校也没有长久的生命力。一所学校的校风,某种程度上讲是校长人格的放大。作为校长,在办学问题上,不光要看得远,更重要的是要务实。要把计划重实情、改革求实效、办事讲实际作为一种人格理念。
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如何落实“实”,我的做法是:
(一)硬化班子建设,赋实权,办实事
一所学校的校风是由学校的领导作风、师风、教风、学风等构成的。“拿起课本能讲课,走上讲坛能讲座,伏在案上能写作”是我对校级班子成员整体素质的要求。“教学一科听评课,分管一组搞协作,主抓一条精心做”,这是我给予校级班子成员的工作任务。“有职有权勤汇报,有张有弛不浮躁,有分有合互依靠”是我对校级班子成员处理班子内部人际关系的警示语。
(二)强化教学常规的落实,重实情,讲实用
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教学常规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应该依据课改精神赋予新意。在突出学生主体的基础上,我校一直坚持对备课、讲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等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和质量管理。
(三)淡化功名思想,搞务实,求实名
在学校办学中,确有为了学校功名而损害学生利益的现象发生。我的观点是:在追求学校荣誉问题上应该“孩子”和“牌子”兼得,倘若为了要“牌子”而伤害“孩子”,作为校长应该退避三舍,放弃为上。
(四)深化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切实际,务实效
教师是社会的规范、人类的楷模、道德的化身。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也难免受到负面冲击。遇此问题我的做法是:
一是先堵后疏,有奖有惩。学校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制定了《教职工一日生活常规》《教职工职业道德修养细则》《违反职业道德处理办法》及《优秀教职工奖励办法》。组织教师学习上级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规定;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树立正面典型,大力弘扬正能量。
二是以学促改,宽严相济。通过学习,促进教师职业道德认知;通过轻松幸福的校园生活,让教师产生职业道德情感;通过良好校园的建设,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意志;通过评价,控制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
(五)细化办学目标,落实处,抓实施
学校是个多层次、多结构、动态化的复杂系统。因此,从办学目标到分解目标,再到实施步骤,都应该清晰合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办学目标。
2013年,学校通过教代会讨论,确立办学目标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管理高水平,教师高层次,学生高素质;环境优美,校风优良,教学优化,服务优质;出效益,出经验,出质量,出队伍,出理论。学校因特色鲜明而成为自治区品牌小学,跻身于全国先进小学行列。
办学目标确立后,学校又出台了与之配套的《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和教学、德育、后勤、综治、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办学目标的落实。
二、新,办学的灵魂
学校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教育工作最大的矛盾就是用前人的间接经验去培育未来的建设者。这就需要我们把握未来的人才需求。只有不断改革,超前发展,学校工作才会有生命力。创新,对于校长来讲,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育观念上要新
作为校长,把握时代的脉搏至关重要。当前,重要的是要引导老师树立素质教育观念,立德树人,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树立为学生和家长服务的意识,注重“消费者”的感受和需要;树立“大教育”思想,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形成。淡化教材、教参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问题意识。
(二)教学管理方法、手段上要新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的教学氛围、安全的讨论环境。让学生“肆无忌惮”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当仁不让于师”,呈现“喜形于面、动情于心、创新于行”的局面。当前,重在构建“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
(三)教育活动上要新
要提倡教育活动的多样化和儿童化。通过活动,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培养学生自主性,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校园文化建设上要新
学校品位之高下关键在于文化积淀之厚薄。比较知名的学校,大都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在教职工中和更大的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心理认可。一所学校能否成为一个品牌,与其有没有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有很大关系。所以,关注学校特色建设,就成了校长的必行之事 。
文化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根本的追求是使人“文”化,由“文”来“化”人。正是在这个“化”的过程中,生命个体在逐渐拥有知识、智慧和思想的同时,学校整体文化品位也自然而然地得以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魂之所系。要将校园建设成充满智慧的、艺术的、童趣的、高雅的学生成长的文化乐园。
我校的校徽是“鸟巢与飞鸟”;我校的校歌是《放飞生命》;我校的校训是“主动学习,愉快生活,勇敢创造,诚信做人”。我校的班级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各班级经过学生充分讨论,设置了班徽、班规、班训、班歌、班旗。学校统一制作了班级文化背景墙,由班主任自行设计内容,重在培养学生自强自主的意识。学校统一制作了“班级民主管理之窗”,将座位轮换、小干部轮换置于监督之下,从小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三、活,办学的动力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所学校只有充满活力,才能富有朝气,各项工作才能高效。为了让学校成为一川活水,我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上的“活”
善于运用精神动力,激励教职工奋发向上,形成敬业奉献的氛围。引导教职工注重内省,见贤思齐,自觉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
合理使用物质动力,让教师既谋“道”又谋“食”。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调节作用。抓好考勤,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分好工作量,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考核好业绩,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逐步形成学习型集体。
形成合作动力,根据学校规模大的特点,采用“条条块块相结合,以块块为主”的管理模式,打造和谐团队。让教师有建言献策的权利,有申诉申辩的权利,有教育研究的权利,有休息娱乐的权利。
(二)教师教学上的“活”
“让教材活起来、让课堂气氛活起来,让学生思维活起来,让师生关系活起来”是我们追求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是我们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让课堂充满人文气息,多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多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多关注学生怎么想,是我们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培养具有个性的教师是现代教育的需要。我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是:发挥自身优势,追求教学艺术的个性化,形成教学风格的多样化,按“教学有模,但无定模”的要求,探索教学模式的构建,指导教师从“教学有法”走向“教无定法”的境界。
(三)学生学习上的“活”
新课改之后,我提出了“主动参与”的教学理念。要求课堂教学做到让学生从思维上主动参与、情感上主动参与、动作行为上主动参与。提倡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感悟到知识的生成过程。
四、全,办学的根本
“全”指的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师生素质。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全面发展,要淡化分数评价意识和过分强调学科本位意识,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主动发展,淡化教师主体作用,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校的做法是:开足开齐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均落实到位;配齐配好教师,让每一科教学都能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到位;开发、开启学生潜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全面提升师生素质,我的思路是:教师文凭高学历、教学高技能、思想高境界;学生基础好、思维活、眼界宽、心理正。
不仅要做到“三全”,还需要做到:
一是要树立“消费者中心”的观念。要视学校教育为一种服务,视学生、学生家长为“消费者”。时时处处考虑他们的感受与需要,把学校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视为学校的生命。
二是要树立“持续的质量提高”观念。即减少质量损失,提高每一节课和每一次教育活动的效果。
三是要树立“预防措施”大于“纠正措施”的观念。领导艺术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做到管理活动中的“预测”,预防办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精心筹划,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