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毒药”的基因有缺陷

2015-09-09朱星光

出版人 2015年8期
关键词:毒药信息流书评

朱星光

今年5月18日,一款名为“毒药”的手机App上线,借着创始人侯小强的一篇标题十分文艺的文章《今夜,我去赴一场并不存在的约会》揭开了庐山真面目。如今这款“毒药”发布几个月过去,我们不妨复盘一下,看看当初侯小强对这款App的设计与构建是否落地良好。很显然,毒药App的诞生是有靶向的,它把豆瓣的电影和图书这两个垂直方向单独拿出来,想要在这个领域做集成,集中力量挑战豆瓣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或是补足豆瓣的某些不足。

这个想法本身是有价值的,为书和电影打分评价,成为别人的参考,属于互联网共享精神的一个体现。但半年过去了,毒药App在它所专门设计和构建的想法上实现的并不好。

不知和之前的工作经历是否有关,在新浪微博和盛大文学都曾担任过领头人角色的侯小强,似乎一直都放不下这两个工作带给他的“后遗症”。“毒药”的设计很“微博化”,为了实现“便捷地为电影和书打分评价”的功能,将信息流做成了微博的形态,张三李四或王二麻子今天看了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马上就可以将这个消息发布到App中,并且打个分说两句评语。比起豆瓣以书和电影本身为核心的打分评价体系,“毒药”这种模式虽然便捷,但也带来了混乱。用户的使用逻辑明显应该是想看什么书或电影了,进而搜索查看其他用户的打分和评价以做参考,但显然微博式的信息流不适合这种逻辑,用微博式信息流,聚不来对书和电影打分评价体系最举足轻重的核心用户。微博鼓励了用户用尽量简短的语言描述对象,这对需要长文精阅读的书评及影评而言,简直是灾难,倘若不鼓励长文,则根本毫无作书评及影评的基础。

再来说说毒药的创新功能,打赏机制。到今天为止,我一共在毒药上发布了总计16篇书、影或剧评,而且被加了“V”,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收到过1分钱的打赏。这也许与我本人的评论写作水平有关,但每篇评论收获的赞也并不少,这也就意味着,许多用户看了你的评论,觉得不错点个赞,好一些的留个言鼓励一下。最有诚意的是主动加了对你的关注。这个评价社区的闭环到此为止了,在设计之初被寄予厚望的打赏机制完全被无视。当然这与用户对原创文章的付费习惯有关系,微信公众号的原创内容现在也面临这样的情况。但面对这个问题,“毒药”团队是否有应对之策,打算做何完善,仍旧没有看到。

要说“毒药”的前景,虽然从现在来看前途未卜,但如果能把已经存在的大小问题加紧解决也未尝不是一个除豆瓣外,书影评论的一块阵地。但涉及产品设计逻辑底层的那些构建,也就是常说的产品基因,确实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侯总可能要做好二次创业的准备了。

(本文作者为媒体人)

猜你喜欢

毒药信息流书评
书评
书评
书评
每日一口,肝病在手——良药为何变成“毒药”?
基于信息流的作战体系网络效能仿真与优化
快跑!有毒物 绝密毒药报告
基于信息流的RBC系统外部通信网络故障分析
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流评价模型
婚姻毒药:猜忌
基于任务空间的体系作战信息流图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