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光耀的深圳特区观

2015-09-09詹延钦

红广角 2015年6期
关键词:李光耀深圳影响

詹延钦

【摘 要】20多年来,李光耀6次到深圳访问,始终对深圳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与深圳这座中国经济特区城市结下深情厚谊,形成了他个人独特的深圳特区观。他对深圳经济特区的许多思想言论反映了一位世界著名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远见卓识,成为世界政要、学者们研究深圳经济特区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武器,同时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历史影响。

【关键词】李光耀;深圳;影响

李光耀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知名政治家。他不但领导新加坡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而且对世界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都有远见卓识,令人刮目相看。他分别于1985年、1988年、1990年、1992年和2000年、2005年,6次以总理或内阁资政的身份访问过深圳,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印象深刻。几十年来他一直关注着南中国这块热土的崛起和发展变化,与深圳这座中国经济特区城市结下深情厚谊,形成了他个人独特的深圳特区观。

李光耀的第一次深圳之行是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5周年不久前来的。应中国政府邀请,新加坡共和国总理李光耀和夫人及其随行人员,在结束上海、山东、西安、北京、大连、厦门、广州之行后,于1985年9月25日来深圳访问。在中国政府陪同团团长、电子工业部部长李铁映和夫人陪同下,这一天中午他们从广州乘火车抵达深圳市访问。深圳市市长李灏、副市长甄锡培等到车站迎接。接着,市政府在香蜜湖度假村设宴欢迎贵宾。他表示,希望以后能有机会更多地了解深圳,并祝愿深圳的建设事业取得更大成功。下午离开深圳取道香港回国。

3年后即1988年9月22日,李光耀旧地重游深圳。在李灏市长的陪同下,坐在车上,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登上国贸大厦旋转餐厅,俯瞰着深圳的市容,深圳的巨大变化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下午,从罗湖口岸出境前往香港。

1990年10月23日,李光耀一行43人,由中国陪同团团长、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林宗棠陪同,从广州乘火车到达深圳访问,开始了他的第三次深圳之旅。深圳市市长郑良玉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前往车站,迎接李光耀总理一行。随后,李光耀总理一行乘车前往下榻的晶都酒店。并为酒店写下留言:“A COMFORTABLE NIGHT IN SHENZHEN。”(在深圳过了一个舒适的夜晚)次日,郑良玉市长全程陪同李光耀总理一行参观工业、科技和旅游项目,并看望新加坡在深圳的投资者代表后离开了深圳。

1992年10月7日,李光耀又莅临深圳。当晚,市委书记李灏、市长郑良玉、副市长李广镇等在富临大酒店会见并宴请了李光耀一行。在会见中,市委书记李灏向李光耀介绍了深圳机场的发展规划和建设中的盐田港的情况,并表示要在廉政建设、证券市场管理等方面多向新加坡学习,市长郑良玉则介绍了深圳经济发展的最新情况及证券市场运行情况。座谈中,李光耀资政介绍了新加坡证券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表示愿意为深圳的证券管理提供人才和帮助。次日离深前往香港。12月15日,应李光耀的邀请,李灏、王众孚、朱悦宁等赴港,与李光耀在港岛香格里拉酒店就新加坡工商界来深圳投资等问题进行了友好会谈,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深圳与新加坡逐步建立起更紧密的经济联系。

2000年12月 9日,时隔8年,李光耀第五次踏上了深圳之旅。这次他借到香港接受中文大学荣誉法学博士之机,顺道来深圳访问,探讨新加坡与深圳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可能性。李光耀此次在深圳的行程安排非常紧张。一到宾馆,他就与广东省和深圳市领导李长春和张高丽进行了友好会见,交流新加坡和广东、深圳经济发展的最新情况,探讨加强双方经济合作的新途径。当天下午,在深圳市领导于幼军、李德成的陪同下参观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就表示赞赏。当时,新加坡已有4家企业进驻深圳高新区,生产经营状况良好,近年来新加坡正式代表团访问深圳高新区的共有16批113人次。下午4点50多分,李光耀一行离深赶赴香港机场乘飞机回新加坡。分别前,于幼军握着李光耀的手说:“希望您明年能够再来深圳访问,时间尽量安排得宽裕些。”李光耀说:“我一定会再来的。”①

2005年3月31日,利用在香港出席花旗银行有关活动的机会,李光耀特意要求顺访深圳。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简要向客人介绍了深圳的发展情况,高度赞扬新加坡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希望通过李资政的这次访问,进一步促进两地在经贸等各个领域的关系发展。李鸿忠说:“深圳和新加坡不仅经贸关系密切,而且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二者同为滨海城市,土地面积都不大,均把物流、金融、高科技作为支柱产业发展,人口都很稠密,环境、资源压力大。但是,新加坡走上了一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成功道路,而深圳经过25年的快速发展后,却面临发展模式的重大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加坡是深圳的榜样。我们在很多方面应该向新加坡学习,借鉴新加坡的经验。”②并希望李资政对深圳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宾主双方还就人才培养、环境保护、高科技发展、英语教育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深期间,李光耀一行参观了市容市貌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并于这天下午5时许经皇岗口岸离境。

20多年来,李光耀对深圳一直情有独钟,在世界各国领袖中是无出其右的。他对深圳经济特区的许多思想言论反映了一位世界著名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远见卓识,成为世界政要、学者们研究深圳经济特区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武器。

其一,“深圳变化太大了,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③上世纪80年代国门初开时,李光耀已经感受到了中国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第一次来深圳时,李光耀在宴会上说:我这次访问中国,到处都看到由于执行开放政策而发生新变化。五年前,我访问中国时,深圳特区还没建立,这次从广州来深圳,已经看到特区建设发展很快,所以,这次访华最后选定从深圳离境,感到地点选得好。20多年过去了,当他第六次来深圳访问时深情地对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说:“这20年来,深圳巨大的发展变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圳的成功,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让人们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④endprint

其二,“深圳的光明未来也是中国的未来”。⑤他将深圳经济特区的崛起当作中国改革开放的风向标。在第三、五次莅临深圳访问时,李光耀都高度评价深圳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他说,中国不能没有深圳。深圳特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试验场,既然是试验,就不要怕失败。我认为只要有1/3的成功就会对中国有很大的好处。①他认为,深圳是中国体制与外部体制的接触点,外部体制能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将首先在深圳表现出来;如果外国能给中国带来什么利益,也首先在深圳表现出来。因此,这里是一个良好的控制区,中国与世界的接触面,也是重要的试验场地。不能期待所有企业都能获得成功,因为要担风险。如果两个企业中有一个成功就相当了不起了。他还说:现在我认为,过去几年,深圳给内地创造了许多经验和影响,现在你们对外国社会可能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也可能更清楚了。我相信深圳的光明未来也是中国的未来。他鼓励深圳继续努力下去是一定会成功的。特别重要的是,深圳是一个榜样,深圳做得到,中国同样有希望做得到;深圳、珠海、厦门等特区能做到,中国也能做得到。②总之,中国要尽快发展自己、融入世界,就不能没有深圳。他把深圳特区看成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试验场的成功与否直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不走得通联系起来。对于一个新生的经济特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鼓励和鞭策。

其三,“深圳敢于同香港竞争,中国四化就有希望”。③关于深圳与香港的关系,李光耀并没有看不起刚刚诞生不久的深圳特区,第二次来深圳时他就大胆指出,香港是一个完全的100%的自由经济,新加坡是70%的自由经济,3O%的国家干预。深圳人与香港人是同样的种族、语言和文化,一方面应该团结合作,另一方面深圳应该与之竞争。第六次来深圳时,他对深圳市领导说:“我从香港到深圳,只用了半个小时。深圳是连接香港和内地的桥梁,这是其他任何城市都不具备的区位优势,一定要好好利用。”④同时他进一步建言,深圳在经济发展中应积极引进香港的金融、会计、律师等服务业,服务内地。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工作、生活、消费环境,吸引更多的香港人来深圳就业消费。他认为,香港深圳只要优势互补,那么和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一个地区都有得一争。同时,李光耀认为,深圳毗邻香港,能够汇聚全中国的优秀人才,这是非常重要的发展优势。只要利用好这些优势,营造有利于吸引国际投资者的良好环境,使外国人在此工作生活都能感到舒适,就一定能实现更大的发展。

其四,深圳市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这一决策非常正确。第五次来深圳时,李光耀说,深圳环境优美,人才众多,信息灵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条件很好。李光耀认为,新加坡和广东、深圳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合作前景广阔。他还列举了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的例子,说明高新技术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重要意义。⑤事实上,双方在这方面的合作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截止2000年9月,新加坡在深圳投资项目达230个,实际投资3.05亿美元,而且新加坡在深圳投资以高新技术项目居多,投资领域涉及电子、电器、计算机软硬件、生物制品、机械制造等行业。

其五,“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未来”! 2005年来深圳时他认为“深圳的人才来自五湖四海,这一现象非常好。”他说,人才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发展的根本。纽约、伦敦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很重要的是他们集中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人才。例如,纽约的人才不仅来自周边地区,还来自美国东海岸、西海岸,来自各个国家;伦敦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引得罗马、法兰克福等欧洲大陆城市的各类人才纷纷投奔。他建议深圳市进一步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各种人才来深圳创业。他说:“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未来”!⑥这次访深期间,他特意建议深圳加强英语教育,营造良好的国际化城市氛围。他说:“如今国际经贸交流越来越频繁,如果要我给深圳提什么具体的建议的话,我就要建议你们要加强英语教育,使更多的人会用英语交流,让外国人感觉在这里工作、生活非常方便舒服。”①

作为一个在世界上颇有影响、同时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又非常关注的外国领导人,李光耀对深圳乃至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样,中国、深圳的领导人对这位老朋友也作出了积极回应。1985年11月,李光耀第一次访深时,他问深圳有没有贪污问题。深圳市市长李灏说深圳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不可避免会有,但不是很严重。李光耀接着问如何对付。李灏说准备成立监察局,参考新加坡反贪局、香港廉政公署的做法。②1987年,深圳市监察局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政府监察机构。

由于李光耀对深圳特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很关注,特别是关于深圳的谈话给李灏印象很深,1992年春天,邓小平视察深圳时,李灏将李光耀的观点概括为三点向邓小平作了专门汇报:“中国不能没有深圳,因为它是改革的试验田;深圳的试验如果成功了,说明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子是走通的;我当总理多年,我自己培养了很多百万富翁,但我自己不能当百万富翁”。③邓小平听后指出:“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④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下,深圳乃至全国掀起了一股学习新加坡的热潮,在这个历史背景之下,1992年3月9日,深圳市经济代表团团长李灏带队访问新加坡,李光耀会见了他们一行。李灏在交谈中说,深圳建设进入了第二个十年,许多重大的课题都需要从宏观角度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向你们学习,特别是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风气,新加坡在这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以新加坡等为标杆,深圳市、广东省制定了追赶亚洲“四小龙”的奋斗目标。从此,深圳在全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浪潮。

深圳的光明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李光耀以他个人独特的眼光正视深圳经济特区的崛起,并以之作为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而深圳特区的成功崛起,充分验证了李光耀的眼光是无比正确的,它向世界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作者系深圳市史志办公室综合处处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李光耀深圳影响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中国知识分子观念中的李光耀图谱
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
李光耀生病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