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职业院校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
2015-09-09刘文辉
刘文辉
职业指导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也可称为就业指导,属于狭义的概念,是指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和用人标准,认识学生自身的职业兴趣、能力的过程;也是职业指导老师运用调查、访谈、心理测量和职业评价分析等方法,按照求职学生的个人条件和求职意愿与企业的用人要求,提供职业咨询和帮助,最终实现人职匹配的过程。笔者以职业院校的现状为起点,阐述了目前职业院校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职业指导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职业指导对职业院校学生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目前,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存在很多问题。
1.职业指导工作精细化欠缺
要想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切实起到指导学生顺利就业和引导创业的作用,在工作中必须着眼于细节,使各个环节衔接紧密。多数院校在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时几乎没有使用过职业素质测评相关技术,只是大体分出几类不同的学生群体,比如专业突出学生群体和专业一般的学生群体、担任学生会职务的学生群体和非学生会群体等,进行相同群体的无差别指导。这种做法导致指导老师不能充分地了解学生的个性以及其职业兴趣和能力,更不可能进一步做到毕业生与企业用人要求的精细匹配,导致学生发现自己不适合所从事岗位,换岗率和离职率不断增长,同时也使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职业指导系统性不够
职业指导是个系统的工程。当前,多数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基本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顺带进行的,即在各学科教学活动、德育课、社会实践活动、工学结合的实习活动以及学校就业工作中糅杂了职业指导的某部分内容。一些院校虽然开设了职业指导相关课程,但普遍存在课程体系缺乏标准,授课内容随意,使职业指导流于表面,学生认为职业指导是可有可无的课程。
3.职业指导在方法上可操作性太差
职业指导工作需要对有求职困扰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但是在职业指导的实践中,缺乏必要的规范,指导方法不成体系,导致工作没有抓手,不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较小,对自身认识和职业认知都不足,在求职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从而产生从众心理,导致出现一旦有人选择某家单位,大家蜂拥而上的场面。这也是职业指导缺乏可操作性的明显表现。
二、职业指导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职业院校虽然因为地域和专业设置的不同,在职业指导上遇到的问题不尽相同,但究其原因,有许多共性的问题,具体原因有几个方面。
1. 职业指导在开展时间和指导内容上不到位
职业指导是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需要紧密相扣,才能够形成较好的指导效果。在校学生因年龄的原因,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职业指导必须是个动态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而应该把职业指导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在实践中,部分职业院校只是在毕业前夕做几次简单的职业指导,就算完成了职业指导工作。除此之外,职业指导人员对职业指导的内容理解不够,导致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仅局限于为就业服务方面的内容,如帮助学生搜集相关就业的信息、简单的面试技巧辅导以及如何制作简历等内容。因为缺乏对职业认知和自我能力认知等方面的辅导,致使学生错失职业生涯意识养成和创业、创新思维形成的最佳时期。
2. 存在对职业指导的认识误区
我国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职业指导的形式过于单一,内容偏于狭窄。很多人把政策讲解、就业信息发布、面试技巧传授和求职简历撰写当做就业指导,其实这些只是职业指导的一小部分功能。事实上,职业指导除了要完成上述功能外,还具有指导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观念培养、创业潜能开发以及职业认知和抉择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的功能。这些内容才是职业指导的重中之重,在现实中却被校方忽略了。
3.职业指导师资队伍不健全
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队伍普遍不健全,很少有学校设有专职的职业指导岗位。
三、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对策
通过对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现状的了解,针对目前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学生的基本情况的实时了解便是开展职业指导的“源”与“本”。若想顺利完成对学生一对一的指导,必须遵循个性化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帮助学生客观地进行自我分析,使其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不足,让学生能理智地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差异,不产生盲从心理,更好地规划适合自己个性特质的职业发展之路。
另外,职业指导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对各班级学生开展网上职业普测,根据普测的结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分析咨询。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各专业、职业特点和各企业的招聘要求,分阶段、分专业组织毕业生定期进行职业指导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特质认识能力,使其更好地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方案。
2.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特定时期的职业指导
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指导有利于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开展,如通过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咨询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和政策以及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还可以在每次用人单位准备招聘的前期,针对该单位的岗位和招聘要求进行强化指导。
3.提高职业指导的可操作性
职业指导课应该是系统和具体的,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职业指导的精细化依托于可操作性,一些程序性的内容应该固化为流程。如在第一年,帮助学生培养职业意识,初步形成职业认知;在第二年,着重进行就业政策的讲解和形势的分析;在第三年,着重强化学生的职业体验,实现认知的合理匹配。
4.打造一支强大的专业师资队伍
职业指导工作是由职业指导人员启动、操作、监督和最终完成的,需要一支人员稳定和技能过硬的队伍。打造稳定的专职和兼职结合的职业指导人员队伍,是职业指导切实有效开展的保证。与此同时,教育行政相关部门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由其出面组织的职业指导学习和培训,能够大大提升整个队伍的职业指导水平,并指引队伍走向标准化。另外,需要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职业指导的专业会议,不但能了解专业的前沿课题和新兴技术,还可以和大家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需要更加精细化。从职业院校在职业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看,精细化职业指导还需要经历一段艰苦的历程。笔者认为,从建设专业队伍、提高可操作性、实施个性化和企业需求导向职业指导等方面着手,可有效推动职业指导趋于精细化。
(作者单位:北京商贸学校招生就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