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刺葡萄资源性状测定及开发利用研究

2015-09-09仲伟敏唐冬梅李金强赵凯吴亚维马玉华

河北林业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天柱果粒植物学

仲伟敏,唐冬梅,李金强,赵凯,吴亚维,马玉华

(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6)

刺葡萄(Vitis davidiiFo觕x.)是葡萄属真葡萄亚属东亚种群的一个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华中、华南等地,其果实营养丰富,品质较好,色艳多汁,产量高,果粒小,种子多,是优良的鲜食加工兼用种。由于其对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等具有很强的抗性[1-2],因此可作为耐湿热、抗病的鲜食加工葡萄栽培品种和品种选育的种质资源。在贵州省的中东部和南部山区分布有较多的野生刺葡萄种质资源[3]。受紫秋刺葡萄品种在湖南省大面积推广的辐射带动,贵州省现已种植刺葡萄面积达3333hm2以上。“天柱1号”和“天柱2号”是河北省果农发现的刺葡萄新材料,因品种优良,现已成片栽植近6.7hm2。本文对该刺葡萄材料的植物学性状进行观察鉴定,同时探讨了利用前景,旨在为贵州刺葡萄属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天柱1号”和“天柱2号”及紫秋刺葡萄。“天柱1号”和“天柱2号”采集地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天柱县,年平均气温16.6℃,≥10℃活动积温5259.2℃,无霜期约290d,降雨量达1300mm。果园位于山坡阳坡,黄壤土,树龄5a以上,种植密度2.5m×3.0m。紫秋刺葡萄品种采集自铜仁市万山区。

1.2 试验方法

2012~2013年8月底,连续2a观察测刺葡萄植物学性状。取样方法参照刘崇怀等《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4],统计成熟枝条和叶片的植物学性状、果穗性状、果粒性状、果实品质、种子性状等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刺葡萄的植物学性状

供试材料“天柱1号”和“天柱2号”2份刺葡萄材料的成熟枝条、叶片、果穗及果粒植物学表现存在差异。“天柱1号”和“天柱2号”成熟枝条表面均有细槽状条纹,横截面近圆形,“天柱1号”枝条表面呈黄褐色的,节间长度达15.2cm,粗度为0.84cm,而“天柱2号”的枝条表面为暗褐色,比“天柱1号”的节间长5.0cm,粗度少0.26cm。“天柱1号”成熟叶片为单叶,呈心脏形,叶全缘,表面颜色呈深绿色,横截面性状呈平状,叶柄长11.1cm,叶面积为343cm2,叶中脉长18.1cm,叶宽18.9cm;“天柱2号”葡萄的成熟叶片呈楔形,叶缘三裂,表面颜色呈绿色,横截面性状呈波状,叶柄长15.5cm,叶面积为498.5cm2,叶中脉长21.9cm,叶宽22.6cm。“天柱1号”果实的果穗多圆锥形带双歧肩,无副穗,果梗与果粒容易分离,果实排列紧密,有小青粒,果粒呈圆形,果粉多,果皮颜色极深,呈蓝黑色,种子2~4粒,多数为3粒;“天柱2号”果实排列疏松,果粒排列整齐,果粒呈椭圆形。

2.2 刺葡萄果实经济性状

3份刺葡萄材料的果实在果形外观品质上存在差异,见表1。与当前主栽刺葡萄品种紫秋相比,“天柱1号”和“天柱2号”的果穗和果梗长度明显较长,果粒重和果粒纵横径较小,而“天柱1号”果穗重和种子重量最大,依次为227.2g和4.35g,“天柱2号”果穗重和果粒重最小,分别为137.2g和 2.42g。

表1 3种刺葡萄材料的果实外观品质

通过感官测定,3份刺葡萄品种果皮厚且韧,有肉囊,但“天柱1号”和“天柱2”果肉青草香味稍浓,而紫秋果肉无香味。表3中可见:紫秋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天柱2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达15.9%。

表2 3种刺葡萄材料的果实内在品质

2.3 刺葡萄利用

刺葡萄是我国许多地方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在安徽、湖南、贵州等地区都已广泛种植。但是刺葡萄作为优良的野生葡萄种质资源,对其研究和利用都还远远不够。“天柱2号”刺葡萄果梗较长,果穗松紧适中,果粒椭圆形,果实排列疏松,果粒排列整齐,果粒大小一致,味甜,口感清香,符合人们的消费习惯,可作为刺葡萄鲜食品种。“天柱1号”刺葡萄植株长势强,霜霉病抗性较好,丰产性好,果肉汁液稍多,风味甜酸,香气适中,果皮厚且韧,种子较大,果实有耐拉力,具有一定的贮运性,在栽培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从刺葡萄果实加工特性分析来说[5],“天柱1号”和“天柱2号”刺葡萄适合于加工制汁、葡萄皮色素提取以及葡萄籽中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因此,“天柱1号”和“天柱2号”刺葡萄具有较好的研究与利用价值,建议加大研发力度,充分利用我国特有的优良种质资源,开发特色葡萄产品,将对调整贫困山区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起到有效作用。

[1]石雪晖,王益志,陈祖玉,等.湖南刺葡萄植物学性状及抗病性研究初报[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2,103(2):22-24.

[2]石雪晖,杨国顺,刘昆玉,等.湖南省刺葡萄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4,4(12):47-49.

[3]潘学军,李德燕,张文娥,等.贵州葡萄属野生种植物资源调查分析[J].果树学报,2010,27(6):898-901.

[4]贺普超.普通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5]刘崇怀,沈育杰,陈俊,等.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6]欧阳建文,熊兴耀,刘东波,等.刺葡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J].广西园艺,2007,18(2):29-31.

猜你喜欢

天柱果粒植物学
“果粒橙”的快乐时光
脏脏珍珠奶茶的制作
数据库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秦天柱:艺术需要慢慢“养”
秦天柱
葡萄干的加工工艺
杨梅果粒饮料加工中果粒制备条件优化
天柱县委离退局赴州老干部活动中心取经
植物学
植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