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需求的信息用户研究方法及测量维度探索
2015-09-08付秋林于微微程文英曹锦丹
付秋林 于微微 程文英 曹锦丹
[摘要]本研究主要对目前国内外关于认知需求在信息领域中的应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国内外认知需求量表编制的发展过程以及认知需求对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从工具、方法、内容3个角度提出这些内容对交互式环境下认知需求量表编制的启示,旨在为交互式环境下认知需求量表编制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依据,促进量表编制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认知需求;量表;信息行为;信息用户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03.005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5)03-0024-04
认知需求(Need for Cognition,NFC)这一概念是Cohen和他的同事在20世纪50年代研究认知动机中的个体差异时提出的。他们将“认知需求”定义为“一种个体参与努力思考和认知的内在动机”。认知研究领域是一个非常广泛和多元化的领域,通过从认知需求角度讨论信息用户的信息行为,可以对用户在交互过程中更多的认知活动及现象作进一步的理论阐释,补充已有的信息行为模型,完善用户研究理论体系。本文主要对目前国内外关于认知需求在信息领域中的应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国内外认知需求量表编制的发展过程以及认知需求对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从工具、方法、内容3个角度提出这些内容对交互式环境下认知需求量表编制的启示,旨在为交互式环境下认知需求量表编制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依据,促进量表编制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1.国内外信息用户认知需求研究现状
1.1认知需求量表的发展进程
量表是衡量某一概念综合指标的主要工具,有效的量表可以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条件。目前,认知需求量表的应用也为我们在很多方面探索信息用户的认知需求提供了很大帮助,心理学领域的学者编制的“认知需求量表”从开发并发表至今已经有30多年过去了。在这一期间,很多调查都显示认知需求能够影响用户行为的多个方面。1982年,Cacioppo和Petty发表了第一个认知需求量表。开发认知需求量表时,根据相关假设的框架构建了1个条目库,初级检验将一些模棱两可的条目删除,剩下的45项通过假定认知需求不同的群体进行检验——大学教职工和流水线工人,在这2个群组中没有区分的陈述被删除,剩下了1个34个条目的量表,这个量表很快就成为测量这个心理构建体的明确工具。之后,Cacioppo,Petty,and Kao提供了1个简化的版本(18个条目)。这个版本的量表结构相对而言更有效度,也更有效率,还便于实施。2005年,邝怡将认知需求量表翻译到国内,并在中国的大学生中进行测试,得出了含有17个条目的适合中国大学生的认知需求量表。
在此前研究中,用户研究者假设认知需求量表是一维的。也很少有人会对态度的三元论观点(认知,情感,意动)出于单一的维度而产生争论。从开始使用认知需求量表的前20年中,使用者已经接受了认知需求的一维结构,随着认知需求的发展,一维的认知需求量表渐渐地表现出更多的局限性,因此对其内部结构的深入讨论也显得尤为重要。
正如2006年,Kennelh R.Lord在探索认知需求量表维度的研究中,基于原始的和缩减版的量表,做了3个探索性研究,通过运用最大似然因子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两种形式的量表中存在的4个维度——认知刺激的享受、复杂性偏好、认知努力的承诺、理解欲望。这4种维度在其样本中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但是,量表项目的极性变化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对信息用户认知需求量表的编制前多维度的探索分析,可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量表内部结构也更趋合理。
1.2信息用户中的认知需求研究方法
对信息用户行为中的认知需求研究主要是探讨用户的认知需求与各种信息行为的关系研究,国内外学者对此类问题的研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例如,Or Kaynar和YairAmichai-Hamburger在探讨认知需求对网络再访影响的文章中,让50个经验丰富的网络使用者填写了认知需求和关于网络使用的问卷,并通过影响因子的分析,揭示了求职、社交、休闲是网络使用的三大主要用途,并说明了人们对一个成功的、有说服力的网站所看重的不同特点,证实了认知需求和专业信息服务的相关性假设。2010年,王琴琴、王有智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认知需求、创造性人格的关系的研究中,利用问卷调查法,采用认知需求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研究性学习问卷对6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认知需求、创造性人格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有重要影响。
问卷调查法既可以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同时还便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探讨认知需求与各种信息行为关系的分析。
1.2.2屏幕录像分析法
屏幕录像法是利用专业的屏幕录像制作工具,将汁算机的操作过程记录下来,同时支持摄像头录像,将信息用户的信息行为记录下来并制作成各种格式的文件。例如Yair Amiehai-Hamburger和Or Kaynar在研究认知需求对网络使用影响的试验中,182个经验丰富的网民被随机分配了4种不同类型的商业网站,每个网站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相同的信息内容,通过屏幕录像记录r受试者使用超链接的数量和在网页的停留时间,以此讨论认知需求与信息用户行为的相关性,并为网站设计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屏幕录像法可以准确记录信息用户的检索过程,并借此分析出用户的行为倾向性,结合其心理特征进行研究。
1.2.3任务分析法
任务分析法是将受试人员分为不同的组别,分别给予对照的任务,并对不同人员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Ya Hui Michelle See、Richard E,Petty和Lisa M.Evans在2009年发表的论文“感知的信息复杂性和认知需求对信息处理和态度的影响”中,将37名心理学学生随机分配成两组,让他们完成两类不同信息复杂程度的问题,评估每个人的认知需求程度,并为他们打分,通过回归分析、关联性分析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2010年Dai Qi通过学生对单双面广告的反应中探讨认知需求的调节作用,让405名学生分别进入双面广告组和单面广告组,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了认知需求对信息获取动力的影响。在Ahe Crystal的“认知需求在信息搜寻行为中对信息用户行为和态度的影响”一文中,还应用了回忆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认知需求对网络态度、知觉速度等的影响。endprint
任务分析法可以根据研究需要设定不同情境,并通过对不同认知需求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认知需求对各类信息行为的影响。
1.3认知需求对信息行为的影响
国外近年有代表性的关于认知需求对信息行为的影响研究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3.1探讨认知需求对信息用户网络使用的影响
标志性的成果如2007年Yair Amichai Hamburger、Or Kaynar和Adi Fine分析了认知需求对信息用户网络使用的影响。2008年Or Kaynar和Yair Amichai Hamburger研究了认知需求对信息用户网络再访的影响。这些学者的研究主要分析了不同认知需求水平的人对网络使用及喜好的影响,为优化网站设计奠定了基础。
1.3.2探讨认知需求对信息用户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
2011年Petru Lucian Curseu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小样本中发现了认知需求对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以该结论作为基础,2012年Crystal A发现了认知需求影响信息用户网络搜寻任务中的行为和态度,他通过对88个毕业生进行调查,让他们浏览并回答网页上的10个问题。最后进行统计分析,作者通过方差分析发现认知需求与对网络的态度、知觉速度和寻找信息位置的难易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论文中指明认知需求是影响用户对互动系统做出反应的重要方面。
1.3.3探讨认知需求与信息复杂性对信息处理过程的影响
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为Ya Hui Michelle See、Richard E.Peuy和LksaM,Evans在2009年发表的论文“感知的信息复杂性和认知需求对信息处理和态度的影响”,在该研究中他们将37名心理学学生随机分配到两组,完成两类信息复杂性的问题,评估每个人的认知需求维度,并对他们的任务完成情况打分,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三点结论:首先,不同的认知需求有不同倾向处理简单与复杂的消息。其次,随着认知需求的增加,人们更有可能处理复杂的信息而不是简单的信息。最后,信息复杂性对不同认知需求的人们影响是不同的。
1.3.4探讨认知需求对信息用户的个人成绩的影响
Alex Bertmms和Dickhauser在2009年展开了一项研究分析高中学生的认知需求,自我控制能力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他首先对604名高中生进行测试,利用关联性分析方法分析出认知需求与自我控制能力是有关联性的。在这个基础上,又利用sobel test方法,得出自我控制能力在认知需求与学习成绩之间起到一个中介作用。另一方面,Dickhfiuser 0和Reinhard M A也分析了认知需求对成就的影响作用。
1.3.5探讨认知需求在用户接收信息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最早展开这方面研究的为Dai Qi,他首先让405名学生分别进入单面广告和双面广告组,双面广告组对产品的介绍既包括积极的信息,也有消极的信息;而单面广告只介绍产品积极的一面。让所有参与者浏览关于产品的介绍,当浏览完成后会被问及关于产品的一些问题,并通过量表进行评价。作者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双面广告中高认知需求有更高的获得信息的动力,并且态度比低认知需求的人更加理性和复杂;相对的,低认知需求的人缺少获得信息的动力。对于高认知需求,双面广告比单面广告更有益,该项研究科学的揭示了认知需求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除此之外,Hallahan K、Thota S C、Song J H和LarBenv也分别对认知需求与用户网站忠诚度、认知需求与广告处理之间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2.对交互式环境下认知需求量表编制的启示
这些成果为笔者编制交互式环境下认知需求量表做了很好的启示。一方面,笔者在编制交互式环境下认知需求量表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用户中的认知需求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利用国内外关于认知需求对信息行为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可以构建用户信息行为模型,以指导问卷设计,从而编制认知需求量表。同时,在以往的认知需求量表编制过程中,多只从单一的维度进行设计,而Kenneth R.Lord的研究“探索认知需求的维度”为笔者从多维度分析认知需求量表因素提供了很好思路。
图1为本研究构建的交互式环境下认知需求量表编制流程,在该流程中,笔者将目前国内外信息用户中的认知需求研究方法与认知需求对信息行为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纳入其中。本研究利用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可的由Cacioppo、Petty和Kao在1984年修订的18条目认知需求量表作为初始量表。同时为了使量表的理论结构更符合目前的信息环境,使交互式环境下认知需求量表更具有代表性和实践性,本研究采取任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来获得可靠的实践依据。具体方法为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关于交互式环境下认知需求的访谈与调查,根据访谈或调查的结果,了解他们在交互式环境下认知需求的主要方面。最后编制开放式调查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内容分析,从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高频描述性语句用于建构量表项目库。分析并归纳出交互式环境下认知需求量表的几项维度。同时综合前面18条目认知需求量表的相关维度后,形成交互式环境下认知需求量表维度的理论构思框架(见表1)。在表1中,包含2个一级维度和11个二级维度。2个一级维度分别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11个二级维度分别为:认知刺激的享受、复杂性偏好、认知努力的承诺、理解欲望、环境因素、设备因素、网络因素、个人因素、任务因素、信息资源因素以及交互因素。
3.结语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认知需求在信息领域中的应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国内外认知需求量表编制的发展过程以及认知需求对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综述,为交互式环境下认知需求量表编制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目前国内外关于认知需求在信息领域中的应用过程中所采用的工具和方法,构建了交互式环境下认知需求量表维度的理论构思框架,为交互式环境下认知需求量表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