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视阙下“一带一路”翻译评析
2015-09-08李媛李佳骆亮
李媛 李佳 骆亮
【摘要】“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经济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因此,如何正确的让世界了解其内涵,对于该战略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运用功能对等主义理论来评析常用现存译本,以更好地为国际合作交流起到绵薄之力。
【关键词】“一带一路” 功能对等 翻译评析
一、功能对等理论
本文所讨论的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大师尤金·奈达提出,同时也是他的核心翻译理论。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被引入中国以来,“功能对等”已成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他创造性的将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等效”(Dynamic Equivalence)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尤其是他的 “动态对等”理论,后来改称为“功能对等” (Functional Equivalence), 一经引入就打破了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国内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因此,奈达的理论“帮助创造了一种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的新姿态,增进了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谭载喜,1999) 。
二、“一带一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所以,“一带一路”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如今,作为全球主要外汇储备国之一,中国将秉承丝绸之路精神,携手周边各国再次开创世界性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合作交流,让古老的丝绸之路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评析现存译本
本文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对目前有代表性的几个译本进行评析。奈达指出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Nida,2004)。根据奈达的功能等效理论,译者不仅要领会源语文本的内容,忠实地传达源语内容,同时还要考虑读者的反应。
1.中国式直译。目前的各大报纸和网站大多选择诸如One Belt,(and) One Road比较简洁的译本。就字面来看,外国人可能会理解为“一条腰带和一条马路”, 实则这种忧虑是多余的。“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创,世界上独一无二,所以在语境之下,老外会不知其内涵,但不会误解为“腰带和马路”。 所以如若选择此种翻译,那么建议在随后的文本中一定要有有展开性的解释或加助,这样才可做到让国外读者和国内读者有共同的读者效应。
2.直译加意译。美国当地时间2015年5月19日,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应邀出席美国一学生公开论坛并发表演讲。其中提到“一带一路”,英文版为land and maritime Silk Road programs,得到国内翻译界的赞赏。
For its part, China has initiated the land and maritime Silk Road programs to strengthen Asian and Eurasian connectivity.
此种译法的确抓住了“一带一路”的核心,即两条“丝绸之路”。对于外国读者来说,“丝绸之路”是他们脑海中具象化的中西文化交流符号,将此概念与古丝绸之路相关联,用它来帮助国外读者们领悟“一带一路”这一概念的关键,因此可以大大帮助读者做到理解上的效应对等。
3.解释性译本。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6月中旬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The best way Western observers have been able to visualize Beijings plan is a revival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which linked Europe to China as a major trade route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ago, boosting the economies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s of all the peoples along the way.
在此译本中,作者提出该战略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复兴,随后用一个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对该概念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可谓概念清晰,点明主旨,哪怕是不知概念的中国读者也会知道该战略的内容了。
四、结语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每种语言都有各自独立和分明的系统,在形态和句法方面二者存在很大差异。然而,两种语言之间又存在一些相似性。比如在主谓词序和动宾词序上是一致的。正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所以在翻译实践中,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方法进行翻译。鉴于翻译没有绝对的正确,因此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译文,作为译者,首先一定要牢记探究术语的概念和内涵,做到忠实于原文,不能曲解或漏译;其次才能考虑根据语境选择什么样的译文。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中,他将译文的评价的标准分为三个等级,最高级别的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效果对等只存在于理论上。因此,如果译文读者达到了原文读者的最低限度的理解,即语言的关键,那么该译本即可采用。
参考文献:
[1]Ma Huijuan.(2003).A Study on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Nida, Eugene A.(2001).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西安翻译学院2015年院级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15A09。
杂志排行
校园英语·中旬的其它文章
-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 A Contrastive Study of Verbal Taboos in Chinese and EnglishHu 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 An Analysis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Reasons for and Attitudes towards Chinese—English Code—Switching (CS)in Their Daily Speech
- Rootlessness on a Transitional Cultural Space
-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的英汉基本颜色词“黑”隐喻用法差异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富含文化意象的方剂名英译的策略分析